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麦秸和玉米秸直接还田配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通过降低<10μm粒级微团聚体的吸附储量(减少13.7~14.8 g·kg-1)和提高大粒级,特别是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磷的解吸储量(增加2.1~2.8 g·kg-1),使土壤的供磷能力得到改善;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主要是由于<10μm粒级对磷的吸附储量增加(分别上升47.7 g.kg-1和12.3 g·kg-1)和大粒级的解吸储量降低(10~50μm粒级分别减少2.1g·kg-1和0.9g·kg-1),造成全土的吸附性能下降。土壤磷吸附性能与有机碳含量和微团聚体组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2.
通过8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褐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松结态和紧结态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松/紧值降低,原土复合度上升;长期单施常量NPK化肥有同样的趋势;长期单施增量NPK化肥可大体保持土壤肥力水平不下降,但成本较高;采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和原土复合量以及土壤松、稳、紧各级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增加松结态占重组有机碳比率,提高松/紧值,增强土壤调控能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及腐殖质结合形态是评价褐土培肥效果和标志土壤肥力演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3.
不同施肥制度下冀东褐土肥力演化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冀东褐土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连续8年不同施肥制度定位试验土壤的肥力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制度下作物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养分含量与组成、土壤酶活性等变化各异,冀东褐土肥力演化方向可用土壤养分贮备和供应过程与无机磷积累和无效化过程表征,不施肥使土壤养分贮备和供应极度匮乏;单施常量NPK化肥和增量NPK化肥造成土壤无机磷无效化过程强烈;有机肥(物)料配施化肥则可使土壤肥力向养分贮备丰富、供应水平高和快速、无机磷有效化程度较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4.
唐贤春  钱靓  陈洪斌  屈计宁 《中国沼气》2007,25(2):20-24,27
分散式分质排污及资源化处理系统是基于污染排放最少化、污染物再生利用最大化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而提出和开发,是未来农村和低密度社区污染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两种典型的分散式分质排放及资源化处理系统——生态卫生系统和沼气生态系统的技术现状、特点、作用和适用性,指出分散式分质排放及资源化处理系统是将我国环保重点由城市转向乡镇和农村地区的重要环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PEG处理对提高谷子种子活力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智慧  陈洪斌 《种子》1998,(3):11-14
本文以中等活力的谷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PEG的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PEG可明显改善谷子种子细胞膜造性,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力和活力;(2)PEG分子量越大,活力提高越多,而低浓度、短时间的PEG处理,即可达到显著提高种子活力的目的;(3)用PEG10000、5%的PEG溶液处理谷子种子1天,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电导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3.3%、32.2%、51.8%和-4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