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1 毫秒
41.
茯苓发酵茶的研制及安全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培养料配方、培养温度、料水比、pH和采收时间等方面探讨茯苓发酵茶的生产工艺;利用茯苓发酵茶水提取液对试验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等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茯苓发酵茶的生产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料水比为1:1.4 ̄1:1.6、采收时间为26d;安全性测定结果表明,茯苓发酵茶以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分级为无毒,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茯苓发酵茶作为饮料饮用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42.
利用一株赭曲霉代谢产物I36N作为脲酶抑制剂研究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36N对我省主要5种水稻田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壤脲酶活性高,I36N抑制作用强,但抑制时间较短。抑制活性随I36N浓度而增强。与化学抑制剂NBPT相比,虽然I36N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所需用量较大,但抑制时间延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加I36N后,水层尿素水解速率降低,(NH4++NH3)N高峰期比对照推迟2~4天,高峰值也较低。水层pH值变化规律与(NH4++NH3)N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43.
发酵条件对虎奶菇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蕈菌液体发酵后,发酵液含有大量的代谢产物和营养成分[1],其中一些代谢产物如多糖、酶、小分子化合物等均具有生物活性。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研究可为蕈菌的开发提供基础。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是1种尚未开发的珍稀食(药)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2],研究发  相似文献   
44.
对毕赤酵母表达β-1,3-1,4-葡聚糖酶条件进行优化,在摇瓶水平上研究了温度、pH、甲醇流加量、诱导时间,油酸等因素对重组葡聚糖酶的影响;得优化条件为:最适温度30℃、pH6.0,最佳甲醇诱导浓度为0.5%,最佳诱导时间为84h,酶活力达27.4U/mL,比初始酶活力提高了1.9倍。酶反应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在pH3.5~8.0的范围内和温度55℃以下保存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中,CaCl2对重组酶的激活效果显著,使酶活力提高达92%。  相似文献   
45.
培养成分对虎奶菇发酵液抑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虎奶菇液体发酵及其发酵液抑菌与培养成分有关,适宜氮源为黄豆粉,碳源为甘露醇。黄豆粉含量15g.L-1、甘露醇含量25g.L-1时虎奶菇发酵液抑菌效果最好。虎奶菇发酵液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霉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茯苓发酵茶利尿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别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5.53g/kg)、中(4.42g/kg)、低(3.69g/kg)三个剂量组。采用代谢笼养法。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茯苓发酵茶具有显著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48.
灵芝发酵茶提取液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采用BABL/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灵芝发酵茶高(4.198g/kg)、中(3.358g/kg)、低(2.798g/kg)剂量组。连续给样30d,末次给样30min后,进行小鼠负重游泳试验与测定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和肝糖原三个生化指标的抗疲劳试验。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灵芝发酵茶提取液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枯草芽孢杆菌CS16发酵液经盐酸沉淀,甲醇抽提得到粗提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抑菌物质在pH2~11较稳定,对温度、紫外、有机溶剂耐受力较好.利用中压液相色谱得到较纯的抑菌物质,薄层层析后显色分析表明,该抑菌物质初步可以确定为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