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在大田环境下建立快速有效的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为大豆抗菌核病育种服务。【方法】采用收集不同地区和寄主来源的菌核病分离物,经PDA培养基再生培养,再接种麦粒形成麦粒接种体,利用微创结合锡箔纸捆绑麦粒接种体的方法建立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结果】不同大豆种质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分离物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而重复间的病情指数和病斑长度差异不显著,病斑长度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01,P0.0001)。【结论】该大豆菌核病田间接种鉴定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大豆菌核病分离物的致病性和大豆植株抗性进行鉴定和筛选,可用于大豆抗菌核病育种。  相似文献   
22.
绿豆优异种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4719份绿豆质资源中筛选出66份具有早熟、大粒、多荚、丰产特性,或不仅农艺性状优良且高蛋白、高淀粉、耐旱、耐盐、抗主要病虫害的优异种质资源,在河北、山东、河南等省进行农艺性状联合鉴定。其结果有56个品种达到“九五”绿豆优异种质标准。评选出90-1、C4647、潍9002、C4436、C2975、C0940、C4640、潍绿1号、豫绿2号、潍9005、冀绿1号、VC4503B、C2810、C4431、C4640、C1013、C0591、C2809、C1229、C4468、C2329等几十个具有特殊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提出绿豆优异资源名录及今后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中豆28号是采用未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技术,对杂种后代胰蛋白酶抑制剂缺失检测进行多年辅助选择育成。其突出特点是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综合性状优异。  相似文献   
24.
绿豆新品种豫绿2号豫绿2号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博爱砦和作母本,Vc1562A作父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绿豆新品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豫绿2号夏播生育期65天,与中绿1号相当。植株直...  相似文献   
25.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的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异黄酮是豆类植物体内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它主要参与组织和病源微生物的互作及防御反应,具有诱导根瘤菌结瘤、抗病源菌、抗雌激素、抗氧化、抗溶血等生理功能,特别是在人类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异黄酮的结构和功能、调控路径及关键酶等方面综述了异黄酮在豆类和非豆类植物中的研究概况。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探讨非豆类植物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异黄酮合成和调控水平,为有目的调控异黄酮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大豆脂肪氧化酶-1缺失基因(lx_1)的RAPD标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RAPD技术,以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近等基因系Century(分别含有Lx、lx1、lx2、lx3、lx1.3、lx2.3基因)为材料,筛选了520个随机引物,发现13个引物在6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中具有多态性,其中针对lx1、lx1.3基因的多态性引物有6个,分别为OPG061300、S352900、S370900、S377780、S287950、和S389300。引物S352经多次重复和组合96P11×Century-1的F2代分离群体检测,χ2测验符合1∶2∶1分离比率,表明S352与lx1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27.
中黄47(原名中作00-68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的优良品系D90为母本,美国引进品种Williams的库尼兹胰蛋白酶抑制剂近等基因系Tia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8.
储藏温度与时间对大豆子粒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异黄酮含量显著不同的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三种储藏温度(室温、4℃和-10℃)条件下不同储藏时间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大豆种子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异黄酮含量逐渐降低,储藏一年后平均降低57.1%,以丙二酰基异黄酮组分降低为主,且达显著水平.储藏温度对大豆种子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常温下储藏的大豆种子异黄酮含量有偏高的趋势,且不同品种的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9.
对6个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含量、磷含量及凝固剂MgCl2浓度(0.25%、0.30%、0.35%、0.40%、0.45%)对豆腐加工品质(豆奶蛋白质浓度、豆腐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奶蛋白质浓度与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r=0.93);种子蛋白质含量与0.25% MgCl2时豆腐断裂应力的相关不显著(r=-0.11),而与最大断裂应力极  相似文献   
30.
中豆27原名中作91K1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大豆优质课题组以中豆19为母本,美国特用蛋白品质品种P.I.L81-4590 为父本,于1987年进行有性杂交、基因转育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hPLC)检测技术选育而成,其突出特点是抗癌物质—异黄酮含量高,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特征特性 中豆27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5~100cm,茎秆粗壮,落叶性好,抗倒伏,主茎节数20个,有2个分枝,2~3粒荚。该品种白花,灰毛,不裂荚,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光,黑脐,百粒重20~21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合旱地或非水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