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广州白云山几种森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利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按群落类型计算了各群落的总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不同层次和不同径级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各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4.5379-9.3591,均匀度为0.1782-0.428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672-3.6691,均匀度为0.6637-0.8119,其数值下鼎湖山和粤北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的相关研究接近,但物种丰富度则较低,多样性指数值的高低与各群落所受干扰程度有关,受干扰程度最小的“荷木+中华锥-九节”群落,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同时各群落的幼苗层均具较高的多样性指数,显示出群落有较强的天然更新潜力。  相似文献   
22.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并进行群落分析,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桐科及五列木科等;群落的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并多数隶属于这些优势科。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划分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丛。整个保护区包括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崖壁矮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亚热带草坡8种植被类型;其中森林植被部分依外貌和优势种又划分为23种群丛。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中,具有与独特的地貌类型相适应的特点,有着重大的保护、科研和自然遗产价值,如崖壁矮林,对于研究植物群落的发生和形成以及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广东西江地区杉木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广东西江地区不同立地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随立地条件不同而变化,3龄组Ⅰ、Ⅱ和Ⅲ立地地林分地上生物量和生产力分别为132.01、97.27和57.93吨/公顷及7.45、4.70和3.29吨/公顷·年。其中Ⅰ、Ⅱ立地间差异不显著,Ⅱ、Ⅲ立地间差异显著(P=0.05),Ⅰ、Ⅲ立地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相同立地条件下(Ⅰ立地)杉木林分生物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变化,3龄组分别为1、2龄组的3.44和1.6倍。其中3、1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1、2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2、3龄组间差异不显著。文章还对影响林分生长的栽植密度和环境因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关于有机化学课程的成绩分析、问卷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对我校林学院99级林学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诊断了现行教学双边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5.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1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NMMDS)进行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按照海拔从低到高组合,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为3种森林群落类型,聚类结果基本反映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2)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排序进一步验证了海拔是影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与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6.
广州白云山常绿阔叶林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白云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丰富,维管束植物共有53科85属103种。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为樟科,茜草科,芸香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壳斗科等,它们绝大多数科是热带亚热带科,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以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热带亚热带亚洲分布属,旧世界热带分布属,但缺乏典型的热带成分。白云山天然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区系成分和区系的标志种均较好地反映了本地带区系成分组合特征,这对于白云山风景区的林分改造方向是建立近自然的人工群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病株经土霉素处理后,以浸根法易被植株吸收,并迅速地运转到植株各部位,4~5天内达到高峰期。土霉素被植株吸收后,在植株体内保存期20天以上。而且能被叶蝉吸收,在叶蝉体内达到高峰期一般需要7~8天。土霉素在叶蝉体内保存期约7天左右。土霉素被植株吸收后,随着植株体内抗生素量的增多或减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叶蝉的传病能力。土霉素被叶蝉吸收后,随着其吸收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叶蝉本身的传病能力。  相似文献   
28.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钙和镁5个养分元素在广东西江地区杉木人工林不同立地不同龄组的含量和分配。结果表明这些养分元素在杉木林分的含量与立地条件的好坏和林龄的大小显著相关,Ⅲ立地1、2和3龄组林分的养分元素总贮量分别为23.2、34.8和67.0公斤/亩;Ⅱ立地1—3龄组分别为47.3、52.8和91.1公斤/亩;Ⅰ立地1—3龄组分别为50.6、62.6和125.7公斤/亩。各器官生物量和养分元素含量分配不均匀,干材生物量约占树体总生物量的一半以上,但养分含量却很低;树冠(枝、叶、花和果)的生物量约占总生物量的20%,而养分含量约占养分总量的50%以上;叶子生物量低,但氮素含量高,如Ⅱ立地1龄组的叶子生物量仅占总生物量11.4%,氮素含量却占总氮量的64.8%。各器官的养分含量依次为叶>花果>枝条>树根>树干。不同立地不同龄组的林分养分元素含量,Ⅰ、Ⅱ立地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它们与Ⅲ立地则有显著差异;2、3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它们与1龄组有显著差异;钙的含量3龄组显著地高于1、2龄组;氮、磷、钾在叶子和根系的含量1龄组的显著地高于2、3龄组的。  相似文献   
29.
结合广州市白云山马尾松林分改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林分改造的理论依据、树种选配及实施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并对白云山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味、多功能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30.
引起苦楝簇顶病的病原类菌原体,能从病组织及传病介体斑叶蝉体内分离,接种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培养。在液体培养基的类菌原体呈小球体(直径为25—75毫微米)、大球体(直径为75—500毫微米)、线状体、线状分枝体及链状球抱体(长度为250—830毫微米;直径为70—150毫微米),单位膜约6毫微米;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煎蛋”形菌落,大小直径为10—70微米,呈阴性反应。并可从中分离到类菌原体,其形态结构与液体培养的一致。液体培养的臭菌原体用针注射法回接于苦楝健株幼苗,70天后表现症状。用其叶柄组织重新分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和开初培养的菌落形态、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