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钟华平  杜占池 《草地学报》1995,3(3):214-222
作者对红池坝地区红三叶(Trefolinmpratense)、鸭茅(Dactylesglomerata)和红三叶-鸭茅(Trifolium-Dactylis)生物量进行系统观测。运用理查德方程对三种群落生物量动态进行回归分析,其中红三叶、鸭茅、红三叶-鸭茅三种群落地上生物量回归方程分别为Y=3383(1-e-3.65x)1.30,r=0.9932;Y=363(1-e-0.09x)1.83,r=0.9989;和Y=1579(1-e-0.09x)1.83,r=0.9892。红三叶地下生物量呈单峰变化,鸭茅和红三叶-鸭茅则呈双峰变化。红三叶和红三叶-鸭茅生产速率较,现蕾-开花阶段是其干物质快速积累阶段,生产速率达10g/m2·d以上。  相似文献   
62.
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介绍了全球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下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的进展,并对世界和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循环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草地初级生产力、土壤有机碳、枯落物、放牧利用、草地开垦等因素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3.
红三叶和鸭茅干物质残留率与分解时间之间均呈指数函数(b<0)。在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残留率或含量 的数学模型可分为两类:二次多项式函数和指数函数。在二次多项式中,当b>0、c<0时,呈升一降型;当b<0、c>0 时,呈降一升型。在指数函数中,当b<0时,呈降低型。除此之外,营养元素含量的模型还有一类呈指数升高型(b> 0)。同时,某些营养元素残留率(或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红三叶和鸭茅化学元素的生物吸收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生长季节,红三叶和鸭茅化学元素生物吸收系数的动态模型通常为二次多项式(y=cx2 bx a),只有鸭茅的Ca和Mn呈对数函数(y=blnx a)。2种牧草的N、P和Ca为富集元素,其余K、Mg、Fe、Mn、Cu、Zn、Mo、Na、Co、V、Sr、Ni、Pb、Al、Ti、Li等16种化学元素均为贫集元素。  相似文献   
65.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我国草地类型学研究有新的进展。本研究在伊犁地区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地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等空间分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草地类型不同指标的特征值分析,研究确定各草地类型不同指标的阀值范围,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实现新疆伊犁地区草地类型自动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伊犁地区不同草地类型在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地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9个指标的特征值作为草地类型划分的依据,可以简单直观地反映各类草地的空间分布面积和分布范围,与20世纪80年代草地调查数据比较,分布趋势一致,结果可靠。同时,本研究为伊犁地区草地资源利用管理提供基础,为伊犁地区草地资源监测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提供依据,对于指导新疆伊犁地区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为精准估算草地地下生物量,分析其水平及垂直空间格局,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BGB)的数字制图。调查了2015年阿勒泰地区草地生长季节(6-8月)的生态要素和地下生物量。以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中的代表性信息为基础,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估测研究区0~30 cm的草地地下生物量,并根据估测结果利用空间插值法得到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最终实现草地地下生物量的数字制图。结果表明:1)相比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和随机森林模型(RF),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的估测中表现出最高的精度,验证集数据的精度(R2)依次为0.77、0.67和0.69,相应的RMSE为245.56、98.81和63.58 g·m-2。从空间插值的效果看,反距离权重插值(IDW)优于径向基函数插值(RBF)和张力样条插值(SPL)。2)进一步比较了不同估测模型与空间插值方法间的组合能力,结果显示,在阿勒泰地区的草地地下生物量研究中,SVM+IDW是可靠的估测模型和空间化方法的组合。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草地地下生物量数字制图的R2为0.73、0.64和0.60,RMSE为269.73、108.14和73.01 g·m-2。3)阿勒泰地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均值为1265 g·m-2,是全国平均值的两倍,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其中,高寒草甸的地下生物量最大,为2908.50 g·m-2,温性荒漠的地下生物量最小,为776.84 g·m-2,全区草地地下生物量共计1.27×108 t(≈0.13 Pg)。全区草地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变化明显,整体上自北向南,由山地向平原呈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