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不同水平硝态氮对甜菜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硝态氮对双向酶—蔗糖合成酶 (SS,Sucrose Synthase,SS,EC2 .4 .1.13)的合成和分解方向酶活力影响不同 ,不同水平的硝态氮肥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甜菜根和叶片中的 SS的活性 ,而且对 SS分解方向酶活力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中 SS合成和分解方向的酶活力远远大于叶片中的酶活力 ,根中蔗糖合成则以 SS合成酶活性为主 ,随施硝态氮水平的增加 ,SS分解方向酶活性加强  相似文献   
82.
磷复肥对大豆养分积累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磷复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和增产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磷复肥可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增加养分吸收总量 ,显著提高产量 ,与磷酸二铵 硫酸钾处理相比增产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3.
随着全世界能源物质的不断扩展,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将是21世纪主要的能源物质。能源甜菜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它具有生物学产量高,乙醇转化率高,含糖量适中等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能源,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同时又是糖饲兼收的作物。利用能源甜菜通过酒精发酵创造乙醇燃料新能源,可以减轻或消除与粮食争地的矛盾,是保证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双赢举措。  相似文献   
84.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 ,从 2 0 0 0~ 2 0 0 1年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温室进行了以温度、日长、天数为试验因素的 3次重复试验。每次试验分 3个阶段进行 :温室种植、温光诱导 (光照培养箱内 )、温室定植。试验主要观测三因素对甜菜抽薹率的影响 ,建立了温光诱导甜菜当年抽薹的数学模型。随着温度的增加 ,各处理的抽薹率显著降低。在温度、日长、天数三因素中 ,以温度对甜菜的抽薹率影响最大 ,日长次之 ,天数最小。从两个不同温光诱导的交互作用对甜菜抽薹率的影响来看 ,温度与日长对抽薹率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二者可以相互代替 ,同样可以达到抽薹的目的 ,缩短育种年限。若为了防止甜菜抽薹 ,则可以避免温度与日长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5.
甜菜对不同氮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甜菜的对不同氮素吸收动力学特性不同,试验通过甜7、甜8两个不同品种在人工气候箱的营养液培养试验表明,甜菜子叶期幼苗对NO3-的吸收要经过2 h的适应阶段后才可均匀进行,而对NH4+的吸收要经过7h后才可均匀进行,而且二者对NO3-、NH4+吸收的特性(Km、Im)存在着很大差异。对不同形态氮素比例下甜研七号和甜研八号两个品种的吸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和最大吸收速率)变化的研究发现,甜菜对NO3-、NH4+的亲和性及其转运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不同品种之间受到影响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1984~1986年,在南斯拉夫甜菜主产区——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冬季休闲期间,碳酸盐黑钙土中无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土壤中残留的和秋季施入的硝态氮,随冬季降水下渗深度平均达160 cm,绝大部分积累在30~120 cm土层,并以60~90 cm最高。每毫米降水使硝态氮下渗0.53~0.82 cm。应用抛物线法计算定积分值公式,求得硝态氮下渗强度变化在2.28 ppm cm·mm~(-1)~8.21 ppm cm·mm~(-1)。  相似文献   
87.
以高淀粉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穗位叶蔗糖降解的 影响。结果表明,自吐丝后7~49 d 之内,子粒中蔗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但峰值出现的时间因 品种和施氮量而异,吐丝28 d,东甜4号最高,东农早粘次之,四单19最低;淀粉含量在吐丝后49 d 之内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和施氮量表现并不一致,东甜4号和东农早粘以 N100处理最 佳,四单19以 N200处理表现最好,由此说明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均影响淀粉的积累;SS 呈单峰 曲线变化,在吐丝后21d 前逐渐上升,到吐丝21d 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自吐丝后35 d 下降迅 速,但高氮处理下降速度慢于低氮处理。  相似文献   
88.
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良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自第一株转基因小麦报道以来,小麦转基因技术在小麦品种、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9.
不同氮源对甜菜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不同氮素形态对蔗糖合成酶(SS)活性影响不同,硝态氮促进SS分解活性,氨态氮则促进SS合成活性。生育前期SS分解活性大于SS合成活性,有利于器官的形态建成,而在生育后期SS合成活性大于SS分解活性,则有利于根中蔗糖的形成。生育前期根中的SS分解活性较强,说明根中有蔗糖合成后的再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90.
通过温光条件诱导甜菜 (Beta vulgaris L .)当年抽薹的过程中 ,诱导株内部发生着复杂而综合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在低温春化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高水平 ,以后随着生育的进程而逐渐降低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设计中首次运用甜菜材料进行了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并与上述结果相互佐证 ,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