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25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磷肥的合适用量,在2013—2016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条件下减量施磷对玉米产量、磷素利用率及土壤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除秸秆还田初期(2013年)外,其余年份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均提高了玉米产量,且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与秸秆还田磷全量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其中2016年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增加8.08%;总体上,2013—2016年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及磷素利用率,其中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在秸秆还田初期降低了对磷的吸收量,但随着秸秆还田时间的增加,其不再影响植株对磷素的吸收,磷素利用率为28.32%,提高了5.73个百分点;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了13.49%,有效磷含量平均提高了6.76%,但对土壤全磷含量影响不大。对于上述所有指标,秸秆还田配施磷肥减量20%处理与秸秆还田磷全量处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因此,玉米生产上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能够降低磷肥用量,提高磷素利用率和产量,即使磷肥减量20%也不影响上述指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2.
控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水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控水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水灌溉对水稻分蘖前期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LAI)有增加的影响趋势,但后期下降较快,导致产量很低。干湿交替循环控水灌溉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同化物的输出,促进籽粒灌浆结实,显著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从而最终增加水稻产量。W3处理控水到-25 k Pa时,出现了水分亏缺现象,尤其在抽穗灌浆期导致叶面积下降,最终影响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因此适当控水使稻田处于"干湿交替"的水分循环状态(本试验中控水到-15 k Pa),有利于干物质生产,增加经济产量,实现节水增产高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93.
果园牧养断翅公鸡试验杨俊琦,杨英华(河北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057150)我国果树裁培十分广泛,数亿亩的果园蕴藏着巨大的自然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大幅度地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果园模式,是目前亟待...  相似文献   
94.
植物动力2003,是德国最新研制成功的植物微量元素液体肥料。它集当今世界上多项农业科研成果于一身,把诸如铜、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均衡搭配,螯合而成。其独特的优点在于它通过对微量元素的整合,使植物能更好地和更持续地得到微量元素的供给,并完全被植物所吸收,充分发挥了微量元素的作用。植物动力2003经过许多国家的试验和使用后,取得了增产50%—120%的撮佳效果。上海市特种蔬菜良种繁育插于1995年10月在大棚秋黄瓜、萝卜上进行了初试,也收到了增产24%和35%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5.
正双孢蘑菇轮枝霉菌又名褐斑病、干泡病。病原菌有二种:一为菌生轮枝菌(Verticillium fungicola),异名为马氏轮枝菌(Verticillium malthousei);另一种为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均属真菌门,半知菌压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轮枝霉属。研究表明菌生轮枝菌能够侵染其他担子菌,而双孢蘑菇被认为是其主要侵染宿主。2001年,荷兰因此  相似文献   
96.
抗螨蜜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蜜蜂杂志》1 998年第 1 1期报道了E .H .埃里克森等在抗螨蜜蜂培育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研究表明 ,从各蜂场中找出抗螨蜂群 ,在不采取其它控制蜂螨措施的情况下 ,对这些蜂群进行繁殖 ,并维持其抗螨特性 ,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这项研究已得到一些养蜂者的实践证明。该杂志 1 999年第 1 2期又报道了埃里克森等在抗螨蜜蜂培育方面的最新进展。在他们研究的65群抗螨蜂群中 ,既有欧洲蜂 ,也有非洲蜂 ,还有它们的杂交种。结果并未发现非洲化蜜蜂的抗螨性强于欧洲蜜蜂。自 1 994年 1 1月以来 ,他们通过选择育种、隔离交尾和常规的饲养方法 ,不…  相似文献   
97.
贮运温度和时间对凤梨金宝剑和丹尼斯盆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梨品种金宝剑和丹尼斯成品为材料,研究不同的贮运温度及时间对观赏凤梨成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凤梨属于较耐长时间贮运的花卉,长时间的贮运以不超过15 d为宜,且贮运温度以10~15℃较为合适;高温贮运(40℃,12 h)对金宝剑品质无影响,40℃超过18 h,对金宝剑有明显高温灼伤作用,丹尼斯耐高温性较好,能忍耐40℃、48 h的温度贮运;低温贮运(2~3℃,5 d以内)对观赏风梨盆花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
宝山酥梨(见内封4)是我国梨的一个优良品种,我们于1993年起,对宝山酥梨进行了试验观察,1994年省科委立项研究。经5年试验明确了该品种的优良特性并总结出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现已开发746.7hm2(公顷)。该品种3年结果,4年666.7m2(亩)...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玉米补充灌溉的最佳时间和增产效果,采用田间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补充灌溉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叶绿素、SOD、POD、MDA、可溶性蛋白)、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区最佳灌溉时间为玉米生育后期;2在灌浆期补灌一次即能起到显著的增产效果;3全生育期灌溉可增产6.36%,但灌溉水利用率较低。得出结论,最佳补充灌溉方式为抽雄和灌浆期各补充灌溉一次。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更好地了解桑黄新菌株"桑-S"的综合经济性状,以国内生产使用的其他桑黄菌株桑-H、桑-R、桑-Z、桑-JT、桑-AJ为对照,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大棚栽培的桑黄新菌株桑-S的经济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新菌株"桑-S"对绿霉菌抵抗力强,生物转化率最高达5%,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桑黄多糖含量高,达4.76%,黄酮含量为4.34%,粗三萜含量为1.85%,总氨基酸含量为9.73%。表明该桑黄新菌株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丰产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