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87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杨启红  陈丽华  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9-13191
目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θ曲线)的研究普遍采用vanGenuchten模型(简称VG模型)。利用不同取样精度的土壤,将土壤质地(砂土、粘粒、粉粒含量)和容重作为输入值,探讨了使用基于土壤转换函数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0~20cm表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用甘肃称钩河流域小流域的土样进行了预测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线性回归能够减小预测误差与实测值差距;BP神经网络预测饱和体积含水量的准确性比预测剩余体积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要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还应尽可能地包括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2.
 为明确一种新的香蕉(Musa sapientum)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以云南省新平县香蕉园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为供试材料,通过分离培养、形态观察、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试验和gyrB,16S rDNA 和 rpoB基因片段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该病由克雷伯氏肺炎球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iae)引起,病菌可侵染香蕉叶片、假茎和果实。茎干被病原菌侵入3 d后即可出现黑色小斑点,在接种部位附近呈上下方向蔓延趋势,7 d后茎干上出现大面积棕色坏死,内部组织褐变。本文在世界上首次报道克雷伯氏肺炎球菌肺炎亚种可侵染香蕉植株,引起香蕉细菌性叶斑病。  相似文献   
133.
根据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利用碱裂解法快速筛选到重组子,该方法快迅、准确,可应用于基因克隆中的重组菌落快迅检测。  相似文献   
134.
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需水定额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气象资料,运用彭曼公式(Penman’s formula)和桑斯维特公式(Thornthwaitfomular)计算并分析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油松和苹果林地的潜在蒸散量,结合林种不同林龄的耗水特性系数,计算得出刺槐、油松和苹果生长季(5-10月)的需水定额,并对其年内及不同龄级需水量的变化趋势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刺槐5个龄级的年耗水量:2a生刺槐年耗水量为390.65mm、3a生398.85mm、5a生411.4mm、7a生529.7mm、13a生633.95mm;油松3个龄级段的年耗水量,17~19a生为653.5mm、19~20a生658.7mm、25~28a生655.6mm;苹果2个龄级的年耗水量,4a生为319.9mm、8a生为526.35mm。同时,确定出各龄级树种的月需水量和耗水量的年内变化趋势,为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5.
土壤水分变异对降雨和植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开展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该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壑区降雨、植被对土壤水分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和豌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响应速度快于油松土壤含水量;水分入渗增湿与同期降雨量密切相关;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时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变长。  相似文献   
136.
采用满天星成熟种子诱发的无菌实生苗作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形成对比试验组,以探寻适宜满天星实生苗丛芽诱导的6-BA浓度。结果表明,以6-BA浓度为0.6 mg/L的处理最适宜满天星种子无菌实生苗的丛芽诱导培养。  相似文献   
137.
2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2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2017年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低、中、高3个剂量处理,药后3 d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分别为72.46%、83.32%、93.93%,药后7 d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分别为71.53%、85.15%、95.63%,药后14d的保叶效果分别为82.53%、85.38%、91.69%,表明2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在中、高剂量下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水稻生产上于幼虫孵化盛期至1龄高峰期用药,在一般发生年份推荐使用剂量为450 g/hm~2,大发生年份推荐使用剂量为600 g/hm~2,均对水600~750 g/hm~2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38.
闽江流域地表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2007-2008年闽江流域11个断面不同季节地表水有机污染指标的跟踪监测数据,对闽江流域地表水质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COD浓度随季节变化以7月和11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5.0 mg.L-1~28.0mg.L-1;NH+4-N浓度则1月、 3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0.18 mg.L-1~2.97mg.L-1;TN和NO-2-N浓度均以11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分别为0.81 mg.L-1~3.23mg.L-1和0.01 mg.L-1~0.15mg.L-1;TP浓度1月、11月较高。但COD、NH+4-N、NO-2-N、浓度均以9月较低。而且,COD、NH+4-N、NO-3-N 与TN;NH+4-N与T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对而言,闽江流域水质随季节变化以秋季较好,冬、春季较差。  相似文献   
139.
为确定不同环境因子对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通过样地调查法对该区物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有林下草本植物79种,优势种主要为细叶苔草、小花糖芥、中华隐子草;草问荆、蒲公英、唐松草等为常见种;苦荬菜、银莲花等为偶见种。对物种丰富度影响最大的2个林分因子分别是树高和胸径,对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的生境因子依次为海拔高度和坡度。  相似文献   
140.
多菌灵对Cu污染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多菌灵对Cu污染小麦地和蔬菜地两种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地中,多菌灵导致Cu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略微升高,脲酶活性下降,蔗糖酶活性增强。蔬菜地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变化趋势与小麦地一致,但蔗糖酶活性变化趋势则相反。多菌灵加强了Cu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导致微生物量的显著降低,可能是多菌灵影响Cu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