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18篇
综合类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Citespace是一款应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态势的软件。本文基于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原理,以"土地利用"为主题词检索,对《农业工程学报》中"土地整理工程"栏目近15 a发表的695篇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和计量分析,以可视化的方式探寻土地利用领域研究的主题及内容体系、研究特色及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5年,土地利用领域的研究内容及主题系统性逐渐增强。由最初阶段的研究主题及内容衔接性弱,内容聚类简单的分散研究逐渐发展到研究主题鲜明,关联紧密,研究内容丰富的系统性研究。2)土地利用领域研究热点和特色日益鲜明和突出。土地利用变化与格局主题是始终关注的研究热点;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属于高爆发性的研究领域;土地整治已成为学者集中关注的热点,形成了丰富的土地整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3)建议今后增强土地利用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丰富土地利用理论体系以科学指导实践研究,并充分利用土地工程正式成为国家认可的技术类职业机遇,推进土地利用工程学科的发展,完善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2.
基于农户微观视角下的耕地土壤有机质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是破解耕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及其效应的关键。本研究基于野外高密度土样采集,综合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研究了沈阳市典型区域30 a来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受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投入强度的变化影响较大。1980~2000年,由于受投资能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的限制,加上对耕地的掠夺性经营,导致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从30.88 g kg-1下降到22.63 g kg-1,下降了8.25%;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户将劳动力逐渐转移到非农生产中,不愿意从事种植业,耕地培肥被忽视,管理投入大幅度减少,造成耕地土壤肥力供求失衡,地力下降,从2000~2010年整个研究区域土壤有机含量平均值从22.63 g kg-1下降到20.07 g kg-1。空间上,由于受区域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压力的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产生明显的分化,导致离市区越近,土壤有机质下降的幅度越大,离市区越远,下降的幅度越小,甚至远郊区部分区域出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3.
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   总被引:3,自引:13,他引:3  
保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永久稳定是在土地整治战略背景下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该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以美国重要农地保护的LESA(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体系思想为指导,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分析体系,采取多因素综合对比分析法,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性评价和非适宜性评价,该研究区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建设区的面积为11 212.42 hm2,该建设区基本农田质量较优,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较小;划定有条件建设区的面积为18 714.36 hm2,该建设区有良好的基本农田质量条件,但需要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影响因素和限制条件采取一定的整治技术和措施;划定限制建设区的面积为7 491.30 hm2,该建设区耕地质量及立地条件差异显著,城区周边受立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远离城区基本农田质量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24.
灰色模型与回归模型在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对于建立一套完整的农用地价格体系和顺利开展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土地整理等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辽宁省凌源市农用地为研究对象,以农用地定级成果为基础,建立农用地纯收益预测的灰色模型和回归模型,并运用两种模型结合收益还原法对农用地基准地价进行实证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与回归模型相比,灰色模型更加有效的减小了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所导致的不同年份纯收益变化对于农用地基准地价的影响,因此,灰色模型在农用地基准地价计算中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旨在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方法,实现占补耕地等别可比.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法.结论:运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实现对同一区域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为耕地等别的推定,农用地分等成果能够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中补充耕地等别的控制.  相似文献   
26.
钱凤魁  王秋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35-6336,6339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土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面临着就业难和无法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而当前对失地农民所实施的几种主要的安置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以保证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7.
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简报)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实现中国严格保护耕地的一项基本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即包括数量平衡又包括质量平衡.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摹础之上,进行了辽宁省耕地各等级之间的折算系数测算,建立了耕地各等级之间的折算系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应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各等级折算系数间的变化规律,二是要注意耕地各等级系数间的变化梯度,本研究最后提出在依据农用地等级折算系数进行补充耕地时,有必要建立所补充耕地的质量标准体系,真正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中的质量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