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兴安落叶松组培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兴安落叶松休眠顶芽作外植体,对4—30年生优良个体进行了离体培养,取得了丛生腋芽分化和生根的结果,分化率为60%—65%。其中30年生成年落叶松分化率仍可达60%,一个芽一次分化培养最多可产生26个丛生新芽,经分割培养多数能抽成新枝,经生根培养少部分生了根,形成完整植株。基本培养基以MS和SH较好,WPM次之。激素组合以BA1+NAA0.01和BA2+NAA0.2(单位:mg/l)分化效果最好。较好的培养程序为:①将芽接种于无激素固体培养基上先生长1—2周。②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2周。③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直至分化出芽并开始抽枝。④分割成数丛继续培养抽枝直至枝高达到1.5cm以上。⑤从基部切下新枝扦插生根。⑥移栽入土。  相似文献   
12.
田间杂草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性状,人们就依据这些形态特征,对杂草进行分类,进而达到识别的目的。检索表是鉴别杂草不可缺少的工具。检索表编制的方法是用拉马克二岐分类法,就是把一群杂草的相对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二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相对性状,分成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1.常在叶背面或枝干顶端形成孢子叶球,产生孢子囊,用孢子繁殖后代2.茎有明显节和节间,叶小鳞片状轮生,孢子囊密集生长在枝干顶端,成为孢子叶球……木贼纲 Zguisetinae 木贼2.孢子囊着生于叶缘或叶背、汇集成孢子囊堆……真蕨纲 Filicinae3.茎匍匐生长在淤泥中,叶柄很长,二对小叶呈田字型排列,孢子囊有特殊的壳包裹着,成为小坚果状的孢子果……苹科 Marsileacae 苹  相似文献   
14.
八角炭疽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广西宁明县的八角炭疽病病叶标样,按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病原物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无性阶段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des(Wall)Hughes);发育成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纲小丛壳菌属一新种,命名为八角小丛壳菌(Glomerella illicium Wei)。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盘单毛孢属及五隔盘单毛孢属真菌的过程中发现3个新种,这些新种是木麻黄盘单毛孢,荚迷盘单毛孢和铁线子五隔盘单毛孢。新种模式标本保藏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就曾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平湖蘑菇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试种,经过近30年的培育发展,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1997年以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平湖蘑菇产业进入第二轮快速发展期,种植规模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递增,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平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几年来,平湖蘑菇产业紧紧围绕“做专、做强、做精、做优”的目标,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扶持下,逐渐由老、小、散的粗放经营模式向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本文就蘑菇规模经营在平湖的实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探讨。1平湖蘑菇规模化经营现状1·1产业发展渐趋规模化据统计,2007年全市9个镇(街道)、42个村共1300户种植户种菇面积达152·44万平方米,户均种菇1172·67平方米,比上一年的938·89平方米扩大233·7...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用花药培养方法诱导出来的4—5年生20个当代植株体细胞染色体在数量上的变异,其结果如下: 1、杨树花粉植株基本上为混倍体、即在同一植株内不仅存在1—4倍的正倍体细胞,而且也有介于1—2倍体间的非正倍体细胞,其中以二倍体细胞和介于1—2倍体问的非正倍体细胞占多数。而后者的产生可能与多极有丝分裂有关。 2、不同植株中各种正倍体和非正倍体细胞所占比例不同,且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势。就中东杨花粉植株来看,生长快的植株中二倍体细胞占多数,生长慢的植株中介于1—2倍体间的非正倍体细胞占多数。 3、在生长过程中,花粉植株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在变化,有由单倍向二倍体转变即自然加倍的趋势。核内有丝分裂及核触合等有丝分裂的异常过程可能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用花药培养方法诱导出来的花粉植株7—9年生开始开花,9—10年生大量开花。对已开花的部分花粉植株进行了花粉育性的检查,其结果如下: 1.杨树花粉植株一般是混倍体和非整倍体。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加,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由单倍向二倍,由非整倍向二倍体自行调整和加倍,当7—8年生时已成为正常二倍体。现已开花的花粉植株全是雄株。  相似文献   
19.
农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必要前提。当人们开始种植作物时就意识到,如果清除与作物竞争的非栽培植物时,就能获得高产。但是人类对农业创造性的活动以后,杂草的种群、密度、覆盖度不是减弱了,相反地却加重了杂草问题的严重性。例如从其它国家引种植物时,往往把引进的植物变成严重的杂草,或者夹带其他杂草种子而引起蔓延。据美国农业部1895年年鉴中列出的在美国发生的200种杂草中,有108种来源于国外。随着农业技术从利用自然  相似文献   
20.
杨树花药培养中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培养下杨树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证明杨树花药愈伤组织大部都由花粉发育而来,但电有体细胞愈伤组织存在。区分这两种愈伤组织主要应观察它们在花药内的生长部位及检定其染色体的倍数。 杨树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单核期接种最为适宜。此时期接种,花粉进行异常分裂和形成多细胞花粉的频率较高。而较幼嫩的四分体时期与积累淀粉的双核期花粉较难进行异常分裂。 离体培养下的杨树小孢子发育有三种类型即均等分裂、非均等分裂及多核花粉类型,但以均等分裂类型为主。多核花粉不能正常生存,在培养后十天左右便基本败育。 自1974年以来,我国很多单位都相继开展了杨树花药培养的研究工作。但是,对于杨树小孢子发育细胞学方面的研究还报导的很少。目前,仅有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所在1975年发表的“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一文中有部分报导。 我们于1974年开展了杨树花药离体培养研究,于当年成功地获得了杨树花粉植株,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植株是否来自花粉,我们在染色体鉴定的同时,于1978年又进行杨树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