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棉花冠层设计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花产量的高低与棉花栽培技术措施密切相关。棉花冠层设计超高产栽培技术是以长江下游地区9、10月丰富的热量资源条件为基础,以提高棉花顶部经济性能为目标的栽培技术措施的集成与优化,通过推迟打顶时间,推迟治虫结束时间,增加盖顶肥用量,增加化控量,即“两推迟,两增加”四项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单产较大幅度的提高。试验田测产及生产示范推广结果均表明,棉花冠层设计栽培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棉花顶部成铃和单铃重,平均增产幅度在两成以上。这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利用好本地区秋季优越的热量资源和棉花顶部优势结铃部位,实现棉花生产高产高效将起到积极的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中棉所70在江苏省主产棉区的种植表现和栽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7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培育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8年江苏省引进了该品种,2009年度在江苏省主产棉区进行了栽培特性试验,旨在摸清其特征特性,为制定中棉所70在江苏省主产棉区的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以福建省南平市实施的村级"八大员"制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制度作为一项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阐明该项制度的内在运作机理及其服务功能网络状况,从公共服务功能、互助服务功能以及市场化服务功能3个维度详细解析了村级"八大员"制度的服务效能,揭示了村级"八大员"制度是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并针对目前村级"八大员"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5.
植被护坡工程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评价植被护坡工程的质量,进而为植被护坡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理论和技术支持,从生态效应、功能效应、景观效应3个方面共提出13项指标,构成了边坡植被防护系统质量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以及各指标在各等级内的取值区间和分级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边坡植被防护系统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6.
射阳棉区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甜菜夜蛾在江苏省射阳棉区的发生概况和为害特点。并在分析重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合理运用农业措施、冬季耕翻灭茬、人工捕捉幼虫和科学运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直接消灭害虫,以减轻为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57.
对10个甘薯品种(系)的抗蛴螬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甘薯品种(系)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蛴螬为害,品种间对蛴螬的抗性差异极显著。其中,浙紫1号、渝紫43号和心香等对蛴螬的抗性较强,没有产量与经济损失。选用抗蛴螬能力强的甘薯品种,可有效减轻蛴螬的为害。  相似文献   
58.
为了完善马铃薯—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薯玉套作体系下获取马铃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和马铃薯密度单因素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下,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幅宽1.4m,马铃薯密度为47643穴/hm2,玉米密度为52937株/hm2时,田间单位面积的总产值最高,为65676元/hm2。  相似文献   
59.
基于“3414”方案的杭白菊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了沿海地区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杭白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杭白菊产量(Y)与施氮量(N)、施磷量(P)、施钾量(K)之间的回归方程:Y=702.486+15.289N+9.866P+5.892K-0.310 N2-0.068P2-0.059 K2+0.609NP+0.435NK+0.380PK。据此计算得出杭白菊的最高经济产量为19076.2 kg/hm2,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N 378.5 kg/hm2、P2O5274.8 kg/hm2、K2O 362.7 kg/hm2。氮肥对杭白菊的增产效应最明显,其次是磷肥。  相似文献   
60.
杂交抗虫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抗虫棉(以中棉所29为代表)与常规棉(以苏棉22号为代表)分密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中,杂交抗虫棉除株高略低于常规棉外,果枝数、果节数、单株铃数和脱落率、烂铃率均高于常规棉。而主要经济性状中,杂交抗虫棉除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指、绒长高于常规棉外.构成产量的重要性状总铃数和衣分均低于常规棉。杂交抗虫棉籽棉产量高于常规棉,但由于衣分较低.其皮棉产量低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