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6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重庆市永川茶园土壤肥力考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重庆市永川区典型茶叶生产基地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pH值、有机质、全N、有效P、交换性K、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Cu、有效B和有效Zn含量共10个土壤肥力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川茶园土壤整体肥力质量为中等,其中属于中上水平的占54.5%,属于中下水平的占45.5%;茶园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全N基本上超过了0.1%,有效P低于15.0 mg/kg,交换性K都未达到指标(80 mg/kg),有效Cu、有效Zn含量丰富,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B缺乏。生产中就加强肥培管理,以促进肥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氟对茶叶品质成分代谢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氟了对茶树新梢生长和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适量增加土壤氟水平能提高新梢产量,但在高氟水平下新梢产量明显下降。茶多酚、咖啡碱及儿茶素(EGCG等)的含量随土壤氟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高氟水平下新梢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也显著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也随土壤和茶树氟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氟可能抑制茶树儿茶素的合成代谢和氮素代谢。上述结果表明,氟对茶树生长和品质成分的影响与氟水平有关,虽然低浓度氟对茶树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氟抑制茶树生长和茶多酚、氨基酸等品质成分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AES);也有人把它称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学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简称ICP-OES)。这是一种以ICP为发射光源的光谱分析方法,可对约70种元素(金属元素及磷、硅、砷、硫、硼等非金属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茶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因子及系列茶树专用肥的研制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系统研究了以浙江为主的茶园土壤养分资源现状,明确了茶园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低且不平衡、有机质贫缺和酸化日趋严重等主要营养障碍因子,提出了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2项营养诊断指标,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茶园的茶树系列专用肥3种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取得明显的增产、提质和改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龙井43、白叶1号品种茶园滴灌施肥对幼龄茶树生长、养分吸收、品质成分等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下的施肥成本投入情况。结果表明,与常规开沟施肥相比,采用滴灌施肥后,即使在化肥减量25%的情况下,树高、主干直径、树幅都显著增加,修剪物生物量增加明显;茶树对养分的吸收量明显增加,而养分的渗漏损失明显减少,从而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从滴灌施肥的次数上分析,龙井43品种,在试验条件下年施肥次数7次可以达到较好效果,而白叶1号品种,年施14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7月6~12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织16名专家分赴贵州贵阳、遵义、毕节、铜仁、黔南、黔东南等市州的茶主产地开展巡回讲课,培训指导茶叶技术干部和茶农。  相似文献   
17.
硫代硫酸银等四种试剂对油茶光合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普通油茶二年叶在幼果迅速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功能衰退。应用硫代硫酸银、三十烷醇、硫酸铵、完全营养液四种试剂喷施于油茶叶面,对二年叶能起到延缓衰老、提高叶绿素含量,加强光合的作用。其中以三十烷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含量和可溶性无机氮(soluble inorganic nitrogen,SIN)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依据.浸提剂种类、样品处理方式以及浸提温度均会对SIN、SON浸提量产生影响.试验比较了4种浸提剂、3种浸提温度、3种土样处理方式下SIN、SON浸提量的差异,结果表明:H2O和2 mol/L KCl浸提的SIN含量最高;0.5 mol/L K2SO4浸提的SON含量最高.4种浸提剂浸提的SIN平均含量为80℃显著高于40℃和室温,但室温和40℃间差异不显著;浸提温度对SON浸提的作用未达显著水平.烘干土SIN含量较高,风干土和湿土SIN含量接近;烘干土SON含量显著高于湿土和风干土,风干土较湿土SON含量略多,但差异不显著.4种浸提剂对SIN浸提量相互间相关性好,对SON浸提量的相关性不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现有茶园面积约达106万hm2,主要分布在江南红黄壤的山丘和低丘陵地区,它的生产发展对我国山区和低丘陵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5.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北京市,100081; 6.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摘要: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分析我国棉油糖蔬果茶药等8个主要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新情况、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和主推技术。结果表明,与2020年相比,预计2021年棉花、油菜、花生、甘蔗、蔬菜、茶叶、中药材综合机械化率分别提高2.7个百分点、3.4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仅有林果提高不到1个百分点。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全国还有超过1 000 khm2的棉花、超过1 000 khm2的甘蔗、超过1 800 khm2的花生未实现机收,超过4 200 khm2的南方冬闲田需要扩种油菜;蔬果茶药生产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机可用、有机不好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南方与丘陵山区农田条件不宜机,传统种植模式不宜机,国产机具作业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升;棉花花生残膜污染严重。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经济作物机械化主攻方向和主推技术,如国产采棉机质量提升与残膜高效回收,油菜宜机化品种选育与联合机械作业,夏花生免膜种植与高效清洁收获,甘蔗低含杂收获与制糖工艺改制,典型蔬菜品种标准化种植与高效收获,果园茶园宜机化标准建园和管理,中药材重点品种生产机械定制化研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