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山西晋中盆地甜玉米制种优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食味可口,同时具有多样性和自然生长无污染的特性,市场前景广阔,甜玉米生产投资少、管理简易、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如将生产的甜玉米制成罐头打入国际市场,可以赚取外汇,还可推动城郊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新途径。而要推广种植甜玉米,制种是关键。山西晋中作为我国最早的玉米制种基地有其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迪甜6号是以自选自交系201-2作母本,769作父本杂交而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于2013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3026.于2010、2011年参加山西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鲜穗14 258 kg/hm2.迪甜6号属于早熟超甜玉米品种,提早播种优势更加明显.其果穗子粒为纯黄色,品质达到上等水平.该杂交对抗性强,适应性较广,产量稳定,可以增加上市时间宽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以当地冬春茬保护地品种寒秀、鲁圣顶峰1号为试材,研究了磁化水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生长发育期间,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不同。磁化水处理后,寒秀叶片内叶绿素含量、Zn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Cu、F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Mn含量差异不显著;鲁圣顶峰1号Zn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u、Fe、Mn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为了弄清施用沼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提供有效的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土施不同用量沼渣在黄瓜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土施10.5 t/hm2的沼液为最佳施用量,叶面喷施60%的浓度为最适浓度;沼肥能显著促进黄瓜的营养生长和生物产量,有效提高黄瓜营养品质,可用于无公害黄瓜生产的肥料施用。  相似文献   
25.
为了分析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生产的种子对超甜玉米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及产量的影响,以‘迪甜6号’为试验材料,对3个年份(A1为2010年;A2为2011年;A3为2012年)、2个产地(B1为平遥,B2为海南)生产的种子进行了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种子生产年份对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产量4个指标影响较大;除产量外,种子产地对其他3个指标影响不是很大。‘迪甜6号’的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随着种子生产年份的久远均呈现下降趋势。种子生产年份各处理间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生产地点各处理间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无显著差异;两处理间交互作用不明显。种子生产年份、产地对单穗重影响不是很大,各处理单穗重依次为A3B1>A3B2>A2B2>A1B2>A2B1>A1B1。种子生产年份与产地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二处理间交互作用显著。处理A3B2产量最高,为14235 kg/hm2。‘迪甜6号’田间出苗率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单穗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6.
农业科技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农业科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这两个环节在现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与措施对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7.
种植方式对 ‘迪糯 278’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适宜当地甜糯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以‘迪糯278’为试验材料,研究施肥水平(A1为金正大缓控施肥525 kg/hm2,A2为NPK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尿素375 kg/hm2,A3为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牛粪肥15000 kg/hm2)、种植密度(B1为45000株/hm2,B2为49500株/hm2,B3为52500株/hm2)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重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各自处理间的叶面积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种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施肥处理对鲜穗重的影响依次为A1 >A2>A3;在施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鲜穗重的影响依次为B1>B2>B3.单穗重与株高、叶面积、穗长、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产量与株高、单穗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面积、穗长、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位高、穗粗相关未达显著水平.对‘迪糯278’而言,种植密度49500株/hm2产量最高.施肥金正大缓控施肥525 kg/hm2效果最好,施肥NPK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追肥尿素375 kg/hm2效果次之,施肥二铵300 kg/hm2、尿素300 kg/hm2、牛粪肥15000 kg/hm2第三.处理组合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A1B2、A2B2、A3B2、A1B1、A3B1、A2B1、A1B3、A3B3、A2B3.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适宜当地甜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方法]以真甜美6号为材料,施肥水平为主处理(处理A、B、C),种植密度为副处理(处理a、b、c),研究施肥水平、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叶片叶绿素、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其中,处理A为硝酸磷375kg/hm^2,二铵300kg/hm^2,油升1200kg/hm^2;处理B为NPK三元复合肥750~825kg/hm^2;处理C为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1500kg/hm^2;处理a、b、c分别为49500、52500、57500株/hm^2。[结果]甜玉米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以处理Ab最高,其余依次为:处理Ca〉处理Cb〉处理Aa〉处理Bb〉处理Bc〉处理Ac〉处理Ba〉处理Cc;叶绿素a/b比值大小顺序依次为:处理Ab〉处理Cb〉处理Ca〉处理Bb〉处理Cc〉处理Ba〉处理Bc〉处理Ac〉处理Aa。果穗性状以组合处理Ab最好,其次为处理Cb。甜玉米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Cb〉处理Ab〉处理Cc〉处理Bb〉处理Ca〉处理Aa〉处理Ac〉处理Bc〉处理Ba。[结论]施肥水平对甜玉米产量的影响较种植密度大,适宜当地甜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组合为:施二铵30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1500kg/hm^2,种植密度52500株/hm^2。  相似文献   
29.
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6个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粗脂肪、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和总酚含量,对脂肪酸组成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通过比较玉米浸膏的Fe~(3+)还原力和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探讨抗氧化活性与玉米总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含粗脂肪6.17%~13.63%、蛋白质9.57%~15.30%、淀粉58.90%~69.52%、还原糖33.51%~42.12%、总酚1.52~2.68 mg/g。迪甜6号、晋超甜1号和超甜1825的粗脂肪、蛋白质、还原糖、总酚含量较高;京科糯2000、美玉糯13和都市丽人淀粉含量较高;美玉糯13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晋超甜1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超甜1825的Fe~(3+)还原力最强,迪甜6号清除·OH、O_2-·、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抗氧化活性与玉米总酚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作用下产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不同玉米品种寻找出其最适的化控剂,以6 种不同的玉米杂交品种为主因素,以5 种不同的玉米化控剂处理为次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处理下各小区产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协玉5 号’品种在化控剂处理下产量增加较其他品种显著,‘协玉3 号’品种不适合化控处理;玉黄金、矮壮素化控剂以及喷水处理并不能显著提高产量,高玉金对产量增加有负效应;同时,‘协玉4 号’、‘太玉339’品种喷矮壮素能提高产量,‘协玉5 号’、‘先玉335’品种喷玉黄金能增产。化控剂对提高玉米产量作用不明显,不同的玉米品种适用不同的化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