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3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讨味精废浆改良林地土壤的生物学效应以及确定化肥与味精废浆配施的合适比例,以欧美I-107杨为试材,通过连续4 a的大田试验,研究了CK(对照,不施肥)、N100(尿素提供100%的氮)、M_(10)N_(90)(味精废浆和尿素分别提供10%与90%的氮)、M_(30)N_(70)(味精废浆和尿素分别提供30%与70%的氮)与M50N50(味精废浆和尿素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杨树林地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其有效率、碳库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及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100处理相比,M_(10)N_(90)、M_(30)N_(70)和M_(50)N_(50)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均显著升高,其中M50N50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M_(30)N_(70)处理的活性有机碳(active organic carbon,A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含量及其有效率均达最高值,其中AOC质量分数分别较CK、N100、M_(10)N_(90)和M50N50处理显著高出43.58%、59.35%、20.71%和9.65%,DOC质量分数分别显著高出62.71%、52.38%、28.00%和14.29%;同时,M_(30)N_(70)处理的CPMI达到192.56,分别比N100、M_(10)N_(90)和M_(50)N_(50)处理明显提高89.45、43.58和30.86。此外,M_(30)N_(70)处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生长率分别为23.40%、21.62%和45.05%,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M_(30)N_(70)处理相比,M_(10)N_(90)和M50N50处理对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CPMI和林木生长率的作用效果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材积生长率与AOC、AOC有效率、DOC、MBC和CPMI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可见,味精废浆与化肥以3∶7比例配施能提高杨树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并促进林木生长,从而为味精废浆在林业上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缓(控)释肥料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单位化肥的粮食增产量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大明显递减,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肥利用率很低[1],因此,缓(控)释肥料已成为我国化肥新产品开发的一个热点。由于缓释肥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规律有一定同步性的功能,一次施用能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不同的要求。可实现一次性施肥,不用追肥,简化施肥程序,使播种与施肥同步进行,从而大大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且具有缓释长效作用,可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其研究开创于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前,美国、日本居于控施肥料研究的前列。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以碳铵和磷酸铵…  相似文献   
103.
试验表明:对草莓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氯化钾和硫酸钾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氯化钾或硫酸钾,最佳组合为2∶1(K2O);单施硫酸钾的肥效优于氯化钾。  相似文献   
104.
等离子注入诱变对菜用大豆品种出苗及遗传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不同剂量N~+注入对菜用大豆出苗率及后代遗传变异的影响.以12个菜用大豆品种为材料,用等离子注入法以3种不同剂量的氮离子(N~+)处理后研究不同品种的出苗率差异以及后代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N~+在6×10~(16)、8×10~(16).、1×10~(17)3个剂量下均显著降低了菜用大豆种子的出苗率,但F测验的结果显示3个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出苗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后代的遗传变异研究表明有些植株虽在诱变当代产生变异,出现叶片增大,植株变高,豆荚变长变宽等变异,但在变异株的后代中没有表现出来;另外发现有些植株虽在诱变处理当代没有表型变异,但在后代中出现丁株高、花色与叶形等方面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5.
2005年10月泸西县旧城镇一个体养猪户饲养的猪发生痢疾,采集肠黏膜及粪便涂片镜检,见大量螺旋状菌体,结合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经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诊治情况报告于下。1发病情况养殖户赵某从生猪交易市场上买回38头仔猪,入圈后8d见2头不食,腹泻,继之波及其它仔猪,先后共发病27头,发病率71%,死亡14头,为发病数的51.9%,病猪均为2~3月龄,体重15—20kg的仔猪。2临床症状病初眼结膜潮红,食欲减退,粪便稀软,轻度腹泻,2~3d后腹泻加剧,粪便呈灰黄色,  相似文献   
106.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是一种快速获得玉米自交系的新方法,它的显著特点能大大缩短自交系的选育时间。利用常规育种方法一般要经过6~7代(3~4 a时间),而利用单倍体技术只需2代(1 a时间)就可以得到自交系。目前,该项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有许多问题还需要研究探索。从3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有关程序,包括基础选系材料准备与诱导、单倍体的挑选与加倍、DH系的管理与测配,并就单倍体育种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7.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侧柏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保水剂施用方式对侧柏根际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以侧柏裸根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和保水剂(CK)、单施尿素(U)、单施保水剂(S)、保水剂-尿素混施(SUM)和保水剂-尿素凝胶(SUG)等处理对侧柏根际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U处理相比,SUG处理明显增加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和总糖含量;SUG处理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脲酶活性分别较CK、U、S、SUM处理提高29.53%、14.88%、27.81%、7.82%;同时SUG处理亦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度(AWCD)、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降低了优势度指数,其中丰富度指数分别比CK、U、S、SUM处理提高28.78%、30.22%、26.91%、8.39%。此外,SUG处理还显著促进了侧柏地径和株高的生长,并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SUG处理相比,S、SUM处理对侧柏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较小,说明保水剂-尿素凝胶方式较单施保水剂和保水剂-尿素混施方式可显著增强侧柏的干旱适应能力。由此可知,保水剂-尿素凝胶方式有利于改善侧柏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强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并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08.
胶东半岛蓝莓主产区土壤理化性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蓝莓土壤的肥力状况,采用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对青岛沃林农业公司蓝莓生产基地60个土样的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样本中,仅有20%的土壤pH处于最适蓝莓生长的范围内;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仅为13.649g/kg,有机质含量>10 g/kg的土壤样品仅占20%左右。此外,不同种植基地间土壤的养分含量差异很大,变异系数很高,尤其是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效硼的含量,样本间的变异系数均大于50%,说明基地间的养分含量不平衡,波动幅度很大。以上分析认为,对蓝莓主产区的土壤pH有必要进行调节,同时如何提高种植基地的有机质含量及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刺槐林对滨海土壤盐碱化的响应,对比了三个不同退化程度刺槐林在生长状况和叶片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的长期影响造成刺槐人工林的总体生长状况较差,保存率均在70%以下;不同退化程度人工刺槐林的胸径、树高、郁闭度等生长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退化程度严重的人工刺槐林,其叶片营养状况相对较差,叶绿素含量也较低,抗逆性能明显较弱,主要表现为叶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加,SOD和POD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0.
根际促生菌对景天科多肉植物雪莲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根际促生细菌对雪莲的促生作用,选择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以及铜绿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4种根际促生菌,研究了其对雪莲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叶绿素质量分数、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促生菌雪莲植株叶绿素质量分数提高14.77%~52.27%,接种B.aryabhattai雪莲叶绿素质量分数最高。接种4种促生菌雪莲植株玉米素、吲哚乙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CK,接种B.flexus雪莲植株玉米素、吲哚乙酸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是CK的9.99、11.32倍。接种B.aryabhattai、B.flexus、M.luteus促生菌显著提高了雪莲根系的体积、鲜质量,根系体积分别提高了14.09%、21.82%、27.73%,鲜质量分别提高了45.83%、50.00%、41.67%。接种促生菌均促进了雪莲的生长,接种B.aryabhattai雪莲植株鲜质量和冠幅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38.18%、10.97%;其次为接种M.luteus,鲜质量和冠幅分别提高了24.28%、7.83%。促生菌对雪莲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B.aryabhattai的促生作用最为显著,在景天科多肉植物中最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