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7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中龄至成熟油松人工林的水文效应动态,为当地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陕北黄龙山林区典型油松人工林的长期水文定位观测,以采伐上层乔木后自然恢复的灌草地(以下简称“采伐地”)为对照,研究油松林在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程中林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枯落物层对降水的截留率及其对产流与产沙量和土壤储水量等的影响。【结果】从中龄林到成熟林,油松林冠年截留率由17.0%增加到29.7%,其年平均截留率为采伐地灌草层的5倍左右;油松林树干年茎流率平均为2.8%,且与林龄、年降水量关系不明显;油松林枯落物层对降水的年截留率约为9.7%,随林龄变化保持稳定,且与采伐地差异不显著;油松林地多年平均径流深和产沙量分别为1.76 mm/年和1.11 t/(km2·年),采伐地较油松林地分别高出10.4%和100%;油松林地0~300 cm土层年均土壤储水量为420.1 mm,较采伐地减少139.2 mm,且随林龄增加以1.8 mm/年的速率下降。【结论】油松人工林由中龄林到成熟林的发育过程中,冠层截留降水能力显著增加,年径流深、土壤储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而枯落物层截留率、林地产沙量等则无明显变化;油松林显示出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采伐上层乔木保留地被物层不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合理间伐,可以减轻林地径流深和土壤储水量逐渐减少的不利影响,改善林地水文状况。  相似文献   
72.
随着气候变化,在高温高湿天气下,玉米等饲料由于贮存不当,容易发生霉变,一旦霉变饲料直接饲喂猪,特别是规模化猪场由于管理不到位,对购入的饲料未进行严格检验把关,饲喂后会造成猪霉饲料中毒,主要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死胎,后备母猪因发病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仔猪发病死亡,给养殖户和规模化养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3.
选取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的幼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个林龄阶段的辽东栎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林内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枯落物及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显示:林内植物各器官(叶、枝、干和根)之间C、N、P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在245.3~492.6g/kg,1.57~20.6g/kg和0.11~1.63g/kg之间;枯落物C、N和P含量分别在283.5~329.0g/kg,11.5~13.2g/kg和0.73~1.06g/kg之间。在不同生长阶段,植物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植物N和P含量,枯落物和土壤C、N和P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植物叶片C∶N和C∶P显著增加,N∶P先增加后减小;枯落物C∶N、C∶P和N∶P均显著增加;土壤C∶N显著减小,C∶P先增加后减小,N∶P无显著性差异。植物叶片和枯落物与土壤N和P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说明土壤中N、P供应量影响植物体中的N、P含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江西省吉安市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比2008年与2010年植物生长初期(4月)与生长旺盛期(6月)碳通量对环境因子(净辐射RN、温度TA、土壤含水量SWC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 4月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降低22.87%,主要是初级生产总量和生态系统呼吸分别降低17.36%[GEP, 9.56 g/(m~2·d)]和2.84%[RE,2.86 g/(m~2·d)]导致,而6月份GEP降低3.58%[7.17 g/(m~2·d)]以及RE增长12.8%[20.37 g/(m~2·d)]导致NEP降低65.77%[27.55 g/(m~2·d)]。[结论]生长季初期TA降低对RE的抑制大于土壤含水量增加的影响,而生长旺盛期土壤含水量增加则会抵消降温对呼吸的抑制,造成更大的碳损失,因此后续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极端气候响应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生长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江油1号(原苏油99-6)是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1072A,恢复系为C973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0602)。  相似文献   
76.
耕牛痢疾即出血性肠炎,中兽医认为属肠黄(肠风下血),是湿热毒邪郁结肠道伤及胃肠所致,以下痢腹痛、里急后重、频频努责、泄而不畅、排红白色胶冻样脓血恶臭稀粪等为特征,饲喂霉变饲料、饮污秽水、食入喷洒草甘膦等除草剂后的软草以及露水草、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细节管理的概念以及细节管理在蚕桑业中的应用。栽桑养蚕是典型的精细农业,工序繁多,要达到蚕桑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除了熟练掌握蚕的饲养技术外,还必须注重各道工序的细节,只有充分发挥细节管理在蚕桑业中的作用,从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积少成多,才能用同等的资源创造出最大化的效益。  相似文献   
78.
2011年11月,云南省临沧市某县部分区域零星发生了以猪高热、便秘、呕吐,猪四肢、胸、腹部皮肤发绀,犬坐势呼吸为主要症状的猪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较快,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未造成较大的影响和流行。  相似文献   
79.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类型植被水保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植被减少径流和泥沙的功效不同,东坡不同类型植被小区径流深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荒坡〉沙棘(平茬)〉水棘+小叶杨〉农地,北坡为油松〉油松+沙棘〉沙棘林;东坡产沙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农地〉荒坡〉沙棘(平茬)〉沙棘+小叶杨,北坡为油松〉油松+沙棘〉沙棘。不同类型植被在生长季的土壤水分平均值均很低,其变化范围在6.33%~9.60%;沙棘林地土壤形成利用性干层。  相似文献   
80.
小麦新品种连麦8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麦8号是江苏胜田农业科技发展公司以烟农19与52-3杂交育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为优质中筋小麦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强,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6 t/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9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