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1篇
  19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综合介绍了风洞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在现代测试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风洞数据无线采集、传输和接收进行了设计,最后利用Visual C++语言平台开发出一套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的软件系统,系统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2.
93.
集沙仪是研究土壤风蚀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为提高集沙效率和自动采集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不断地对集沙仪进行优化设计.该文以FLUENT软件和微型风洞为试验平台,对分流对冲式集沙仪风沙分离器的排气管直径、排气管长度、排沙口直径、排沙口收缩高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的结果显示:改进型风沙分离器排气口和排沙口的降速性能与原风沙分离器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强风条件(13.8 m/s)下,排气管直径、长度均为25 mm,排沙口直径、收缩高度分别为75、15ram时,气流对集沙仪自动采集传感器的冲击力最小,排气口最高风速比原风沙分离器降低了7.47%,排沙口最高风速比原风沙分离器降低了35.59%,改进后的集沙仪集沙效率比原集沙仪提高了1.56%.  相似文献   
94.
针对喷播机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复杂,容易泄漏,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将液压转向集成块应用在喷播机转向机构中,并且利用FLUENT软件对其特征孔道的流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集成块可以有效减少原有液压系统管路结构,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实现元件之间无管道连接,同时减少了系统泄漏、振动和噪声;2)通过分析孔道结构对其内部流场的影响,验证了集成块孔道内部压力损失与孔道结构以及流体的速度有关,在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降低流体的速度,以减少压力损失;3)通过优化孔道结构可以降低压力损失,如T型孔道中增加工艺孔,可使压力损失降低8%左右,当进油口孔道和出油口孔道直径不一致时,建议出油口直径取0.8~1.2倍进油口直径。  相似文献   
95.
BYW-400型冰草种子振动丸粒化包衣机种子丸化运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冰草种子丸化包衣运动特性,揭示冰草种子丸化包衣机理。该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冰草种子丸化规律及运动特性。建立了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振动模型与转动模型,对物料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振动强度为21%和无振动以及不同的包衣锅倾斜角度进行10 s模拟仿真及其混合度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对照试验验证了丸化包衣中振动和转角对丸化合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冰草种子的丸化与种子和粉料的碰撞深度、种粉间的最大载荷、黏性底层厚度有关;振动的引入,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提高湍流流动性和颗粒间运动复杂程度,最终可以提高种子丸化合格率;包衣机在包衣锅转速为48.6 r/min、包衣锅倾角40.3°的情况下,改变振动强度可以明显影响丸化率,且当振动强度为21%、倾斜角度约为45°时,丸化合格率能达到89.5%。该研究为揭示冰草种子丸化包衣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湖南省宁乡县羊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同时为该地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针对宁乡县养羊户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宁乡县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率为5.02%(95%CI:3.36%~7.19%),个体真实流行率为7.44%(95%CI:6.57%~8.38%);从空间分布来看,布鲁氏菌病集中流行于养羊较多的中部丘陵地区,且感染相对严重。建议根据布鲁氏菌病流行程度,分区域逐步开展疫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97.
为给猪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2014—2015年对山东省主要猪群疫病进行了抗原抗体检测,分析其感染状况与流行趋势。结果显示:2014—2015年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原阳性率由48.10%降低到40.56%,而其抗体阳性率由74.88%提高到84.39%。伪狂犬病(PR)抗原阳性率由4.07%提高到10.86%,期间的野毒(gE)抗体阳性率和免疫(gB)抗体阳性率基本一致。猪瘟(CFS)抗原阳性率由25.80%降低到12.61%,而其抗体阳性率由56.46%提高到71.54%。除CFS在2014年第二季度高发外,PRRS和PR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三者的抗原阳性率与抗体阳性率大致呈负相关。猪流行性腹泻(PED)抗原阳性率由65.48%提高到77.73%,其在2014年第三季度高发,而在2015年全年高发。传染性胃肠炎(TGE)仅为零星发生。猪链球菌(SS)的抗原阳性率变化不大,平均为9%左右。副猪嗜血杆菌(HPS)抗原阳性率由30.42%降低到20.22%。总之,山东省PRRS和CFS等疫病的抗原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山东省的主要猪病得到一定程度地控制。同时,依据生猪养殖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8.
作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耦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衡量区域资源转化效率的重要参考。为了解开垦利用对放牧草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放牧区域和开垦利用区域毗邻的两套涡度相关系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群落调查和采样测定,对比分析了两种管理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GPP)的动态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WUEGPP在夏季达到全年峰值,6月开垦站点日均WUEGPP 3.61 g C·kg-1 H2O,较放牧站点高58%,全年WUEGPP 3.07 g C·kg-1 H2O, 较放牧站点2.11 g C·kg-1 H2O提升约50%;2)开垦站点较高的WUEGPP归咎于生长季较高的总初级生产力(GPP)和非生长季更低的蒸散耗水(ET);3)ET变化对放牧站点WUEGPP变异解释程度较高(26%, P<0.001),而GPP对开垦站点WUEGPP变化的解释程度(45%, P<0.001)高于ET;4)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对WUEGPP变化的调控作用最强,两者负相关关系在开垦站点、放牧站点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研究结果能为合理规划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干旱区关键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
2010年中国新出现了以新生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变异株。为了明确山东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株特征,本试验利用Vero细胞对莒县某猪场的腹泻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体外传代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细胞超薄切片观察、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S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滴度测定和致病力试验进行病毒序列及特征分析,并探究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能引起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细胞超薄切片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多呈致密核芯,能引起宿主细胞线粒体肿胀,溶解;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其为PEDV,最终通过测序证实该毒株为变异毒株。体外传代培养至100代过程中,随着病毒代次升高,其对细胞适应性不断增强。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由48 h逐渐缩短至17 h,病毒滴度由6代时的10~(5.3)TCID_(50)/mL逐渐升高至100代的10~(7.5)TCID_(50)/mL。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毒力随代次升高逐渐下降,40代时对仔猪已无致病力。本试验结果为PEDV突变株致病基因的确定及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的风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利用内蒙古农业大学自行研制的移动式风蚀风洞对阴山北麓的武川县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进行了土壤风蚀测试,按照小麦和莜麦收获后的留茬高度和地表植被覆盖度的不同搭配方式,在不同风速下测量了风速变换规律、土壤风蚀率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保护性耕作农田地表的抗风蚀性能力比普通农田提高最高可达47.2%。该项研究为当地农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