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以华北平原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新型尿素施入土壤后对N_2O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供试肥料为聚能网尿素、腐殖酸尿素、控失尿素、普通尿素,脲酶抑制剂为氢醌(C_6H_6O_2),硝化抑制剂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N_2O排放通量峰值均出现在第2天,其中控失尿素土壤N_2O排放通量最低,为20 168.1μg/(kg·d);与普通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减少了58.0%的N_2O排放,减排效果最佳。不同新型尿素均能显著降低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其中腐殖酸尿素对减少氨挥发损失量的效果最好,聚能网尿素其次,控失尿素最差。培养期间,在0~3 d土壤NO_3~-含量与N_2O排放量显著相关;土壤NH_4~+含量与氨挥发损失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2.
水环境PFOS和PFOA的污染现状及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和全氟辛酸类物质(PFOA)是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近年来关于PFOS和PFOA两类全氟有机化合物中典型代表物质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日趋增多.以国内外学者对PFOS和PFOA的研究资料为依据,系统阐述了PFOS和PFOA的来源及用途、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及转运代谢以及它们对实验生物和人类可能造成的一系列毒性效应及致毒效应机理,并尝试性提出了今后对PFOS和PFOA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幼穗发育时期镇压高产田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镇压影响分蘖发生,分蘖减增与温度变化有关,镇压后遇低温则影响分蘖发生。早期镇压提高单株分蘖数,增加中大蘖,单株成穗数较多。镇压可增加单次生根数,一定程度上降低主茎叶片出生速度,推迟幼穗发育进程。以单棱期镇压效果最好,产量增加显著;进入二棱期镇压,籽粒产量有所降低。单棱期镇压可作为小麦高产更高产的调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4.
建立农作物种子标准化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和建立现代种业的思路,在制定农作物种子系列标准的基础上,搭建了种业标准化组织管理技术体系架构,为进一步完善现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加快育种成果转化,提升种子质量,推动种业产业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连续5年田间试验,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氮对苹果产量、品质以及果园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有机替代比例,为果园提质、增效、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1年在河北省邢台市果园进行,供试材料为13年生富士苹果。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传统施肥(CT)、推荐施肥(OPT)、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OPT25)、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OPT50),测定了历年苹果产量、品质,并在试验第5年监测了果园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1)与CT相比,OPT和OPT25处理苹果产量在后3年显著增加(P<0.05);OPT、OPT25和OPT50的苹果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产量均以OPT25最高,2021年相对CT处理显著增加28.42%(P<0.05)。2)有机肥替代处理的苹果品质优于传统施肥处理,且随试验年限的增加,较高比例的有机肥处理对苹果品质提升效果更显著;而施加有机肥显著提高了果实Vc含量、糖度与糖酸比,显著降低了果实酸度。3) OPT25处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最低,为2.40 kg...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为了分析微气象学方法中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在设施菜田N2O排放测定分析中的应用效果及精确度,本研究结合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同步观测结果,比较了两种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及其形成的各因素,以验证该方法在测定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可行性。  【方法】  在设施蔬菜大棚中,设置了施肥区和非施肥区,通过箱式法和微气象学方法分别对设施菜田种植区进行72 h的高频监测和全生长季监测,构建N2O浓度特征曲线和排放通量特征曲线。  【结果】  田闲期棚区上方3.5 m处N2O浓度明显低于种植期,但田闲期夜间浓度较高,种植期白天浓度较高。棚室内N2O浓度随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明显,而且都高于棚室外背景浓度。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测得棚区N2O日排放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前者测定结果普遍高于后者,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得平均排放通量为252.51 μg/(m2·h),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测得平均排放通量为192.21 μg/(m2·h),前者比后者高26.75%;在设施番茄全生长季观测中,两种方法测定的N2O排放通量特征曲线趋势一致,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得土壤净排放通量为1817.49 g/hm2,排放系数为0.45%;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测得土壤净排放通量为1250.95 g/hm2,排放系数为0.32%,较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得结果降低了29%。  【结论】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设施菜田种植区N2O排放通量的测定结果,趋势上一致性较好,但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结果明显低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不过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高密监测设施菜田N2O排放全过程,且适用于较大区域的观测,为建立多元化的N2O排放监测体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不同pH及温度对半滑舌鳎幼鱼三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半滑舌鳎胃、肝胰腺、肠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是3.0、7.5、8.0;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是8.0、7.5、7.5。随着温度的增加,半滑舌鳎消化酶的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半滑舌鳎胃、肝胰腺、肠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50℃、45℃、40℃;脂肪酶最适温度分别是35℃、45℃、40℃;胃和肠淀粉酶最适温度均为20℃;而在15~30℃范围内,肝胰腺均呈现高的淀粉酶活性。不同组织酶活力比较:蛋白酶活力以肝胰腺>胃>肠;淀粉酶活力是肠>胃>肝胰腺;脂肪酶活力以胃>肝胰腺和肠,肠道中以前肠的消化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28.
贡香雪糯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河池分院、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9年春季利用自选系HN212与HN841杂交组配成的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分析了糯玉米新品种贡香雪糯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芋头属莱阳特产,栽培历史悠久,中外驰名。1935年前就已大量畅销国内外。1988年春季在日本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年出口量达15000t左右,年创汇2000万美元左右。近几年来芋头生产发展较快,已成为莱阳市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芋头产业的健康发展.10多年来我们对芋头的生物学特性、芋头栽培一生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各种老式栽培技术进行了综合分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选择“新贝奥”、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3种灭鼠剂,对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高寒草甸栖息的青海田鼠进行防控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灭鼠饵剂及其剂量对青海田鼠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饵剂投放7 d和10 d后,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的防效分别为71.02%和76.41%,显著优于“新贝奥”和C型肉毒梭菌水剂;饵剂投放第15 d, C型肉毒梭菌水剂的防效为87.78%,显著优于其他两种饵剂;在投饵4个月后,“新贝奥”饵剂的防效显著大于其余两种灭鼠饵剂。C型肉毒梭菌颗粒剂在短期内对青海田鼠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