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31.
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系数的形成角度出发,在把耕作条件认为是引起同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系数变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土地利用系数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的方法,即运用比较法思想,在县域范围内选择若干与补充耕地土壤类型相同的参照地块,将两者的耕作条件逐项对比并量化,以此对参照地块的土地利用系数进行修正,修正值作为测算补充耕地土地利用系数的依据,进而评定补充耕地质量等别,并以河南省濮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濮阳县同一种土壤类型的农用地利用等别及土地利用系数存在差异;采用比较法测算补充耕地土地利用系数,同一种土壤类型修正后的土地利用系数趋于一致,测算出的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常见方法高出约1.2个等。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原农用地分等成果具有可比性,同时也体现了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耕地质量的提升作用,可以为耕地质量管理实践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2.
成熟期烤烟浓香型显示度气候适宜性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浓香型烟叶产区8个省的28个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模糊评价的方法,开展了气象因子与香型显示度之间的因子分析和气候适宜性分区研究。通过插值分析,描述了5个气象因子在浓香型产区的空间分布;通过偏相关分析,筛选出成熟期的30℃高温天数、日均温、20℃积温和光照时数4个关键气象因子;利用模糊评价法,划分出了3级气候适宜区,1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豫中、豫南、皖东南、湘东南、赣南、粤北、桂东北;3级区主要分布在陕、豫、鲁3省;2级区分布于1级适宜区边缘地带。  相似文献   
33.
基于迭代评价法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整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科学进行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对实施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该文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研究了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的方法和分区整治策略.基于中心地理论,设计了农村居民点理想布局模型,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迭代评价的方法,设计了程序算法,利用Python语言和Arc Py类库实现了软件工具开发.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设计的理想村庄布局模型参数为:村庄之间的标准距离2.5km,最大耕作半径为1.44km,聚落腹地面积541.27hm2.新郑市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综合分值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匀分布,而迭代评价结果呈现出相对均匀的分布,利用该结果进行村庄布局优化更加合理.进行村庄优化布局,设置了17个中心村,103个基层村,其余为拆迁村,并将拆迁村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和规划引导型2类,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了对应的整治策略.研究结论认为,农村居民点迭代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该结果通过规划引导,可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合理演化,该文的方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4.
通过实地勘察、走访调查、资料收集及整理相结合等方式,对云南省文山州木薯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概况木薯产业发展状况,并重点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5.
云南省红河州木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红河州木薯生产区的全面调研,概述木薯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6.
马铃薯氮、磷、钾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二次回归"3414"完全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氮、磷、钾水平配比时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氮、磷、钾施用量与马铃薯产量关系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以确定台州市马铃薯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5.59t/hm2,施肥量分别为N141.93kg/hm2,P2O578.48kg/hm2,K2O241.33kg/hm2,但从经济效益考虑,最佳施肥量为N131.83kg/hm2,P2O575.51kg/hm2,K2O202.57kg/hm2,三种肥料需要量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57:1.54,对应的块茎产量为24.34t/hm2。  相似文献   
37.
单季稻褐飞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 法和Taylor法等对单季稻褐飞虱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单季稻褐飞虱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强度是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抽样方式、最佳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38.
通过激素诱导催熟、同步干导受精、溴硝丙二醇消毒、平列槽及玻璃钢环形池养殖,对5+龄的细鳞鲑进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鳞鲑在水温8~11℃下,激素诱导生殖成熟效应期为6天,发眼积温154.2~163.9℃·d,出苗积温192.8~231.2℃·d,仔鱼上浮积温332℃·d,完全平游积温373.4℃·d;受精率73%,发眼率65%,稚鱼养殖成活率91%,幼鱼养殖成活率93%;共催产330组亲鱼,获得体重0.43 g的幼鱼33万尾。  相似文献   
39.
采用大棚饲养及连续2年定点监测、分级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河口香蕉褐足角胸叶甲进行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香蕉受褐足角胸叶甲危害的高低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与发生危害的田间消长规律成正比;12月至翌年3月份的温度、湿度为每年当中的最低值,其危害率、危害指数最低,仅为0~3.08%及0~0.77;5~9月份尽管温度都很高,但仅5~6及8~9月降雨量最多,出现了2次高峰值,危害率、危害指数达到28.67~57.22%、7.17~14.61及31.56~32.78%、7.58~8.22;大棚饲养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5~6月、8月上旬及11月成虫出土,尤以5~6月高峰值最大,大棚饲养成虫消长与田间消长呈现正相关性;热量、降雨的高低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危害及种群动态分布差异十分明显,河口东部地区香蕉褐足角胸叶甲发生危害>河口西部地区>河口中南部地区;排除山地逆温现象最为普遍的河口中南部地区,在正常年份的降雨条件下,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其种群繁育数量越多,危害越重。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瓦氏雅罗鱼对盐碱水体的适应性,在吉林西部盐碱水体三王湖中移入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通过对其生长、食性和生态位的研究,分析其对三王湖的适应情况,并与吉林东部老龙口水库的瓦氏雅罗鱼野生群体相比较.结果显示,两个水体中瓦氏雅罗鱼的生长均属于非等速生长类型中的正异速增长,肥满度指数没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