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165篇
农作物   8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锌硼营养对苦瓜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锌、硼营养对苦瓜(株洲长白)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锌、硼缺乏的红壤中施用硫酸锌和硼砂可提高苦瓜上位、下位叶片光合强度(PSR)、碳酸酐酶(CA)、硝酸还原酶活性(NR)、叶绿素、蔗糖、可溶性糖、淀粉、Zn、B、蛋白质和核酸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FAA)和RNase活性。生物统计结果表明,叶片Zn与叶绿素、PSR、CA;CA与PSR、蔗糖、可溶性糖;蛋白质与核酸、N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与FAA、RNase;核酸与RNase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12.
利用35S启动子特异引物,以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为异源模板,经低严谨度PCR扩增并回收克隆适宜DNA片段,构建了35S启动子的非同源竞争对照。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35S启动子相应序列即靶序列除两端引物序列完全相同外,其他部分没有同源性。利用该非同源竞争对照,建立了转基因玉米35S启动子的QC-PCR技术体系,并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313.
甘蔗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基因Sc-SAMDC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denosylmethionine decarboxylase,SAMDC)基因,并进行序列特征、原核表达和不同逆境胁迫下表达特性分析。【方法】通过对甘蔗茎全长cDNA文库测序和分析,获得SAMDC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Sc-SAMDC,并进行序列分析。随后将编码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的c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9a(+)中,构建融合表达质粒,转化至Es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最后利用定量PCR技术分析甘蔗幼苗中该基因在不同外源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甘蔗Sc-SAMDC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umber:GQ246459)cDNA全长1968bp,存在3个读码框(袖珍读码框tORF、上游读码框uORF和主读码框mORF),mORF长1200bp,编码399个氨基酸的SAMDC酶原,预测分子量为43.6kD,该酶原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功能结构域(酶原剪切位点和PEST结构域)。原核表达产物经SDS-PAGE表明,Sc-SAMDC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50kD。定量PCR分析表明,Sc-SAMDC基因在聚乙二醇(PEG)、NaCl、水杨酸(SA)和H2O2外源胁迫下表达特性不同,受PEG和NaCl的诱导,受SA和H2O2的抑制。【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Sc-SAMDC基因并在原核生物中进行了表达研究,分析了该基因的表达特性,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14.
本文综述了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抗PRSV转基因番木瓜在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基因转化对番木瓜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整合主要技术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展望了转基因番木瓜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15.
甘蔗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高等植物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oSPS2(GenBank登录号:AB001338.1)序列,采用RT-PCR方法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FN95-1702)叶片中克隆获得SPS基因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cDNA长3013 bp,其中第59-2953位是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6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二者序列相似性达99.0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8.86%。  相似文献   
316.
甘蔗高糖育种中亲本的配合力与野生血缘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17.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产量组分,对丛重的直接作用也大,而茎径对4个品质性状有正的相关遗传力.说明在实生苗世代,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适当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的.  相似文献   
318.
甘蔗对黑穗病的生化反应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4个不同基因型的甘蔗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甘蔗感染黑穗病后的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和转化酶活性提高,蛋白质含量下降。高感品种病、健叶中PO活性的比率最高,蛋白质含量的比率最低。病、健叶的叶绿素a、b和a+b的含量虽有差异,但没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认为PO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尚有一定的价值,其余几种生化物质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19.
本文对5个能源甘蔗基因型叶片和茎鞘的可溶性糖含量、全N及可溶性糖含量:全N含量的消长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叶片的可溶性糖(CL)前期低,伸长盛期最低,伸长后期、工艺成熟期升高:茎鞘可溶性糖含量(Cs)从分蘖期开始一直稳步提高;叶片和茎鞘全N含量从分蘖期开始不断下降;叶片可溶性糖/全N(CL/NL)在分蘖期和伸长初期较低,伸长盛期最低,伸长后期和工艺成熟初期升高;茎鞘可溶性糖/全N(Cs/Ns)在全生育期稳步增加,(2)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全氮(CL/NL)低于茎鞘;叶全氮含量高于茎鞘。(3)相关分析表明:叶、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和净同化率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含氮量与净同化率显著相关;叶、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全氮与净同化率显著负相关,碳氮代谢和叶面积指数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0.
以20个甘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株高对产量的遗传相关大于其他产量性状,茎径与4个品质性状为遗传正相关,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标。丛重对丛含糖量的遗传正相关显著,直接效应大,而蔗汁蔗糖分对丛含糖量为遗传负相关,直接效应也为负,说明在实生苗世代应采用以丛重为主的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