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探究蛀干天牛对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的危害机制,为云南小粒种咖啡主产地普洱市的小粒种咖啡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蛀干害虫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为对象,研究了其蛀干后对小粒种咖啡树体的生理生化改变。结果表明,灭字脊虎天牛蛀干后显著提高了小粒种咖啡的树体内部的含水量(41. 5±0. 84,43. 4±0. 6),pH值差异不显著(5. 6±0. 00,5. 7±0. 01)。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灭字脊虎天牛蛀干为害对咖啡树的致死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海拔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取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海拔2 900~3 300 m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青海云杉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逐渐增大;而土壤容重、pH、全钾含量逐渐减小;土壤全磷含量先减小后增大,速效磷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2)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总体上呈增强趋势;脲酶活性总体上呈先减弱后增强趋势,蛋白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且差异不显著(P0.05)。(3)土壤酶活性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密切相关,其中蔗糖酶、脲酶、蛋白酶与土壤全氮、全钾、速效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4)4种土壤酶活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酶促反应具专一性和共同性特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辽宁省兴城市耕地地形条件,为指导兴城市的农作物耕作,耕地质量评价,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防治,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选取坡度、坡向、地表起伏度、平面曲率、地形粗糙度为评价因子,对研究区的耕地地形条件进行多因子综合加权评价。[结果]兴城市耕地地形条件为:Ⅰ和Ⅱ级的良好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5.57%,地形条件为Ⅲ和Ⅳ级的一般耕地比例为14.17%,只有0.26%的耕地地形条件为Ⅴ级,需要适当调整。[结论]兴城市耕地地形条件整体较为良好,极少数耕地地形条件差,不宜开垦耕地,需退耕。  相似文献   
54.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和数学建模方法,建立排种盘垂直速度和激振频率的数学模型,分析电磁振动排种盘的垂直速度和激振频率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并探讨它们对排种器的影响机理,为电磁振动排种器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5.
<正>种鸭全身被覆羽毛,皮下脂肪和腹脂较厚,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其代谢旺盛,深部体温高;没有汗腺,不耐热,气温25℃以上时喘息现象明显;高温条件下,仅靠呼吸及裸露的喙、腿、脚掌散热来调节体温。相当于夏天穿着羽绒服,散热效率太差,因此夏季高温对种鸭指标影响较大,可导致产蛋率下降5%~15%,受精率下降3%~9%,对盈利造成较大影响。有效降低温度、体感温度能明显改善指标、成本。  相似文献   
56.
猪腹泻疾病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但诱发该病的原因多,还存在继发感染的可能性,且该病主要危害的是仔猪,发病率、死亡率双高,增加了该病的防治难度及复杂性。针对常见的几种猪腹泻疾病分析诱因,主要包括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猪梭菌性肠炎及猪大肠杆菌腹泻,并根据疾病的类型、病症、诱因等,提出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为猪腹泻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祁连山中段高寒草甸土壤水热进行研究,深入探讨该区域内气象要素对土壤水热的影响过程,进而为植被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布在祁连山中段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结合降水量、气温、风速、空气湿度等气候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法探究土壤水热特征与气象要素的耦合关系。【结果】1)降水量与气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秋季波动明显,空气湿度与风速无明显季节变化;2)各层土壤的温湿度变化在观测时间段内趋势较为一致,浅层土壤温度随季节变化波动明显,浅层土壤变化幅度大于深层土壤;3)各层土壤温湿度耦合关系良好,深层土壤温湿度耦合关系优于浅层土壤;4)土壤温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与空气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与风速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湿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与土壤温度类似;5)10~3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气温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0.789、0.744;10~30 cm土层土壤湿度与降水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325、0.329,土壤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优于土壤湿度与降水的相关性。【结论】1)研究区域内土壤温度、湿度的年内变化均...  相似文献   
58.
在肉猪饲养过程中,气喘病是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若肉猪的气喘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猪气喘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对养猪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猪气喘病的相应诊断和治疗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森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生态恢复和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区划分为4个海拔区段,并在不同区段内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垂直结构表明,不同海拔区段乔木层中层木均最多,海拔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上层木居中,海拔2 700~2 800 m下层木居中。种群径级结构表明,小树和中树所占总体比例均达到76.3%以上,大树个体较少,青海云杉种群更新较好,处于恢复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明,海拔2 700~2 800 m、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海拔2 800~2 9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泊松分布格局,2种分布格局可能分别受制于气候因子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选择祁连山北麓中段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生长季(5—9月)降水截留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和林地调查资料,对其降水截留过程进行分析,运用Gash修正模型模拟青海云杉林降水截留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大气降雨总量为418.7 mm,降雨主要为中、小雨。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84.5,6.7,127.5 mm,占大气降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67.94%,1.60%,30.46%。根据Gash修正模型模拟结果,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值分别为302.2,3.7,112.8 mm,占大气降雨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2.18%,0.88%,26.94%,与实测值相比,三者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22%,44.78%,11.53%。通过对Gash修正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参数在-50%~50%的变化过程中对林冠截留率的影响排序为EcRSS_tP_t。总体来说,Gash修正模型在祁连山青海云杉林降水截留的模拟运用中表现出很好的拟合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开展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水分循环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