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阿月浑子砧木抗寒育苗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系统观察研究了不同地区引进的6个种源的苗木繁育情况,生长量、杆形、落叶时问、越冬抗寒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阿月浑子抗寒性最强,在本砧中,从美国引进的“Kerman”高接树的实生苗是目前做阿月浑子较理想的砧木种。  相似文献   
22.
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又反作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作为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数量众多、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对缺乏,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文中在对新疆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人口、经济、...  相似文献   
23.
根据农业部农办企[2001]14号文件"关于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由自治区畜牧厅牵头组织农业厅、乡镇企业局、兵团乡镇企业局、畜牧处有关同志组成调研组,陪同农业部调研组,于6月2~7日,赴乌鲁木齐、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垦区、吐鲁番地区等地,就农畜产品加工情况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24.
新疆皮山县绿洲需水量变化与绿洲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疆地区皮山县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和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绿洲稳定性,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与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98—2012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在RS技术的支持下对皮山县绿洲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合水文和气象数据(气温、降水数据)估算皮山县绿洲15a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需水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结果]皮山县绿洲渠系利用系数低,耕地灌溉定额高,耕地耗水比例大,且社会经济耗水量不断增加。15a间皮山县绿洲需水量增加了2.73×108 m3,现状供给量存在很大的缺口。2010年缺水总量到达2.74×108m3,虽然2012年缺水有所缓解,但自然生态环境缺水量增加,占到水资源总缺水量的59.75%,供需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结论]从现有的绿洲面积看,水资源供给量存在较大的缺口,绿洲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5.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新疆奶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由新疆奶业办公室主任、新疆奶业协会秘书长刘建设带队组成新疆奶业发展情况调研小组,于2004年6月21日~7月9日,深入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石河子、奎屯、伊犁州直、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区内奶业生产重点地、州、市,对奶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活动主要是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天山北坡经济带12个主要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方法]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性、社会性及生态性3个内涵出发,构建基于过程的"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按百分制分别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PSR系统协调度。[结果]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在于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在于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增长等对土地集约利用产生压力的因素。将PSR协调度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其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886,二者显著相关,说明在总体上PSR系统协调度越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也越高。[结论]为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规划开发中一方面要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要从各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目标出发,通过合理的产业转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式,制定有效的引导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27.
新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口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长趋势将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年新疆人口普查资料,采用队列法、Gm(1,1)模型对新疆2010年至2040年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新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为了正确认识干旱区绿洲城市化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对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以新疆阿克苏市为研究对象,以阿克苏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1990、2000、2010、2014 年4 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数据为基础,研究阿克苏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回归模型和协调度分析法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近26 年(1989—2014 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苏市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增长—下降—增长”的波动性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0.36%,其中2001 年后的增长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引起;耕地面积也处于“增长—下降—增长”态势,其中2004 年前后耕地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耕地资源被划归于阿拉尔市,2007 年后回升的原因是阿克苏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增加;耕地资源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1989—2003 表现为正相关,2004—2014 年表现为负相关。它们之间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出基本协调和不协调的更迭式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9.
为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南疆的三地两州为例,计算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数,利用ArcGIS平台及SPSS软件,运用协调度分析法和耦合度分析法等方法对2000—2013年间的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等地区属于先是处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然后是处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阿克苏地区处于城市化发展超前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和田地区与克州是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土地利用效益的阶段;由城市化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可以看出,基本上都处于低水平耦合阶和磨合阶段;协调度分析得知,协调度水平总体不太高,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0.
国家重点工程—南疆铁路二期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全线通车至今,为带动南疆,特别是为新疆南部铁路沿线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高南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喀什至和田的南疆铁路延伸段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并力争在2008年全线开工,2010年建成运营,这标志着喀什至和田的铁路不久也将贯通。在西部大开发关键时期,这一运输动脉的贯通不仅将推进西部能源大区的优势资源转换,同时能进一步加强我国东西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南疆铁路的延伸在改善和田地区交通结构、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密切与北疆联系、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将产生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南疆铁路的延伸对和田经济的发展也将带来一些不确定的消极影响,如本身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丝绸之路、玉石之乡、佛国古城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消退而造成的重复浪费等。文中研究分析南疆铁路的往南延伸对和田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该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