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稻三系制种,母本珍汕97A的穗轴很短,抽穗时全穗只有一半伸出剑叶叶鞘(俗称包胎),授粉率很低,为了提高结实率,生产上常喷赤霉素,促使穗颈离胎。由于赤霉素的刺激,稻秆细胞伸长,组织疏松,生理机能改变,招致稻秆瘟的发生。喷洒赤霉素的次数愈多,稻杆瘟的发生愈严重。不同亲本的感病程度不一样,珍汕97A感病,30选次之,桂34抗病。  相似文献   
82.
砂仁叶枯病是一种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该病有四种症状类型:叶枯型、斑枯型、星斑型和叶鞘病斑。以前者为主。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寄主范围鉴定为围小丛壳菌(C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分生孢子阶段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eosporioides(Penz.)Sacc.)。病菌生长量和产孢量依培养和光照条件而异。寄主范围广,在参试的23科39种植物中,有9科15种植物发病。  相似文献   
83.
芹菜叶斑病的调查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叶斑病的调查和防治方法芹菜叶斑病又名芹菜斑枯病,是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在广西有大斑病和小斑病两种,病原菌分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的两个种(Septoriaapli和Setoriaapii-graVeolentis)1发病症状大斑病和小斑病,...  相似文献   
84.
韦刚  黎起秦 《植物保护》1989,15(1):15-16
水稻三系制种,母本珍汕97A的穗轴很短,抽穗时金穗只有一半伸出剑叶叶鞘(俗称包胎),授粉率很低,为了提高结实率,生产上常喷赤霉素,促使穗颈离胎。由于赤霉素的刺激,稻秆细胞伸长,组织疏松,生理机能改变,招致稻秆瘟的发生。喷洒赤霉素的次数愈多,稻秆瘟的发生愈严重。不同亲本的感病程度不一样,珍汕97A感病,30选次之,桂33,桂34抗病。  相似文献   
85.
关中地区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长,适宜葡萄的生长。但葡萄生长季正值高温干旱的夏季,病虫害易发生和流行。文章简述了关中地区葡萄的种植现状,分析了常见的病虫害,如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绿盲蝽、蓟马等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6.
普通植物病理学旧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单调,实验课作业占用时间过多,学习教条化而难以理解及灵活应用。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用幻片及多媒体、文献专题综述等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启发学生深入了解学科新动态.提高自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试验结果表明,42%丁草胺·噁草酮EC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鸭舌草、陌上菜、异型莎草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用药量1500~1875mL/hm2,施药后45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86%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EC1500mL/hm2、25%噁草酮EC1500mL/hm2及人工除草处理。42%丁.噁EC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对水稻出苗有一定的影响,但施药后30d,42%丁.噁EC处理区与对照药剂处理区及人工除草处理区水稻长势无差异,其经济有效用量为1500~1875mL/hm2。  相似文献   
88.
42%丁草胺·噁草酮EC防除旱直播稻田杂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42%丁草胺·噁草酮EC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鸭舌草、陌上菜、异型莎草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用药量1500~1875mL/hm2,施药后45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达86%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EC1500mL/hm2、25%噁草酮EC1500mL/hm2及人工除草处理。42%丁.噁EC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苗前施药,对水稻出苗有一定的影响,但施药后30d,42%丁.噁EC处理区与对照药剂处理区及人工除草处理区水稻长势无差异,其经济有效用量为1500~1875mL/hm2。  相似文献   
89.
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适期及不同防治次数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以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10%)施药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产量均显著高于小麦齐穗期施药及小麦盛花初期施药。在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年份,防治感病品种小麦,施药2次效果较好,应于小麦初花期施药1次、7d后施第2次药。  相似文献   
90.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150g/hm2,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最高;水稻破口前1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稻曲病防效最高;各时期施药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均较好。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以水稻破口前5~7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3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曲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10~15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