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9篇
  13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道路T3已经实施,终端市场存在着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从2016年1-4月的T3柴油机销量来看,电控高压共轨技术以其技术先进性、较好的终端用户使用感受在T3的销量中逐月提升,累计市场份额占比已接近50%。借鉴道路车辆排放升级的经验,进行了常见T3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特点及关键问题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树木边材液流是实时反映水分利用过程的重要变量。分析液流与环境因子尤其是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进而明确树木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是认识树木适应环境变化机制的重要内容。文中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式液流计连续监测了树干边材液流速率,分析了液流变化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樟子松生长季中边材液流速率(Js)平均为4.91±1.25cm·h-1,最大值为18.75±2.99cm·h-1,其中夜间液流速率平均为1.42±0.38cm·h-1,最大值为7.47±1.92cm·h-1。Js与环境因子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2%,分别解释了方差的54.5%、20.6%、11.1%。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包含大气水分亏缺(VPD)、大气温度(Ta)、太阳辐射(Ra)等因子,归为蒸发需求因子;第二主成分主要包含风速(Ws)等因子,为大汽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钙制剂有氯化钙、葡萄糖氯化钙、酒精葡萄糖氧化钙、溴化钙、碘化钙以及一些口服钙粉、骨粉、贝壳粉等含钙性添加剂.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及科研活动中,应用本类药剂治疗和预防十种畜禽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与粮食生产的时空匹配及阻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能源与粮食是人类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探究水资源、能源对粮食生产作用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与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运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评估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能源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匹配度,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引入粮食增长阻尼模型测算出黄河流域水资源与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制约程度。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对粮食的基尼指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情形,黄河下游区域的匹配度要比上中游区域更为合理,2019年,下游区域水资源、能源对粮食都呈现出高度匹配状态情形。2)黄河流域水资源对于粮食生产的阻尼系数波动较大,阻尼系数变化范围为0.005~0.032,且水资源对粮食增长阻尼作用呈现出6 a一周期情形。能源对于粮食生产的阻尼作用呈现出稳步上升情形,且在2015后上增较快。在水资源与能源约束条件下,2019年黄河流域粮食产量增长要比上一年分别降低0.76%与5.28%。3)黄河流域水资源阻尼系数呈现出西部小东部大情形,能源阻尼效应呈中高约束状态集中在黄河上游东部区域与下游区域,低约束状态集中于黄河中游区域。另外,黄河流域水资源与能源阻尼系数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水资源阻尼效应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区域,能源阻尼效应低-低集聚区分布在中游北部区域。研究结论可为黄河流域粮食的稳定增长与资源有效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通过静态吸附解析试验比较7种不同类型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解析特性,确定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千斤拔总黄酮的分离纯化。通过动态吸附试验确定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相当于原生药质量浓度为0.12g·mL-1,最大上样量为12.83mg·mL-1,上样液的pH为5.0,上样流速为2.0mL·min-1,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70%,洗脱剂用量为7BV,洗脱流速为1.5mL·min-1。在此条件下,千斤拔总黄酮的纯度由31.26%提高至65.7%,说明该工艺稳定可靠,可用来分离纯化千斤拔总黄酮。  相似文献   
6.
王慧竹  孙玉婷  李锐  陈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3-17074
[目的]研究五味子藤皮油状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五味子藤皮油状物的主要成分。[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36多种化合物,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检索出其中19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分别为亚油酸(30.06%)、油酸(17.17%)、棕榈酸(11.05%)、丁香烯(10.40%)、肉豆蔻酸(6.21%)和十七烷酸(4.39%)等。[结论]五味子藤皮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7.
不同淡水鱼类游泳速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等4种淡水鱼类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型渔用循环水槽测量其临界游速和爆发游速。试验结果表明:水温在20.50±1.00℃,体长为16.88±1.99 cm的鲫相对临界游速为7.69±0.5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8.64±0.60 BL/s;水温在13.02±1.00℃,体长为31.85±2.89 cm的鲈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10±0.14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2.37±0.11BL/s;水温在18.52±1.00℃,体长为29.46±1.79 cm的鳜鱼相对临界游速为2.50±0.19 BL/s,相爆发游速为4.38±0.24 BL/s;水温在15.57±1.00℃,体长为22.56±2.26 cm的罗非鱼相对临界游速为5.33±0.29 BL/s,相对爆发游速为6.00±0.40 BL/s。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新型网箱拟投放舟山海域的流速情况,2011年4月~5月,项目组使用点式多普勒流速仪对新型网箱拟投放浙江舟山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流速进行长时间测量,使用根据流速仪需要配置的电源进行供电,使用相应设计的固定支架固定测量探头。测量海域为正规半日潮汐。最终测量结果流速呈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在出现高潮的前后3~4h内流速范围为1.2~1.6m/s左右,而后流速迅速减小到0.2m/s左右,在低潮到来的时候,流速会小幅度上升到0.5m/s左右,在低潮过后又略下降,至新的高潮到来。基于对拟投放海域流速的测量结果为浙江舟山深水网箱养殖海域网箱设计、投放、海上设置及锚泊等提供科学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RRT(快速搜索随机树)规划算法没有考虑车辆特性,不能很好地应用到车辆的轨迹规划问题,且路径不是最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A-RRT(启发搜索随机树)轨迹规划算法。该算法考虑车身的几何约束,它首先通过建立约束条件筛选新节点位置,保证了车辆在复杂环境中的安全性;其次在特定区域内引入启发式函数建立新的成本函数,有效地减少路径节点数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和质量。最后,结合后处理方法以及贝塞尔曲线以生成适合车辆特性的可执行轨迹。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了解花桥板栗2号的等温吸附规律为贮藏、运输过程中板栗的品质保持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热力学基本理论,采用传统静态称量法测定了花桥板栗2号在20、30、40℃,水分活度为0.11~0.92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选用5种水分吸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并通过模型方程计算得到花桥板栗2号的贮藏安全水分。结果表明:花桥板栗2号在20、30、40℃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的类型为"J"型,属于Ⅲ型等温线;Peleg模型是最佳的吸附等温线拟合模型,并由该模型计算得到20、30和40℃下花桥板栗2号的绝对安全水分分别为11.04%、10.40%、9.95%;相对安全贮藏水分为13.71%、12.15%、11.56%。通过计算水同物料结合能可知当板栗含水量超过20%时,水分较易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