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控释肥、普通肥分层施肥对氮磷钾养分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分层施肥对养分迁移的影响,通过土柱淋洗试验,以混施(肥料撒施后翻耕)为对照,设置不施肥、普通尿素和控释尿素分别与磷钾肥掺混后进行1层(深度5cm)、2层(5,10cm)、3层(5,10,15cm)施肥处理,研究不同分层施肥处理对养分淋洗总量、肥料养分淋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肥分层施肥的无机氮淋洗总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中3层施肥处理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控释肥各分层施肥处理无机氮淋洗量总体低于控释肥混施,但未达显著水平;各分层施肥处理对有效磷的总淋洗量无显著影响;普通肥3层施肥处理速效钾淋洗总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普通肥混施,而控释肥分层施肥中速效钾淋洗总量也是以3层施肥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控释肥1层施肥。不同分层施肥对肥料养分淋洗率表现出较大差异,普通肥混施处理氮淋洗率为9.9%,普通肥1层、2层、3层处理淋洗率分别为6.31%,4.91%,2.70%,分层施肥各处理淋洗率均显著低于混施处理,控释肥混施处理淋洗量为3.28%,控释肥1层、2层、3层处理淋洗率分别为1.48%,2.00%,2.63%,分层施肥处理淋洗率均低于混施处理,但未达显著水平;普通肥分层施肥处理磷肥损失率为0.03%~0.05%,而控释肥分层施肥处理磷肥损失率为0.07%~0.08%,均未达显著水平;普通肥分层施肥处理中混施钾肥淋洗率为0.35%,1层、2层、3层施肥处理淋洗率分别为0.40%,0.49%,0.55%,其中3层处理淋洗率显著高于混施处理,控释肥混施处理钾肥淋洗量为0.24%,1层、2层、3层施肥处理淋洗率分别为0.20%,0.27%,0.37%,其中控释肥3层淋洗率显著高于混施处理。各处理pH总体为7.22~8.24,各次淋洗各处理间pH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电导率随着淋洗的进行出现显著的下降,第1次淋洗普通肥各处理电导率为7547.00~9360.00μS/cm,控释肥各处理电导率为5570.00~9370.00μS/cm,至第4次则分别下降为1985.67~2470.00μS/cm与1804.67~2576.67μS/cm。综上,普通尿素分层施肥无机氮淋洗总量显著低于肥料混施,以3层施肥最低;控释尿素各分层施肥无机氮淋洗量总体低于肥料混施,但差异不显著;各分层施肥对磷素总淋洗量无显著影响;普通肥3层施肥速效钾淋洗总量显著高于肥料混施;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多,各处理淋溶液电导率均出现显著的下降,pH则不同程度上升。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新玉29为材料,分析3个不同施肥水平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用肥相比,普通控释肥与巨能省控释肥均能够提高玉米株高,增加茎粗,且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普通控释肥与巨能省控释肥均可以显著提高玉米果穗的穗长,增加行粒数,穗粒数及百粒重,最终提高产量;巨能省控释肥较普通控释肥在减少肥料投入情况下亦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综上,控释肥在新疆玉米区域应用能够达到减肥提质增产的效果,巨能省控释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3.
环境激素除草剂阿特拉津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特拉津(AT)是一种具有环境激素(EH)影响的除草剂。为探讨EH对鳞翅目昆虫生态和养蚕生产的影响,用添加AT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调查了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AT对家蚕的生长发育速度、眠蚕体重有严重的影响。高浓度的AT对家蚕正常的吐丝结茧生理功能和行为有危害作用,AT对家蚕孵化后72、96、120h的LC50分别为0.348、0.326、0.234mmol/kg。AT在蚕体内有一定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34.
35.
为明确不同施钾量对淀粉型甘薯淀粉含量的调控效应及其与光合特性的关系,选取徐薯18和商薯19这2个淀粉型甘薯代表品种布设2年田间试验,设CK(不施肥)、K_0(不施钾肥)、K_(75)(施K_2O 75 kg/hm~2)、K_(150)(施K_2O 150 kg/hm~2)和K_(225)(施K_2O 225 kg/hm~2)5个处理,研究施钾量对甘薯淀粉产量和淀粉含量等的影响,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淀粉合成与光合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徐薯18的3个施钾处理淀粉产量分别提高了16.5%、25.7%和28.8%;商薯19的3个施钾处理淀粉产量分别提高了5.9%、11.9%和34.9%。2个甘薯品种的总淀粉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升高而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其中徐薯18各施钾处理分别较K_0处理提高0.4、1.2、2.4百分点,商薯19各施钾处理分别较K_0处理提高0.4、0.8、2.1百分点。增加钾肥施用量能显著提高甘薯直链淀粉含量,进而提高甘薯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甘薯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甘薯淀粉含量与SPAD值、P_n、F_v/F_m、q_p、ETR呈显著正相关,与钾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P0.01)。综合甘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因素,推荐徐薯18的钾肥用量为150 kg/hm~2,商薯19的钾肥用量为225 kg/hm~2。研究结果可为淀粉型甘薯的钾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硅钙钾镁肥的研发生产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硅钙钾镁肥研发生产的背景、意义及现状,分析了目前几种硅钙钾镁肥的研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简述了硅钙钾镁肥在果树上的应用,并展望了硅钙钾镁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磷钾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硅钙钾镁肥等新型土壤调理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系统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及二者不同配施比例对土壤养分供应与水稻生长情况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研究了单施硝态氮(N),单施铵态氮(A),硝态氮、铵态氮按1:3(N1A3)、2:2(N2A2)、3:1(N3A1)比例配施对水稻产量、田间养分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并与农民习惯性施肥方式(U)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铵态氮对水稻的生长都起着主要作用,铵态氮通过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和促进水稻有效分蘖的方式提高了水稻产量。随着铵态氮的配施比例由25% 提高到75%,水稻的产量提高了35.18%、氮素利用率提高了46.67%,每公顷产生的经济收益增加了6 820.15元。A处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碱解氮的含量较N处理显著增加36.41%、30.30% 和8.42%,水稻产量提高了60.11%,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71.31%,有效穗数增加了52.31%,相较农民习惯性施肥,单施铵态氮处理每公顷还能增收522.91元。在0 ~ 180 kg/hm2的施氮量范围内,水稻产量(y)与铵态氮施用量(x2)呈显著正相关,二者之间关系为y = 18.044x2 + 4943.4(R2 = 0.975 3)。  相似文献   
38.
为减少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损失,提高其有效性,增加作物产量,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超微细活化磷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土壤养分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以不施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磷肥与钾肥、腐植酸、沸石粉、硅藻土不同搭配并进行超微细化处理。结果表明:超微细活化磷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白菜的产量,增产率达0.44%~12.82%;与氮磷钾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超微细磷钾-腐植酸-硅藻土-沸石粉活化处理小白菜的Vc含量增加了5.37%,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8.23%,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53.13%,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7.20%~24.87%,磷肥利用率提高了3.28~8.47个百分点。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在肥料生产和施用中选择超微细磷钾-腐植酸-沸石粉活化处理的肥料。  相似文献   
39.
控释氮肥对水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种肥接触水稻育苗试验,比较秧苗叶片中几种酶活性和激素含量,探明接触性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效应和机理,以确定控释肥在水稻育苗上的最佳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与大量控释氮肥接触的条件下仍能安全萌发,且用量为800 g/盘和1000 g/盘时能够明显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在同等施肥量的条件下,肥料在种子下方接触施用的方法最有利于秧苗的生长;控释氮肥用量为800 g/盘和1000 g/盘时,秧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高于常规尿素处理,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低于常规尿素处理,这有利于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控释氮肥用量为1200 g/盘时,会导致叶片内的SOD、CAT和AsA-P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的相对增加;随控释氮肥用量的增加,秧苗叶片生长素(IAA)逐渐增加,但当达到1200 g/盘时,IAA含量突然增加;另外,氮素缺乏和过多都会诱导秧苗体内脱落酸(ABA)含量明显增加而不利于秧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0.
以菠菜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DA-6)(0、5、10mg·kg~(-1))和不同施用方式(底施、喷施)对菠菜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底施DA-6浓度为5、10 mg·kg~(-1)时,与对照CK1(底施DA-6浓度为0mg·kg~(-1))相比,菠菜分别增产53.05%和61.64%,生物量增幅分别为14.25%和17.82%,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14.17%和34.90%。DA-6浓度为10mg·kg~(-1)处理下菠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处理降低27.14%,且提升了菠菜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促进根系生长,但对菠菜植株全氮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2)喷施DA-6浓度为5、10 mg·kg~(-1)时,与对照CK2(喷施DA-6浓度为0mg·kg~(-1))相比,菠菜产量和生物量均减少,维生素C含量降低,而硝态氮含量升高;因此,底施DA-6浓度为10mg·kg~(-1)处理可提高菠菜产量,提升菠菜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