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术前检查和救治 术前要对病畜进行全面检查,如病畜脱水、休克,应注射肾上腺素后立即补液,以纠正酸中毒、调解电解质平衡。方法是5%糖盐水、维生素C,碳酸氢钠、安钠咖静脉滴注,如病畜大失血,要立即输血。输血前应先做交叉凝集试验,试验的方法较多,以三滴式试验法最简单,方法是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5%枸橼酸钠溶液,然后再滴受血马和供血马的血各一滴并搅拌混合,在20℃条件静置10~15min,如不起凝集反应则可以输血。输血量按失血比例一般输1000~3000mL,无输血条件时,要大量输液,并在液体中加入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12.
茶园"倒春寒"是指春天气温回升,茶芽萌动生长后突然遭遇低温寒潮,从而导致幼嫩新梢受冻的天气现象。"倒春寒"对名优茶生产及其经济效益影响巨大。对茶树"倒春寒"的防控需从冻害前、冻害中和冻害后3个阶段实施。平时强调科学选址、品种合理搭配、改善茶园小气候、强化基本设施建设和茶园管理,提高茶树应对低温冻害的能力;冻害来临时及时采用防冻风扇、喷灌和覆盖防霜等紧急应对措施;晚霜冻害过后通过加强肥培管理、留养新叶和树冠整形等技术尽快恢复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倒春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獭兔又叫力克斯兔,原产于法国,是属于皮肉兼用型兔种,被毛具有短、密、细、平、美、牢等特点,其毛色种类较多,其中以纯白、天蓝色和棕色最为珍贵,獭兔的皮是制作裘皮的主要材料,其肉含有高蛋白质、高矿物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獭兔的养殖前景非常看好.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气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升高,全球气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在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高温热浪、干旱、低温、倒春寒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对我国有代表性茶区气候变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为茶园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树炭疽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大茶区均广泛发生。以龙井43和中茶108两个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炭疽病对茶树叶片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光合相关基因表达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龙井43和中茶108的叶片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接种炭疽病病原菌后,龙井43和中茶108的叶片光合速率均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接种6 d后,龙井43和中茶108的叶片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61.76%和42.04%,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分别降低了33.78%和20.22%,RuBP最大再生速率(Jmax)分别降低了37.67%和20.83%,Rubisco活性也显著下降;接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后光合相关基因表达下调,龙井43和中茶108叶片中CsRbcL的表达量分别降低47.08%和36.36%,CsRbcS的表达量分别降低34.99%和23.90%。此外,接种炭疽病病原菌后,龙井43和中茶108叶片中H2O2含量分别提高174.91%和96.69%。以上结果表明,龙井43比中茶108对炭疽病更为敏感,推测茶树炭疽病发生后叶片光合速率和Rubisco活性的降低可能与叶片中H2O2的过量累积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比较喷施2种叶面肥对春茶期间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叶面肥1和2均可促进春茶早发,提高春茶产量,尤其是前期春茶产量;同时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而茶多酚含量变化不大,从而提高茶叶品质。因此,叶面肥1和2可提高春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茶树修剪是生态茶园树冠管理中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本文结合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了优质高效茶树树冠培育的基本要求、不同的修剪方式及其技术要点,以及修剪的配套技术措施等,为优质高效茶树树冠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由于塑料及其衍生品的广泛使用,导致微塑料(粒径小于5 mm)在全球环境中的分布与污染,可能引起生态系统的一系列问题和功能损失。为了全面了解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状况,本文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和HistCite引文图谱分析工具,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土壤微塑料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发文数量和引用频次远低于在水文系统中,土壤微塑料研究领域处于萌芽发展阶段;(2)中国、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文较多,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在该领域发文最多,且研究机构间合作密切;(3)土壤微塑料研究领域发文较多的期刊为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典型土壤科学期刊如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和Geoderma等发文数量均远少于环境生态类期刊;(4)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基金项目;(5)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来源、种类、分布、检测方法及对环境的污染和毒理性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6)微塑料在土壤环境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趋势是从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转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地球系统的反馈。  相似文献   
19.
獭兔又叫力克斯兔,原产于法国,是属于皮肉兼用型兔种,被毛具有短、密、细、平、美、牢等特点,其毛色种类较多,其中以纯白、天蓝色和棕色最为珍贵,獭兔的皮是制作裘皮的主要材料,其肉含有高蛋白质、高矿物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獭兔的养殖前景非常看好。九寨沟县属阿坝州半农半牧区县,于2001年实施了家庭牧场示范项目,该项目在九寨沟县农牧局养殖试验示范中心王树坝建立了规模化的獭兔养殖场,种兔存栏达120只;在保华乡发展了22户养殖户,饲养种兔210只,形成了“基地+农户”的饲养模式。笔者就王树坝试验示范中心的獭兔养殖经验介绍于后。1选…  相似文献   
20.
以茶树品种龙井43为材料,测定8月19日和9月23日不同时间点茶树冠层处光强、叶片温度、光合参数、品质成分含量及品质成分合成基因表达,初步明确光强、叶片温度对秋茶光合作用及三者对秋茶品质成分积累和相关合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秋茶叶片温度以及叶肉细胞光合活性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关键原因,并且叶片温度可能通过调控儿茶素合成基因CsPALCsF35HCsANSCsUFGT及氨基酸合成基因CsGSCsGOGATCsTS1表达来影响秋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另外,秋茶冠层处光强和净光合速率与部分品质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