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8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宁夏灌区春小麦生理因子对田间微气象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晴天、强光照的天气条件下,宁夏灌区春小麦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时和下午16时,下午的峰值略高于上午,中午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有效辐射、气温、水汽压和田间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等生理因子关系密切,是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2.
采用机制法对光、温、水、土逐级衰减,计算黑龙江省黑土区各市县玉米、水稻、大豆的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能量评价法测算并分析了三种作物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在光温生产潜力层次上,水稻利用率最高,为40.6%,其次是大豆31.4%,玉米27.7%。对于水稻还可以有59.4%的光热资源可以转化为产量,而大豆,玉米则更多,分别为68.6%和72.3%;在气候生产潜力层次上,大豆利用率最高;在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层次上,水稻的利用率最高。对于不同种作物来讲,黑土区农业资源利用率存在差异。三大主要作物光合、光温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还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但水分、土壤资源的利用率已较高,只能将其余小部分未利用的有限资源转化为产量,因此要提高产量,水分和土壤质量是主要的自然限制性因子,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待于从水、肥两方面着手进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