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本文旨在运用建筑学、材料学、现代拆装设计角度研究阐述传统蒙古包木结构构件及拆装特征,为各种蒙古包的制造和设计提供科学理论数据、计算方法等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制备SHIV-KB9病毒中国恒河猴细胞适应株,在细胞水平和中国恒河猴体内评价其生物学特性。 试验将SHIV-KB9半长质粒连接后转染CEMx174细胞,转染上清与正常恒河猴PBMCs共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中的P27抗原水平。当病毒复制达高峰期时收集培养上清,分装并冻存,测定病毒RNA载量和TCID50。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研究该批次SHIV-KB9在体内的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变化及变异情况,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共制备了95 mL SHIV- KB9病毒原液,病毒载量为2.678×105 拷贝/mL,TZM-bl细胞测定病毒的TCID50为3.16×103/mL,gp120序列分析表明病毒未发生变异。10倍稀释的3个不同浓度的SHIV-KB9均静脉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引起外周血CD4+/CD8+大幅下降。因此,此次制备的SHIV-KB9细胞适应株生物学特性稳定,适合作为毒种库建立SHIV-KB9/中国恒河猴模型。  相似文献   
73.
2011年引进桃新品种26个,通过在闽侯县连续4年的观察、评价,认为‘03-1’、‘瑞红’、‘锦香’、‘锦绣’及‘黄金蜜蟠桃’在闽侯县综合表现优良。根据筛选出品种的特征特性,主要从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龙眼生产得到飞速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亚太地区办公室公布的数据,2003年世界龙眼种植面积为90万hm2多,产量135.8 万-178.9万t,占世界水果总产  相似文献   
75.
利用16对SSR引物对不同产地的50份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在0.04~0.37,平均值为0.24。依据非加权组平均法聚类分析,50份桃种质资源可主要划分为3个类群(中晚熟种质、中早熟种质、超短低温早熟种质)。在湿热地区综合性状优异的短低温种质可单独聚类。观赏桃与鲜食普通桃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析表明:部分福建地方种质属于南方水蜜桃,从分子水平支持了先前认为这些种质源于江南(江浙沪)水蜜桃品种群的看法。  相似文献   
76.
早红柿果实CO2 脱涩过程若干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O2对早红柿果实进行脱涩处理,通过对其脱涩过程MDA、O2-净产生速率、SOD、POD、CAT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Vc含量变化的研究,探讨CO2对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会使MDA含量增加,均经过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且浓度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O2-净产生速率增大,但脱涩后期80%和70%CO2处理的O2-净产生速率下降;SOD酶活性增大,到了脱涩后期活性增幅大于前期,且浓度越大活性越高;POD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较低浓度的两个处理变化相似,CO2浓度越低,其酶活性峰值越大;CAT酶活性前期快速上升,CO2浓度越大活性越高,后期快速下降,CO2浓度越高,活性越低;Vc含量总体趋于下降,只有60%CO2处理中间有个小幅上升过程.研究表明,活性氧代谢指标变化与前期脱涩过程单宁含量变化及果实品质变化等前期研究基本一致,CO2是早红柿果实活性氧代谢的主要影响因子,CO2对其脱涩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7.
以早红柿为试材,采用川田、圣达、鸡粪3种有机肥5、10 kg·株-1两种肥量进行施肥,于果实成熟时测定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3种有机肥不同处理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3种有机肥都显著降低了早红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种有机肥中以川田有机肥的施用效果较好,其中以施用10 kg·株-1的川田有机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8.
日本竺波板栗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属于山毛榉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 Mill)植物.现在的栗属植物有10多种,我国有3种,即板栗、茅栗和锥栗.在10多个种中作为经济栽培的主要有板栗、欧洲栗、日本栗和美洲栗4种.  相似文献   
79.
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特产我国的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的笋体特征、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筇竹鲜笋平均笋壳占45.48%,笋肉占54.52%,笋肉含水率为90.80%,笋肉干物质分别占笋肉鲜质量和总鲜质量的9.20%、4.99%;干样平均含蛋白质348.3 mg.g-1,氨基酸总量349.93 mg.g-1,粗脂肪115 mg.g-1,可溶性总糖29.8 mg.g-1,P68.2mg.g-1,Fe 0.07 mg.g-1,Ca 0.54 mg.g-1,Mg 1.63 mg.g-1,Zn 134.80 mg.kg-1,Se 0.50 mg.kg-1。不同种源的筇竹笋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不同,并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发笋时期推迟呈下降趋势,在笋体内表现为自上而下含量降低;水煮后筇竹笋蛋白质含量相对提高,但约75%的氨基酸流失;施肥后筇竹林分竹笋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天然林。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筇竹种源选择、施肥措施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建议,以提升筇竹林分经济效益、保护筇竹资源并实现可持续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80.
以CaCl2作为钙源,进行枇杷小苗钙营养液沙培试验,结果表明:0.4mmol·L^-1钙处理的枇杷小苗叶片细胞结构保持完好,细胞器形态比较清晰,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的枇杷小苗叶片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及细胞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被膜不清晰;与0.4mmol·L^-1钙处理相比,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小,叶绿素a/b值较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0.4mmol·L^-1钙处理间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但0.01mmol·L^-1和3.2mmol·L^-1钙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