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8篇
综合类   6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西瓜土壤可溶性盐组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取样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连续种植不同年限(0年-6年)西瓜的设施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种植0年的麦地土壤相比,设施西瓜土壤pH显著降低(P < 0.0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P < 0.01);电导率显著增加且随着设施西瓜种植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趋势(R2 = 0.90,P < 0.01)。设施西瓜土壤可溶性盐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NO3-为主。随着设施西瓜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西瓜土壤可溶性盐总量显著增加(R2 = 0.93, P < 0.01),增加的可溶性盐主要为Ca2+、K+、NO3-和Cl-,分配比例分别为31.3%、10.1%、23.6%和15.0%。相关分析表明,供试的设施西瓜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与盐基离子Na+、K+、SO42- 和Mg2+含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电导率(EC)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2.
[目的]确定秸秆全量还田引起的作物营养障碍因子作用大小,为秸秆全量还田精准配肥提供参考。[方法]以南粳9108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土壤混合秸秆(1 kg土+5 g秸秆)加营养液浇灌的方法,在苗期进行N、P、K、Ca、Mg、S、Fe、Mn、Cu、Zn、B、Mo 12种元素缺素处理,研究不同营养元素对供试水稻苗期地上部分(株高、基茎粗、叶绿素SPAD)和地下部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缺素营养液处理的水稻苗期株高、基茎粗、叶绿素SPAD和根系主要形态指标基本上低于完全营养液处理(对照),其中缺N处理各指标降低幅度最大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秸秆全量还田引起的作物营养障碍因子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N、S、Zn、P、K、Ca、Mn、Fe、Cu、B、Mo、Mg,影响最大的元素是N,其次是S、Zn、P。为了更好地发挥秸秆全量还田改土培肥与增产提质的作用,应重视N、S、Zn、P等元素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生长及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3种育秧基质处理:(1)采用高度腐熟的养牛场垫料为基础材料(50%),配以蛭石(20%)、泥炭(10%)、土壤(20%)及保水剂适量;(2)市售基质(产自江苏镇江,CK_1);(3)市售基质(产自江苏淮安,CK_2)。分析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试验基质能够满足水稻育秧壮苗要求,移栽后水稻活棵快,无明显缓苗期,在其他各项管理措施完全一致的条件下,试验基质处理比两对照基质处理水稻分别增产近6%和2%。[结论]该研究为水稻育秧基质的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不同供氮条件下施用蚯蚓粪对水稻生长及根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高、中、低氮水平下施用蚯蚓粪对水稻生长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供氮水平下,增施蚯蚓粪均能明显改善水稻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及提高根系活力;在施氮的基础上增施蚯蚓粪,移栽25 d后稻株的茎蘖数及地上部于重平均比单施氮肥分别提高9.8%、44.7%,而根干重、根系总体积及根系活力则分别提高20.1%、29.5%和50.7%.在高氮水平下,水稻的分蘖及根系活力等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该抑制效应可被施用蚯蚓粪而缓解.  相似文献   
85.
蚯蚓对秸秆-污泥混合物的消解转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蚯蚓对秸秆与污泥混合物的消解转化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模拟培养试验.试验共设不同配比混合物料6个处理,即水稻秸秆与城市生活污泥的质量比分别为0/100、10/90、20/80、30/70、40/60和50/50,各处理混合物料接种蚯蚓后在常温下培养.根据物料的消耗情况进行计量补充,并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始终维持培养料湿润.培养6星期后,去除未被消解的混合物料,分离并计测蚯蚓重最与蚓粪有机肥重量及养分含量.计算混合物料的消解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掺入10%~30%秸秆显著提高蚯蚓对混合物料的消解速率.掺入10%和20%秸秆的处珲蚯蚓生物最的增长速率显著高于掺入50%秸秆的处理.掺入10%~50%秸秆均显著提高蚯蚓转化污泥-秸秆混合物料形成有机肥的速率.蚓粪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随着掺人秸秆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全氮和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与单纯采用污泥相比,当掺入秸秆比例达40%和50%时,蚓粪全磷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6.
NaCl胁迫下氮形态对水稻幼苗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Cl浓度为0、43、86mmol/L条件下,研究了水培水稻幼苗对不同质量比例(9/1、5/5和1/9)铵态氮/硝态氮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盐浓度条件下,水稻幼苗均在NH4^+-N/NO3^--N为1/9时生长量最少,吸收氮素最少,培养后营养液pH最高;NaCl浓度为0和86 mmol/L时,NH4^+-N/NO3^--N为1/9处理的植株吸磷量最少。  相似文献   
87.
为规范苏中地区设施早春茬中小果型西瓜栽培技术,在传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对苏中地区中小果型西瓜栽培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形成生产过程高效、低耗的栽培模式,探索出适合苏中地区的中小果型西瓜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8.
在全面诊断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的基础上,通过适量推荐所缺养分元素肥料的施用,探索减氮对设施韭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适量底施无氮配方肥的基础上,设置常规施氮(T1)、减氮25%(T2)、减氮50%(T3)、减氮75%(T4)和减氮100%(T5)5个施氮处理,另外设置完全不施肥对照(T0),观测韭菜生长形态、生理、产量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控制氮肥施用有利于韭菜作物生长形态、生理指标的优化.在减氮75%以内,韭菜株高、茎宽、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形态、生理指标均未受到明显不良影响,减氮50%时韭菜产量最高,减氮100%处理韭菜产量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完全不施肥对照.减氮处理显著降低韭菜体内硝酸盐含量,以减氮50%和75%2个处理效果最为明显.韭菜VC含量随减氮比例提高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减氮50%处理最高.减氮处理可提高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当减氮比例达75%时,韭菜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减氮使韭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降低,粗纤维含量略有提高.在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氮肥施用有利于提高韭菜产值和净效益,减氮50%、75%2个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8.26%、1.60%,对应的增收率分别为8.35%、1.61%.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及生态环境因素,相似生产条件下推荐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和减氮50%~75%.  相似文献   
89.
蚯蚓粪改良剂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作4年草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蚯蚓粪改良剂为试材,研究了0、1.5、2.0、2.5、3.0、3.5kg/m2不同改良剂用量对草莓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更好地克服草莓连作障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改良剂用量为2.0kg/m2时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好,草莓株高和分枝的增长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6%和8.6%;草莓产量提高了21%左右;糖分含量提高了17.4%;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1.7%。说明改良剂在克服草莓连作障碍,改善草莓品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下,设施农业因其直接经济效益得到广泛的发展。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农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多。截止到2020年我国农膜的数量达到238.86万吨,与20年前相比,增加了78.87%,其中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738.68万公顷。农膜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收效益的同时,也给土壤、作物、大气带来了影响,尤其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治理是事关耕地土壤质量、农产品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农膜种类和使用情况,简要分析了农膜对土壤、作物、大气带来的影响,并对残膜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