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5篇
  1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明确农村农田不同利用方式(露地菜田、大棚菜田、粮田)下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与污染特征。采用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对农田不刚利用方式下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4个试区土壤重金属状况进行评价。天津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土壤重金属Cu、Zn、Cd、Pb和As含量均明显高于河北、山东和北京3个试区,4个试区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Cu、Zn,Cd和Pb含量均有较粮田高的趋势。总体上天津和河北两试区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山东试区大棚菜田土壤处于重金属轻污染状况,北京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天津和河北两个试区粮田土壤处于重金属污染警戒级,山东试区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居重金属安全级。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3个试区两种利用方式农田和山东试区大棚菜田均处于Cd轻污染状况,山东试区露地菜田和粮田土壤Cd居污染警戒级,而4个试区3种利用方式农田土壤均未受到Cu、Zn、Pb,Cr、As和Hg的污染。天津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试区,可能主要与天津试区曾有污水灌溉历史有关;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可能的原因是露地菜田和大棚菜田肥料用量远高于粮田;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有所不同,两者结合应用能比较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农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2.
农业养分资源精准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传统农业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作了扼要分析;对精准农业及其核心技术作了初步介绍;对空间变异研究进展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93.
<正>在我国大力发展BB肥时机已基本成熟,那么如何使其实现产业化呢?肥料是作物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物资,是种植业物资投入中最大的一项,占40-50%;增产增收效益最明显的一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施肥可以提高粮食总产30-31%,施肥可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5—57%。  相似文献   
94.
本文根据上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海地区发展精准农业的三种模式,即以规模经营为主体的精准变量管理发展模式、以分散农户为主的精准分区管理发展模式和以设施栽培为主的自动化管理发展模式。同时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式,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土壤养分精准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95.
土壤碱溶有机质的测定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土壤供氮能力快速测定方法-土壤碱溶有机质的测定,以及碱溶有机质与常规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碱溶有机质与植株氮素吸收的相关性及其在测土推荐施肥中的初步应用。选择我国有代表性的潮土、黑土、红壤土样各50个,研究土壤碱溶有机质与常规方法-丘林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二者呈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r=0.9345,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土壤有机质(g kg-1)=3.3265μ碱溶有机质(g kg-1)+6.9389。选择代表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28个土样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供氮能力测定方法与植株氮素吸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碱溶有机质与不施氮处理植株吸氮量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628,p>0.01),且其相关系数高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与植株吸氮量的相关系数。虽然土壤碱溶有机质与植株氮素吸收的相关性低于生物培养方法即好气培养2周后土壤矿质氮(硝态氮+铵态氮)与植株氮素吸收的相关性,但土壤碱溶有机质更适合测土推荐施肥实验室高效快速测定的需要,可见碱溶有机质是可浸提的土壤腐殖质,可用比色法快速测定并能较好估测土壤的供氮能力,值得推荐在测土配方施肥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96.
钾素对玉米茎腐病抗性反应中糖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砂培试验比较人工接种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后,不同钾处理对玉米幼根中糖含量及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钾处理中,接菌比未接菌处理玉米幼根中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且蔗糖的下降速率高于葡萄糖的下降速率。随着病原菌入侵时间的延长,不施钾处理葡萄糖与蔗糖比值显著升高,接菌8 d后,缺钾幼根葡萄糖与蔗糖的比值是充足供钾幼根的近10倍。此外,钾素有利于病原菌入侵,幼根中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提高,ss和sps基因表达量增加; 而缺钾处理中,ss基因的表达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sps基因的表达量在接菌后6 d才有所增加。说明在病原菌入侵后,钾素可以通过调节受侵染组织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协调受侵染部位糖代谢过程,增强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7.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丘林滴定法与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并对自动电位滴定法做了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同时进行了用自动电位滴定法与手工滴定法标定硫酸亚铁标准溶液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标定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结果一致,并无显著差别;丘林滴定法和自动电位滴定法均能满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分析要求,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自动电位滴定法显示了很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加标回收率在98.43%~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3%~0.936%,可见自动电位滴定法是一种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8.
追肥运筹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青州市东夏镇薛庙村进行了追肥运筹对面包强筋小麦济南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各处理的基肥种类和用量均相同的情况下,追施不同种类肥料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追施N90kg/hm^2与不追氯比较,小麦产量增加579.0kg/hm^2,增产11.1%;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分别增加1.3和2.3个百分点,稳定时间提高10.0min。在追施N90kg/hm^2或N90kg/hm^2、K2060kg/hm^2的基础上,追施P20530kg/hm^2与不追磷比较,小麦产量增加334.5—409.5kg/hm^2,增产5.9%一7.1%,但对小麦品质影响不明显。在追施N90kg/hm^2和P20530kg/hm^2的基础上,追施K2060kg/hm^2与不追钾比较,小麦产量基本无差异,但追施钾尤其是硫酸钾更能提高面团稳定时间,可提高面团稳定时间1.5—2.5min。  相似文献   
99.
化肥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47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化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与贡献,分析和预测了实现2010、2015、2020年粮食总产目标所需新增化肥的数量。根据近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指出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除了继续发展化肥工业,增加化肥用量之外,国家应采取其他相应措施,包括稳定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至少应维持在11000万公顷水平);调整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推行节水灌溉技术,促进粮食均衡增产;适度提高粮食净进口份额等等。单纯依靠增加化肥的投入,实现国内粮食供需平衡,不仅代价太大(包括资源、环境和成本代价),市场和农民也不一定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100.
通过连续13年的钾肥定位试验,研究了施钾对草甸土耕层土壤钾素各形态含量和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钾肥较不施钾处理可以增加耕层土中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非交换性钾的含量和在全钾中的比例,施钾量增加促进了这种状况,同时降低了矿物钾在全钾中的比例。随土层加深,大部分处理的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和比例随之降低,而矿物钾和全钾含量相应处理却随之升高,其中施钾处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