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1篇
  19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71.
直立植被抗风蚀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移动式风蚀风洞,对直立植被的抗风蚀性能进行了原位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风速下,地表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植被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且随着植被高度的增加,作用于植被上的剪切力增加,而作用于地表的剪切力减少;一定高度的植被可有效地截留风沙流,农田地表的风蚀量随风速的增加呈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172.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高产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脱毒微型原原种的特点 微型薯是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方法,在防蚜虫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直茎3~15mm,重量1.5克左右的小种薯。这种小种薯属生物技术产品,健康优质,没有病毒病、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其使用价值高,具有大薯的特征特性,可以在田间直播,每667m^2播种量7.5~10kg,比大种薯每667m^2用种量125kg减少用种95%以上,出苗率可达100%,用微型薯生产的原种667m^2产量可达2000kg(二季作地区),一季作地区667m^2产量可达3000kg。  相似文献   
173.
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围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对璧山县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结合区域土地、生态、资源特点,探索适合璧山县的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提出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4.
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土壤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该文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保护性耕作农田和传统翻耕农田进行原位测试,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风沙流特性,探讨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机理,为防治农田土壤风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与对照秋翻地相比,由于直立残茬的作用,保护性耕作农田能迅速降低近地表风速,特别是在残茬高度内改变了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对数规律,风速随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小。其风沙流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异,风沙活动层主要集中在180~400 mm高度范围内,占总输沙量的67.94%~69.28%,最大输沙率出现在距地表240 mm高度上,风沙流结构呈现出类似象鼻形状的“象鼻效应”。风沙流总输沙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秋翻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防治农田风蚀沙化的有效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75.
集沙仪结构参数对集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集沙仪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集沙仪集沙效率的主要结构参数:集沙仪进沙口的高宽比、进沙通道长度、布袋材质等。根据集沙仪性能试验要求,对不同结构参数的集沙仪进行了风洞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6、9 、12、15、18 m/s 5个风速下,集沙仪对0.15~0.60 mm粒径土样的平均集沙效率高于混合土样和0.15 mm以下粒径土样的平均集沙效率,说明集沙仪更适合采集以跃移形式运动的土壤颗粒。结构因素对集沙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进沙口高宽比、进沙通道长度、布袋材质。进沙口高宽比是对集沙效率影响显著的结构因素。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集沙仪最优组合的结构参数是高宽比为0.5、进沙通道长度为20 cm、白丝布,此时集沙仪的平均集沙效率为80.91%。  相似文献   
176.
保护性耕作农田抗风蚀效应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定量评价风洞中心风速、留茬高度、植被盖度及交互作用对保护性耕作农田风蚀的影响,按均匀试验设计方案,采用野外风洞原位测试方法,完成了保护性耕作农田抗风蚀效应多因素试验。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理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风蚀模型。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输沙率作用的主次顺序依次为:中心风速、植被盖度、留茬高度;对截留率作用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留茬高度、植被盖度、中心风速;各因素对输沙率、截留率交互作用规律相同,由主到次为:留茬高度×植被盖度、中心风速×植被盖度、中心风速×留茬高度。结果证明,保护性耕作农田的抗风蚀机理,不仅受单因素的影响,还与中心风速、留茬高度、植被盖度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7.
目的:探讨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8~2004年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53例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中良性肿瘤52例,恶性肿瘤1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其中优36例,良1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92.4%,有效率为96.2%。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 R I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最后确诊需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及早手术和方法恰当是治疗椎管硬膜内脊髓外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8.
周贺  陈智  毕轩  孙晶  栾超  陈东凯 《南方农机》2022,(9):137-140
高性能非金属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理化性能,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材料,有着更低的密度,更高的强度,更强的耐腐蚀性,在航天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力助推了航天制造领域的发展.本研究主要介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与陶瓷基复合材料,并深入探讨了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特点,分析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点与局限性,并提出了陶瓷...  相似文献   
179.
本文给出了沙地和植被保护沙地两种地表风速廓线和粗糙度的测试结果,并对两种地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植被保护对提高土壤抗风蚀能力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0.
带状间作留茬地表农田抗风蚀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目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规范,选择留茬高度为30cm,研究保护性耕作带状间作的抗风蚀机理。利用可移动式风蚀风洞在野外定点原位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风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5%,76%和90%情况下的近地表土壤抗风蚀能力,分析了影响土壤风蚀因素,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为在干旱和半干旱寒冷易沙化农牧交错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有效抑制土壤风蚀及大风条件下的农田地表起沙扬尘提供一定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