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近年来,中国土地污染状况日益凸显,加剧了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耕地土壤污染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利益和健康利益的双重损害。为缓解矛盾,保护粮食安全,保证耕地红线,增加建设用地,如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将污染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来污染土地治理修复的工程技术经验,对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主要介绍中国土壤污染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将污染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最后展望了中国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符合地区特点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旱地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与光合特征对群体大小的响应,选择1940-2004年先后培育的7个冬小麦品种,于2011-2012年在陕西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并设置3个播种密度(100、250、350粒/m 2)。在所有密度处理中,子粒产量均随着品种的更替而呈线性增长,年均遗传增益在0.65%到1.29%之间。1980年后培育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对于播种密度更不敏感,具备更好的群体调节能力。现代品种收获指数和千粒重的提高与其产量的提升呈显著正相关。品种更替过程中花期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持续增长,并提高千粒重,最终增加产量。花期时冠层下可见天空比随着品种更替呈显著下降趋势。在黄土高原的冬小麦育种工作中,应将耐密性、大库容、高光效的理想株型作为重要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不同放水流量条件下坡面土壤的侵蚀产沙规律,揭示渭北台塬区新增坡耕地坡度及土壤容重对侵蚀程度的影响,为该区坡耕地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开展研究。[结果]土壤入渗率随放水流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并随容重的增大而减小,径流量随容重和放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土壤容重越大,产沙量也越大,容重1.6g/cm3较1.2g/cm3,1.4g/cm3的坡耕地产沙量明显增大;坡度越大,土壤侵蚀越剧烈,在5°坡时,产沙量存在临界值;放水流量越大,产沙量越大,当放水量超过6L/min时,增加趋势更加明显。[结论]渭北台塬区新增坡耕地的易侵蚀程度与土壤容重和坡度密切相关,为减少侵蚀,应控制容重在1.4g/cm3左右,坡度不宜超过15°。  相似文献   
54.
典型干旱区土壤盐分空间异质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方法研究典型干旱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并对比预测精度。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域进行移动式磁感调查,获取大地表观电导率信息,经校正解译成土壤盐分信息,拟合最优半方差函数,分别利用克里格插值、条件模拟、径向基函数法以及栅格运算方法对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比较四种方法预测精度,条件模拟和克里格插值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径向基函数法和栅格运算方法误差较大。研究结论:通过对研究区域移动式磁感调查,结合条件模拟或克里格插值方法,可以快速而又比较准确的预测土壤盐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55.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金属的测试评估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复配土壤有机质处于急缺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种植标准,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培肥调控措施。本研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基于Hydrus3D的陕西卤泊滩水盐运移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卤泊滩盐碱地治理中,从宏观和微观上提出了以“蓄”为核心,“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新模式。针对在新模式下水盐运移机理研究中仅采用大田实时监测和试验装置模拟研究,其方法单一、实时性差及试验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采用在HYDRUS 3D软件。利用新模式下水盐运移建模、系统仿真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达到实时模拟、动态控制、缩短试验周期和节约成本的目的,为新模式及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是传统研究方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57.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权重对比法对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权重进行了分配,并对该区域土壤肥力做了进一步评价,提出了影响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最大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渭北台塬区澄城县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权重指标为p H值0.22,电导率0.03,有机质0.22,全氮0.22,有效磷0.15,速效钾0.10,质地0.06。澄城县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分值分布在38~66之间,平均值为54分,研究区总面积的90%为新增耕地,其土壤肥力综合分值在45~65分,有一半的新增耕地的土壤肥力分值在50~60之间,分值最高和最低的面积约占到5%和3%。造成土壤肥力指数低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磷(AP)、土壤有机质(SOM)、土壤速效钾(AK)、土壤全氮(TN)4项指标含量较低,其影响程度为APSOMAKTN。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权重对比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壤肥力评价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固沙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固沙机理,采用实验、模拟与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砒砂岩与沙混合后的质地、持水保水性、土壤结皮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砒砂岩与沙粒度分布范围分别为0.317~709.0μm和0.564~2 000.0μm,二者混合可扩大沙的粒径组成,有效改善了沙土的质地,提高地表粗糙度;(2)从含水量下降随时间变化来看,沙的含水量快速降低,54h内可从15.90%降低到3.26%,而砒砂岩、砒砂岩与沙的混合物含水量分别为21.39%和15.87%,水分下降速率慢,且砒砂岩的毛管孔隙度高于沙,混合后提高了沙的孔隙度,降低了饱和导水率,提高了沙的保水性能;(3)在水的作用下,砒砂岩与沙混合后能够快速形成表层物理结皮,而无水状态下则极难形成。不同比例的混合方式对结皮形成的厚度有显著的影响,沙地结皮的形成有效防止了沙丘流动和扬沙的发生,达到了固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以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研究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判别新增耕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白水、蒲城和富平3县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每20 ha新增耕地作为一个采样单元,采集0~30 cm耕层土壤,共采集土样30个,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土样质地等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土壤质地均为粉壤土,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6.69 g/kg、0.67 g/kg、15.79 mg/kg和173.28 mg/kg;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白水县>富平县>蒲城县;全氮含量表现为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有效磷含量表现为白水县>蒲城县>富平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有效磷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全氮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与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和粉粒含量呈负相关。参照黄土高原养分分级指标对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新增耕地的土壤养分进行分级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全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结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采样县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存在地区差异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0.
砒砂岩研究进展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砒砂岩是一种发育不充分的特殊泥岩、泥沙岩。砒砂岩地区是黄河流域能源基地的核心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本文从砒砂岩区生态建设的需求出发,基于砒砂岩自身特性,回顾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途径,结合“资源利用、变害为宝”的新观点,总结了砒砂岩作为改性建筑材料、复配成土材料及矿区修复材料的新用途,并提出了砒砂岩作为非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潜力。这将为砒砂岩地区生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对实现砒砂岩的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