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笔者对沥青路面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对C—ETM半柔性基层材料从配合比角度进行分析,为C—ETM半柔性基层材料推广及沥青路面等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2.
微藻营养强化对卤虫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在培育水产经济动物苗种过程中投喂的营养强化的卤虫幼体,以促进苗种生长及提高存活率,本研究以卤虫(Artemiasp.)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凯氏定氮和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卤虫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体长、蛋白质以及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并选择采用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pyenoidosa)强化营养卤虫幼体(三龄期),检测了投喂24h和48h后卤虫幼体体长、蛋白质、EPA和DH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卤虫幼体的发育,EPA含量在120h时显著降低;3种微藻能促进卤虫幼体的生长,但不能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微藻强化48h后,可以提高卤虫幼体EPA含量。上述结果说明微藻营养强化有利于提高卤虫幼体生长和EPA含量,其中以扁藻的强化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胁迫下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稚贝的生理状态和存活情况,了解其在不同盐度环境下养殖的可能性,研究了在7个盐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大竹蛏稚贝存活率以及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盐度为10的试验组24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94.74±5.27)%,96 h全部死亡;盐度为16试验组96 h存活率为(86.67±3.34)%;盐度为22、28以及34试验组,96 h全部存活;盐度为40试验组96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76.67±8.81)%;盐度为46试验组12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80.95±10.91)%,24 h全部死亡。可见大竹蛏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2~34。2)大竹蛏不同组织中SOD和CAT活性以肝胰腺最高,外套膜次之,鳃最低。盐度为28的试验组CAT、SOD活性趋于平缓,变化起伏小;盐度为16试验组CAT活性在6 h出现峰值,SOD活性波动振幅大,96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盐度为40试验组,CAT、SOD活性在3 h时出现升高,至96 h时低于初始水平。  相似文献   
134.
桑树叶面施肥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主要通过桑树喷施叶面肥与未喷施叶面肥两种处理后,其对桑叶的产量、质量及对家蚕生长发育、茧质、丝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的桑叶饲养的家蚕,其桑叶产量、质量、家蚕眠重、茧质、丝质都比未喷施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5.
采用海水贝、鱼、芦苇生态养殖模式,维护系统生态平衡。通过检测系统内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以监测系统中各池贝类规格、数量与叶绿素a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从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成贝对叶绿素a的日消耗量为0.3μg/L·kg-1以上,种苗的日消耗量为0.2μg/L·kg-1左右;系统消耗叶绿素a的总量大于单细胞藻类自繁产生的叶绿素a量,鱼类与贝类养殖面积匹配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6.
再生稻的生长和发育是在头熟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头熟后期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其在二熟生育期间被再利用的情况;研究再生稻头熟收割前后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转运规律,对制定再生稻的全苗技术和肥水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报道应用同位素~()14C和~(15)N示踪技术,研究再生稻光合产物分配和氮素营养吸收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37.
为比较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江苏野生群体在不同条件下滤水率的差异并找出文蛤最佳滤水率条件,采用了试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进行滤水率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幼贝滤水率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著差异,但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野生群体;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 mL/(个·min)。  相似文献   
138.
<正>前年乳山市出现大面积的浒苔,去年7月份乳山又出现了大量的浒苔。漂浮在海面的浒苔因为厚度有限,不会对商船、货船以及渔船等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正常的航行。但是,大规模爆发后,会给它覆盖的海域尤其是该海域的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和赤潮一样,大量繁殖的  相似文献   
139.
文蛤贝壳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抽取中国沿海文蛤292个,分别测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韧带长(X4)、楯面长(X5)、楯面宽(X6)、小月面长(X7)、前端到腹缘(X8)、后端到腹缘(X9)及活体重(Y)等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的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楯面长、楯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后端到腹缘与活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壳长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P1=0.345(P0.05);壳宽(P2=0.210)(P0.01)、韧带长(P4=0.129)(P0.01)、小月面长(P7=0.079)(P0.05)对活体重直接影响亦较大。决定系数∑d=0.9170.850,说明文蛤形态性状是影响活体重的重点性状。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壳长、壳宽、韧带长和小月面长与活体重极显著相关(P0.01),其最优理想回归方程为:Y=1.157X1+0.894X2+0.929X4+0.523X7-69.553。实验结果认为,在文蛤选择育种中,壳长、壳宽、韧带长和小月面长是重要的甄别性状。  相似文献   
140.
为探讨日本文蛤与中国文蛤属2种贝类的形态差异及日本文蛤的物种有效性,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结合传统分类方法,获得日本文蛤和中国大陆文蛤属2种贝类8个形态比例性状,并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及Mantel检验。结果表明,(1) 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日本文蛤与中国大陆文蛤属2种贝类,在8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5~8个显著差异(P<0.05);(2) 聚类分析表明,6个文蛤地理种群距离相近,且呈现南北分别聚为一类,而日本文蛤与长乐丽文蛤相近;(3) 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4.88%、18.61%、16.89%,累积贡献率为70.38%,三维主成分散布图进一步表明日本文蛤与丽文蛤均独立于文蛤不同地理种群重叠区之外;(4) 判别分析构建了8个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39.09%~100%,P2为47.06%~100%,日本文蛤与中国大陆文蛤属2种贝类的综合判别率为70.60%,其中日本文蛤判别准确率为100%,丽文蛤判别准确率高于91.67%;(5) 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各种群间的地理距离与欧氏距离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23 7, P<0.01)。研究认为,日本文蛤属于丽文蛤,与长乐丽文蛤属于同一种不同地理种群;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8个比例性状中有5个性状大于1.28,两个丽文蛤群体已达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