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9种轻型屋顶绿化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筛选适宜无养护轻型屋顶绿化的抗旱植物,以胭脂红景天(Sedum spurium ‘Coccineum’)、佛甲草(S. lineare)、金叶佛甲草(S. lineare ‘JinYe’)、八宝景天(S. spectabile ‘Borea’)、松塔景天(S. nicaeense)等9种景天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光照培养箱模拟屋顶绿化环境进行控水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叶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景天的外部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含水量下降幅度较小,脯氨酸反应不剧烈;除胭脂红景天外,大部分景天品种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说明景天属植物总体上抗旱性较强。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9种轻型屋顶绿化景天属植物的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佛甲草>八宝景天>垂盆草>宽叶佛甲草>费菜>德景天>松塔景天>金叶佛甲草>胭脂红景天。  相似文献   
12.
春玉米区域专用肥研制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玉米进一步增产和农田养分的高效利用,以山西晋中市为研究区域,制定春玉米专用肥配方并进行春玉米专用肥肥效试验。基于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用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及磷钾肥恒量监控技术制定了区域春玉米专用肥配方,平川区与土石山区专用肥配方(N-P2O5-K2O)分别为16-19-10,20-12-8。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平川区、土石山区专用肥处理与农户习惯施肥相比增产显著,产量达到12742.3 kg/hm2、10958.8 kg/hm2,分别提高16.02%、10.01%。专用肥处理还提高了春玉米穗粒数、百粒重及收获指数,降低了秃尖长度。且专用肥处理氮肥效率明显提高,平川区、土石山区专用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0.23%、28.85%,高于农户习惯15.72%、11.70%;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农户习惯;氮肥偏生产力53.09 kg/kg、43.09 kg/kg比农户习惯提高了45.02%、30.58%。综合分析春玉米专用肥处理可作为当地春玉米施肥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山西省农牧交错带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进一步为山西实施区域养分资源管理、加快农牧交错带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整理统计资料、文献数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使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GIS,估算山西省农牧交错带(主要涉及大同、朔州、忻州、吕梁、临汾和太原等6个地市)42个县区农牧生产系统的氮素账户平衡、流动路径及损失途径。【结果】不同县区农田化学氮肥投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投入水平范围在6.7-253 kg·hm-2,极值间相差38倍;各县区农田氮素的投入结构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主要跟当地化学氮肥施用习惯及农业种植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单位农田面积农作物主产品的氮素携出量范围在19.11-96.75 kg·hm-2,空间上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县区农田氮素盈余量在-16-202 kg·hm-2,氮素亏缺与盈余情况并存;区内畜牧生产系统中外源饲料氮素投入差异较大,朔州市的山阴县外源饲料氮素投入高达0.94×104 t,而忻州的五寨、临汾的隰县、大宁和蒲县,则可以通过作物生产系统来满足畜牧生产系统的饲料需求,也充分反映了各县区畜牧业养殖规模和农牧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区内单位面积农田动物主产品氮素携出量范围在1.51-27.50 kg·hm-2,极差25.99 kg·hm-2,说明各县区畜牧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单位农田面积动物主产品的氮素携出量>13 kg·hm-2的分布在区域北部朔州市的山阴、怀仁、大同等县区,表明这些县区畜牧生产系统中的氮素利用率较高;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尿氮素负荷较高(>50 kg·hm-2)的县区主要分布在区域北部;农牧生产系统氮素损失的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一级区(>200 kg·hm-2)分布在区域北部,二级区(120-200 kg·hm-2)分布在区域南部和北部,三级区(<120 kg·hm-2)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今后应重点关注区域北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及环境问题。【结论】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牧分离”是造成农牧生产系统氮素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今后农田养分资源综合管理要在空间上合理配置氮素资源,在养分投入上既要考虑化学氮肥和粪尿氮素的投入,还要兼顾来源于环境投入部分的氮素,更要注重和畜牧生产系统的耦合,以最小的环境代价生产更多的农牧产品。  相似文献   
14.
50%嘧菌环胺WG防治樱桃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杀菌剂对保护地樱桃番茄灰霉病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防效最好,为79.13%~84.84%;40%施佳乐悬浮剂1 000倍液次之,为75.72%~81.81%;2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第三位,为73.24%~80.80%;40%施佳乐悬浮剂和2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无极显著差异,但与其它3种药剂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武汉地区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引种筛选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丰富武汉地区地被植物的种类,对武汉市周边的野生地被植物进行引种,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长期观察,筛选出适应性强、观赏性佳、生态效益好的17种野生地被植物,并对其在园林运用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5种杀菌剂防治黄瓜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5种杀菌剂对露地黄瓜靶斑病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600倍液防效最好,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次之,三者之间无极显著差异,此3种药剂的防效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液防效最差,与前3种药剂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采用1998-2011年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Eviews6.0软件,根据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确立了农产品进、出口额与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额均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农业经济增长并不是山东省农产品进、出口的格兰杰原因.结合山东省农产品贸易与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以使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万年青炭疽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年青炭疽病是万年青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的分类说法不一,本文按照柯赫氏法则的要求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鉴定结果为丛刺胶盘孢属Vermicularia的万年青炭疽刺盘孢菌Vermicularia (Colletotrichum) montemartinii Togn.Var.rhodeae Trav.。文中对病害的症状、病原菌分离培养及形态特征等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白粉病成为保护地草莓栽培的主要病害,发生面广,危害重,造成草莓产量下降,品质变差,使部分果农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做了部分试验研究,现归纳如下: 一、主要症状和危害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叶、果实、和果梗。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发展到全株,严重时叶片向上卷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停止生长,着色差。近成熟的果实受害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及粪尿替代化肥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山西省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优化畜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进一步为山西省农牧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农牧生产系统养分平衡的方法,测算了山西省县域尺度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结果表明,山西省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规模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种植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省域南部和中部的区县,而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则分布在省域北部、中部和东南部的区县;山西省当前的畜牧业发展规模折合为2 371.77万猪当量,以粪尿氮作为约束指标,山西畜牧业可发展规模为5 976.01万猪当量;以粪尿磷(纯磷,下同)作为约束指标,山西畜牧业可发展规模为7 212.27万猪当量。综合粪尿氮磷承载力指数结果分析,超载区域主要分布在省域北部种植业欠发达的区县和省城太原周边的区县;全省粪尿氮、磷的有效供给量分别为18.28万t和3.15万t,可以分别有效替代氮、磷肥39.79%和33.21%。无论以粪尿氮或磷作为约束指标,山西畜牧业整体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适度增加畜禽养殖规模,但需要关注城市近郊区县的畜禽粪尿氮磷的环境排放和大中型养殖企业的点源污染问题。在畜禽粪尿养分资源管理策略上,则应考虑优化农牧业生产布局和区域间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