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将蚓粪与珍珠岩和蛭石配成复合基质用于万寿菊的穴盘育苗,探讨蚓粪对万寿菊幼苗质量及其后期生长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蚓粪与蛭石、蚓粪与珍珠岩体积比为3∶1处理最理想,所得到复合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量、通气空隙度和pH均符合育苗基质的要求;根据蚓粪复合基质各处理万寿菊的幼苗长势、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等指标分析,蚓粪与蛭石体积比为3∶1以及蚓粪与珍珠岩体积比为1∶1处理的综合性能最优;蚓粪基质处理植株分枝出现早,以蚓粪与蛭石体积比为3∶1处理的分枝数最多。因此,在基础物料中蚓粪与蛭石体积比为3∶1对万寿菊幼苗生长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2.
以扬州市郊的少根紫萍、稀脉浮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浮萍覆盖面积对营养液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投放密度与TN、TP的去除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浮萍对营养液中TN、TP的总去除率提高。单位投放密度的TN、TP去除率(去除率/投放密度)随着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3.
钼是植物体内一种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微量元素,针对目前设施蔬菜土壤中存在有效钼供应水平偏低的问题,总结设施蔬菜土壤钼营养诊断与钼肥施用技术,供设施农业生产参考,可提升设施蔬菜土壤养分科学管理水平,为设施农业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4.
水肥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土培条件下,设计3个水分水平和2个施氮水平,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汕优63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土壤水分条件下增加氮素供应水平能够显著增加根干重、根体积和促进根系的扎深。根系干重的垂直分布可用对数模型、乘幂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多项式函数模型来表示,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以指数函数的模拟精度最高。轻度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施氮量能迅速提高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α-萘胺氧化活力,促进根系快速生长;过度降低土壤水分对水稻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田间小区对比试验方法 ,研究集成型化肥增效剂在推荐用量 (12kg/hm2 )下对 3种复合肥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 :集成型化肥增效剂能促进水稻分蘖 ,增加水稻最后 3张功能叶鲜重 ,改善产量构成因素 ,显著提高产量。集成型化肥增效剂与复合肥配合施用能显著增加作物茎秆部分的氮、磷、钾累积量。集成型化肥增效剂与复合肥混施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 :与NT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混施 >与JF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混施 >与普通复合肥混施。  相似文献   
106.
以淹水种植水稻为处理,以淹水不种水稻为对照,探讨植稻对模拟土柱(40 cm埋深处)渗漏液NO-3-N、NH4+-N淋出数量及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培养试验期间,种植水稻与不种水稻处理相比,种植水稻条件下NO-3-N流失远大于不种水稻处理,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也呈现相同趋势.而NH4+-N则与之相反.从绝对数量看,种植水稻与不种植水稻氮处理渗漏都以NO3--N为主.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全年尺度下稻麦轮作系统中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稻田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设置全年稻和麦秸秆均不还田(CK)、小麦季稻秸秆还田(W-RS)、水稻季麦秸秆还田(R-WS)、全年稻和麦秸秆全量还田(RWS)4个处理,采用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这 4种全年秸秆还田模式下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 CK相比,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全年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及 0~ 5 cm土层土壤增幅较大。秸秆还田并没有显著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各处理中前三位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分别占总序列的  相似文献   
108.
蚯蚓粪作为贫瘠土壤快速培肥改良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业生产上普遍存在耕地肥力下降问题,成为农作物生长需求的主要障碍。充分利用各种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农业废弃物改良土壤,不仅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减轻农业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负荷。本文利用农业废弃物蚯蚓粪作为改良剂快速培肥贫瘠土壤,分别比较了对3种不同土壤的培肥改良效果。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以不加蚯蚓粪的自然土壤为对照,其余3个处理按5%、10%、15%的比例(以体积计算)添加蚯蚓粪,充分混合后直接作为容器栽培基质,测定混合前后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混合后各种土壤中有机质以及氮、磷含量显著提高,蚯蚓粪作为快速培肥改良剂在混合比例为5%~10%时,土壤改良后养分含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9.
王娟娟  朱紫娟  钱晓晴  王桂良 《土壤》2021,53(5):983-990
为了研究减施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对稻麦轮作体系稻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单施化肥、配施菜籽饼和配施蚯蚓粪这3种施肥模式下稻季不同土层土壤环境因子、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与单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和电导率(EC)含量,配施菜籽饼增幅较大;显著增加各土层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配施蚯蚓粪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较高。配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细菌Sobs指数和Shannon指数;前三位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分别达36.24%、18.30%、13.87%;配施有机肥对相对丰度小于1%的菌门影响较大。0-5cm土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pH、TP影响;5-10cm土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EC,TP、pH影响;10-15cm土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TN、pH影响。配施有机肥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别是稀有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