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37篇
园艺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嫁接番茄抗叶霉病效果与植株体内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LS-89和BF兴津101作砧木,L-402作接穗的嫁接番茄,其叶霉病病情指数分别比L-402自根苗低11.92%和14.7%。嫁接番茄的抗病效果与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PD)、儿茶酚氧化酶等酶系的同功酶有关,表现为嫁接番茄体内出现新的抗病谱带和某些谱带活性增强,其中嫁接番茄的POD与CK的差别最大,特别是叶部的POD。  相似文献   
32.
苗期营养水平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须晖 《中国蔬菜》1997,1(5):3-0
番茄畸形果的发生与氮、磷、钾营养水平有密切关系。苗期增施氮、磷、钾均会提高畸形果发生率、平均级数和综合畸形果指数。在氮、磷、钾三要素中,以氮对畸形果发生的影响最大,磷次之,钾在低浓度(120mg/L以下)时的影响较大,但超过一定浓度后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33.
连续变光对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环境条件相对不敏感的番茄(L-402)及较敏感的番茄(佳粉10号)为试材,研究了75%、50%、25%遮荫分别与100%光照交替条件下(遮荫5d,自然光照5d),不同品种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变光条件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变化相似,试验前期影响不大,后期波动性上升即遮荫阶段较对照上升幅度大,恢复光照阶段上升幅度小,二者变化呈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试验前期较对照上升,随后下降.三者均随遮光次数增加且遮荫严重时进入不可逆的变化阶段.重度遮荫变化幅度大.连续变光对佳粉10号的影响较L-402更大.  相似文献   
34.
不同生育期钾营养亏缺对番茄褐变型筋腐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进行少钾处理,研究了钾营养亏缺对番茄褐变型筋 腐果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一个时期钾营养亏缺都可使筋腐果发生率、综合筋腐果 指 数提高,产量降低,并且低钾的时期越长,影响越大。尤其是坐果至采收期间,钾亏缺的影 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5.
生产实践与青年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保护地栽培"课程的几年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青年教师,要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不仅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丰富自己的生产实践知识。讲好一门课程,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和思想性。要做到这些,都基于教师要有尽可能丰富的生产实践知识。一、生产实践知识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1.掌握生产实践知识,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  相似文献   
36.
保水剂对黄瓜穴盘苗基质水分状况及秧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现代蔬菜穴盘育苗技术的应用中,秧苗营养面积很小,基质的持水量和保水性成为提高秧苗质量的重要限制因子。采用两种保水剂和三种施用浓度研究了对基质保水性和黄瓜秧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的两种保水剂最大浓度处理T3(西沃特4‰)每克基质吸水后质量为2.400g;T6(科翰4‰)为2.475g,而对照基质的饱和持水后质量仅为2.250g。且失水速率与保水性规律一致。证明在实行营养基质育苗时,能够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育苗中需水严格与供水保水不足的矛盾,但高浓度保水剂最终的秧苗质量较差,实验中发现,秧苗质量以科翰保水剂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37.
通过在番茄果实坐果期至白熟期之间设置的多个遮光起始点,研究了番茄坐果期、核桃大小、绿熟期和白熟期开始遮光对番茄褐变型筋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实际光照强度多大,在果实白熟期遮光均会显著促进筋腐病的发生,可以认为果实白熟期是番茄筋腐病对弱光诱导的敏感期.过早地进行遮光会使番茄植株生长势减弱,反而减轻了对筋腐病的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番茄群体的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规律,为优化日光温室结构、控制日光温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日光温室番茄冠层按高度均匀分为4层,观测不同冠层的太阳总辐射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和太阳总辐射透光率,探讨群体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结果】在番茄盛果期,日光温室内的太阳总辐射量南部明显高于北部,平均高出200 W/m2以上;中部略高于东、西部。太阳总辐射量在植株群体内垂直方向上随冠层高度的下降而减少,1.2,0.9,0.6和0.3 m冠层的太阳总辐射量日平均值分别为507,398,289和76 W/m2;越靠近冠层底部太阳总辐射量衰减的日变化越不明显。随着冠层高度的降低,累积叶面积指数增大,太阳总辐射量减小。净光合速率由冠层顶部向底部表现为随累积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太阳总辐射透光率的减少而减小,冠层顶部净光合速率最大,为22.59μmol/(m2.s),冠层底部最小,为8.00μmol/(m2.s)。【结论】日光温室中番茄群体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为:南部高于北部,中部略高于东、西部;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与冠层高度、累积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日光温室内传热筒与空气间的换热量及对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热风炉加热期间日光温室内的热量分布规律,根据传热学原理,分析了日光温室加温期间热风炉传热筒与空气间的热量交换量。结果表明,距离炉体越远,日光温室传热筒外壁温度越低,并对筒外壁的递减趋势进行模拟。筒外壁与温室空气间的自然对流换热量和塑料筒放热孔与室内空气的换热量相当。塑料筒上放热孔的数量越多,其与温室空气的换热量也越大。热风炉的位置对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热风炉所在一侧的气温要明显高于远离热风炉一侧的气温,在同一剖面内,夜间加温时气温的分布规律呈现出上部气温高于下部气温,1 m以下南侧气温高于北侧气温的趋势,1 m以上有相反的趋势。通过研究,为日光温室热风炉科学合理地安装与配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0.
当前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设施园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多方面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我国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对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