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意大利、法国、瑞典、以色列和阿根廷等许多国家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82.
83.
辽单120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200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需10℃以上有效积温2800℃左右,该品种地辽宁地区表现出高产、稳产、出籽率高、抗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4.
<正>辽单527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而成的广适型玉米新品种,2007年通过西南区国家审定(国审玉2007010),2008年通过东华北区国家审定(国审玉2008008)。该品种在西南地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14d,在东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30d。果穗筒形,穗长22~  相似文献   
85.
玉米新品种辽单527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辽单527的母本为辽7980、父本为丹598,于1999年配成组合,2003年参加辽宁省预备试验,2004年参加国家玉米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同时参加国家西南组玉米生产试验.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玉 2007010.  相似文献   
86.
长期施肥下石灰性潮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型预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及DNDC模型的应用,利用封丘石灰性潮土不同施肥措施下的长期定位试验数据,选取CK、NPK、1/2NPK+1/2OM、OM4个处理,分析了15年来作物产量及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特征,并用DNDC模型预测了试验地近100年(2000~2099)的SOC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多年产量平均值和对照处理差异显著;施用化肥(NPK和1/2NPK+1/2OM)处理和有机肥(OM)处理间也有显著差异;产量最高为NPK处理,达10811 kg/ha,CK处理最低,但1/2NPK+1/2OM处理产量与NPK处理无显著性差异。15年来土壤耕层(0—20cm)有机碳平均值,以OM处理最高,达到7.90 g/kg,显著高于1/2NPK+1/2OM、NPK处理;而CK处理仅为4.15 g/kg。从15年来有机碳的变化看出,CK处理略有下降,NPK处理较为平稳,而1/2NPK+1/2OM和OM处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OM处理上升幅度较1/2NPK+1/2OM处理大。对试验地SOC变化趋势长期(100a)的模拟结果显示,与初始土壤SOC含量相比,100a后不施肥处理(CK)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了52%,化肥(NPK)处理土壤SOC含量较为稳定,而1/2NPK+1/2OM处理和OM处理土壤有机碳增加明显,大约25a后基本上稳定,100a后分别较2000年增加了24%和25%。从实测数据的分析和DNDC模型模拟分析可以看出,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能获得较高作物产量,并能有效地增加土壤SOC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87.
新稻36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和新疆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联合.于2001年以日本优良食味品种秋田小町为母本、以高产耐逆抗病材料96-2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南繁北育,系谱法选育出01GY2-5—3—2品系.简称为01—253品系。  相似文献   
88.
近20年来江苏省冬小麦生育进程和产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婷  付伟  陈长青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6):1183-1191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江苏省冬小麦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利用相关和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该省有代表性的淮阴、扬州和昆山观测点1990-2009年冬小麦生长季的温度、降水量、产量及1992-2009年生育进程的变化。结果表明,三个观测点冬小麦生长季平均气温上升明显,上升速度分别为每年0.056、0.084和0.059℃,而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冬小麦生育期后十年比前十年分别缩短5、4和11 d,且表现为营养生长阶段缩短。去趋势后产量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表明,扬州和昆山小麦产量受最低温度影响最大,最低温度上升1℃,分别减产4.9%和5.9%。而淮阴小麦产量受最高温度影响最大,且表现出升温有利于增产。随平均温度上升,扬州、昆山分别减产3.2%和4.1%,淮阴增产1.7%。降水对三站点历年产量变化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9.
<正>1繁殖技术种子繁殖8-10月间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或枝条上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采后将果实搓洗,用水漂去果皮和果肉,阴干后去杂,将所得纯净种子在0~5℃温度下,层积至翌年3-4月播种。  相似文献   
90.
金银花经济价值及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Thunb)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又名忍冬。其藤长可达8~9m,茎中空。单叶对生,全缘,卵形。花成对生于叶腋,有总花梗,苞片叶状;花冠唇形,上唇4裂直立,下唇反转;花初开时白色,后逐渐变成金黄色,花期在同一条藤蔓上的不同花龄的花朵黄白相映,由此得名“金银花”,花期5~7月。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果期8~10月,每果内有种子4~7枚,种子千粒重为3~5g。金银花抗寒性和耐热性都较强,喜光,也能耐荫蔽,抗旱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微酸或偏碱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因此,它在我国范围内分布广泛,北起吉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