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5篇
  1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我国北方 13个省 (市、自治区 )的 25个点上 ,进行了 5年的钾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土壤全钾含量地区性差异不大 ,而土壤缓效钾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西北地区土壤远高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壤 ,华北地区土壤的土壤缓效钾含量又远高于东北地区土壤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却低于东北地区土壤。在主要种植制下的代表性土壤上 ,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的作物吸钾量也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地区的作物吸钾量一般较高 ,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的作物年吸钾量远大于东北地区的一年一熟制。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对作物吸钾量有提高作用。在不施钾肥的情况下 ,土壤钾库长期处在被作物耗用的状态下 ,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下降 ,土壤缓效钾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施钾肥和秸秆还田配施钾肥 ,均能不同程度地减缓这种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2.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单施钾肥、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华北地区小麦和玉米均有明显增产效应,玉米上的增产效果优于小麦;东北地区一年种植一季玉米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在西北地区,施钾肥及秸秆还田结合施钾肥只在一些年份和一些地点上对小麦和玉米有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增产概率不高.钾肥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大豆上亦有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3.
棉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初探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探讨了一定农业生产条件下棉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其在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棉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前茬作物的种植利用方式有很大关系。网格取样技术和变量施肥技术是提高肥料有效性的有希望的手段 ,这些技术能使肥料以合适的用量施到需要的地方。平衡施肥示范结果显示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提出的推荐施肥 ,比当地常规施肥每公顷降低肥料成本 657.4元 ,籽棉产量从每公顷 4350kg增加到 52 1 2 .5kg,增产 1 9.8% ,增产所增加的收入每公顷 4657.5元 ,净增收益 531 4.9元。  相似文献   
24.
低分子量有机酸类物质对红壤和黑土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恒温培养条件下,研究低分子量有机酸类的钠钙盐(LA)和低分子量有机酸类与混合氨基酸的钠钙盐(LAA)不同用量水平对红壤和黑土磷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低分子量有机酸类混合物在各不同水平下均能显著提高红壤和黑土磷有效性;随着培养的进行,添加有LA、LAA的各处理对红壤和黑土中磷有效性均有明显提高。无论是LA或LAA,红壤中以半量处理对提高磷有效性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而黑土中则以LAA作用效果更好,且以常量LAA处理的效果最好,常量LA和LAA处理间差异显著。在添加磷肥的基础上,与不加有机酸物质处理(CKp)相比,添加常量LA、LAA和半量LA(0.5 LA)、LAA(0.5 LAA)处理,在红壤中磷固定率平均值分别降低10.5%、22.3%和11.3%、19.4%;在黑土中分别降低8.6%、10.6%和14.1%、11.8%。LA和LAA对降低红壤和黑土磷固定率效果显著,红壤以半量处理的效果较好,黑土则以常量LA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5.
施用钾肥和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布置在河北玉田县的一个钾肥定位试验,研究了在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施用钾肥和有机肥对小麦子粒产量、17种氨基酸、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明显提高了小麦子粒产量,同时提高了天门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施用有机肥明显提高了蛋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钾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明显提高了产量、天门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对上述氨基酸的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施用钾肥和(或)有机肥提高了小麦子粒的氨基酸总量、粗蛋白含量,但降低了粗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26.
溶磷草酸青霉菌筛选及其溶磷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采集石灰性土壤样品进行了溶磷微生物的筛选 ,获得了具有溶磷作用的草酸青霉菌菌株P8和Pn1。不同培养条件下测定了它们的溶磷能力 ,并与拜莱青霉菌ATCC2 0 85 1和解磷巨大芽孢杆菌ATCC14 5 81进行了比较。在固体培养基上草酸青霉菌P8、Pn1表现较强的溶解Ca3 (PO4) 2 、Ca8H2 (PO4) 65H2 O、CaHPO4、FePO4和骨粉的能力 ;在液体培养条件下 ,能有效的溶解摩洛哥磷矿粉 ,氮源对其溶磷效果有显著影响 ,硝态氮高于铵态氮 ;接种P8能够显著增加灭菌和不灭菌土壤的有效磷含量 ,灭菌土壤增加的有效磷略高于不灭菌土壤。氮源影响草酸青霉菌产生有机酸的种类 ,使用铵态氮时主要分泌苹果酸、乙酸、丙酸、柠檬酸、琥珀酸 ,而硝态氮条件下几乎不再产生这些有机酸。这表明 ,氮源形态影响了它的代谢方向 ,而且它的溶磷机理不只一种 ,其机理尚不清楚 ,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27.
上海市不同经营体制下的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两种经营体制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整个上海地区土壤速效钾均处于较低于的水平,都在临界值附近,而土壤有效锌在分散经营条件下处于中低水平,而在规模经营条件下有富集的趋势。土壤的有效铜含量在两种经营条件下均较高;同不经营体制下的土壤养分变异非管理元素的变异系数差异不大,管理元素在分散经营条件下的土壤养分一般都高于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条件下地块内的变异一般都在30%以下,所以,在分散经营条件下实施土壤养分精准管理的迫切性要高于规模经营地区;规模经营体制下和分散经营体制下的土壤速效养分的半方差结构均可用指数模型来描述。大多数土壤速效养分的半方差结构明显,结构性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均在50%以上。但分散经营条件下的管理元素相关距均小在规模经营条件下。  相似文献   
28.
三角叶滨黎(A.triangularis)属滨黎属植物,天然分布在美洲东北部沿海沼泽的边缘,可作为一年生蔬菜。其叶外表、营养成分都类似菠菜。美国特拉华大学在采集到的品系中进行筛选,获得了栽培种。据资料介绍,用海水浇灌,估计每公顷可产鲜叶21300kg。印度也栽培了一种花园滨黎(A.hortensis),也是为了收获其叶作蔬菜。  相似文献   
29.
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采用差分式GPS定位的方法 ,对山东省青州市王母宫乡王七村 5.47hm2的地块进行了50m50m的网格式取样 ,用土壤系统研究法对其大、中、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均存在着一定的变异。根据土壤养分的抽样分布 ,可将土壤养分分为两种类型 ,一为偏斜型营养元素 ,主要有氮、磷、硫等 ;其它属另一类 ,为非偏斜营养元素。造成土壤营养元素偏斜的主要原因是施用化学肥料。对施肥较多 ,且施肥历史较长的营养元素 ,在进行测土推荐施肥时 ,不仅要考虑大田的平均养分含量 ,还应考虑土壤的养分的空间变异状况 ;对非偏斜元素的施肥推荐以大田平均值即可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氮钾配合对强筋小麦济南17的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钾配合对强筋小麦济南17的产量有较大影响,中氮中钾配合(N210kg/hm2和K2O90kg/hm2)和高氮高钾配合(N300kg/hm2和K2O180kg/hm2)两处理的产量分别为6783 7kg/hm2和6950 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氮钾配合处理,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氮水平之间品质性状有明显差异,随着施氮量增加,品质性状有改善的趋势,N用量为120kg/hm2、210kg/hm2和300kg/hm2的湿面筋含量分别为32 0%、32 8%和33 8%,沉降值分别为41 9mL、43 8mL和49 2mL,稳定时间分别为19 7min、22 5min和24 6min;不同钾水平的湿面筋含量基本无差异,而中钾水平的沉降值显著高于高钾水平,稳定时间极显著高于高钾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氮(N)和钾(K2O)用量分别为219 7kg/hm2和96 7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