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从发病鸡关节腔内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动物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系统进化树分析及生物膜半定量检测,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可形成生物膜的的产色葡萄球菌,该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菌对磺胺六甲、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复方新诺明中敏,而对万古霉素等13种药物低敏甚至不敏感。检测到该分离菌株包含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的6个耐药基因,说明这是一株多重耐药菌株,推测其耐药性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2.
针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拱棚西瓜种植品种单一且耐贮运性较差的现状,引进国内3个优良西瓜品种在大拱棚中进行育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黑牡丹、金城1号品种的西瓜产量高,品质好,且黑牡丹肉质细嫩,耐贮运。建议将黑牡丹作为小拱棚的主要栽培品种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3.
云南野生茶树化学成分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6份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借助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系数为0.11%~0.37%,其中,氨基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0.37%;最小的是水浸出物,为0.11%。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4项常规综合为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100%,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8.276%,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为27.637%,第3主成分的贡献率为17.764%。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66.8处把野生茶树资源聚为3大类:第1类包括39份资源,主要特点为咖啡碱含量较高;第2类包括14份资源,其主要性状为水浸出物,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均低;第3类包括33份资源,主要表现在水浸出物和茶多酚的含量均高,显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4.
0 引言 近年来,鄯善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同时在引进山东寿光第五代温室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结构温室对比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吐鲁番地区气侯特点的目光温室结构类型,并进行示范推广,其建造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5.
1土壤状况及分布吴桥县位于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中心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土壤类型属浅色草甸土潮土类 ,分 3个亚类 (按土壤中母质来源及地貌特征 ,可分为普通潮土、褐色潮土、积盐化潮土三类 ) ,1 0个土层 ,31个土种。普通潮土以轻壤土为主 ,包括中壤质潮土。面积为 3.97公顷 ,在漳卫新河与岔河之间 ,东宋门、杨寺 ,城关大齐等主要是中壤质潮土 ,沿河河系区的仓上、于集、梁集等乡和城关镇西北部主要是轻壤质潮土 ,桑宁公路以南为普通潮土。褐色潮土主要分布在沟店铺到何庄一线以北较明显。全县褐色潮土面积 1 72 6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  相似文献   
96.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由于土地的使用效益下滑,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的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等原因,迫切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财力的限制、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不清、农民工流动群体难以控制等问题。我们要分清缓急,首先,要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三,建立多方承担机动灵活的缴费机制。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血药浓度,测定波长为269nm.结果:样品浓度在05~30μg/ml范围内,与ΔA样品-空白呈良好线型关系,标准曲线:ΔA=00416 C 0002,r=09998;平均回收率8769%±249%,精密度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能消除血清干扰,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8.
文章通过RT-PCR方法扩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H06株M全长基因,经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将M部分序列成功亚克隆于pET-30a(+)和PVAX1载体中。将阳性重组质粒pET30a-M转化E. coli Rosetta (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获得20 ku重组M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IBV参考阳性血清反应。以纯化重组M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其ELISA效价达到1??218;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和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抗M蛋白多克隆抗体可检测到PVAX-M1转染BHK-21细胞表达的M蛋白,与IBV HH06毒株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反应。病毒感染抑制试验表明,多抗血清对IBV Beaudette株的抑制率可达到25.9%。为IBV检测及M蛋白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植物挥发性化合物α-萜品醇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采用熏蒸法测定α-萜品醇对黄粉虫幼虫的急性毒性,并测定处理不同时间点对其体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α-萜品醇对黄粉虫幼虫12、24、36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121.597、105.798、73.718μg/L和49.332 μg/L.用亚致死浓度LC20、致死中浓度LC50的α-萜品醇对黄粉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式磷酸酯酶(ACP)、碱式磷酸酯酶(AL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12、24、36、48 h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但均表现出抑制功能.综合时间、剂量效应及酶受到抑制的程度来看,3种酶对α-萜品醇胁迫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GSTs> ALP> ACP> CarE.上述结果表明,α-萜品醇对黄粉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干扰其体内酶系统,扰乱其正常生理代谢,表现出较高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00.
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沉默及蛋白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对松材线虫的药剂防治靶标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BxACE1)进行研究.[方法]松材线虫采集自广东省内马尾松,贝曼漏斗法分离,灰葡萄孢菌苔上25℃避光培养扩繁线虫.克隆BxACE1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该基因功能,研究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并应用Q-PCR技术鉴定RNAi效果.[结果]5′和3′序列拼接得到基因全长2 145 bp,命名为BxACE1.同源序列多序列比对表明线虫ACE的进化速度与线虫进化速度一致.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表明,BxACE1由14个α螺旋包围着13个β折叠,鉴于氢键数量越多结合越稳定,利用docking技术筛选出石杉碱甲是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1蛋白的较佳抑制剂.RNAi明显增加了苦参碱的杀虫效果,石杉碱甲本身对线虫毒性较小,共同施用RNAi和石杉碱甲对线虫毒性仍然较小,但RNAi处理组线虫与Inhibitor(0.03%苦参碱+1μmol· L-1石杉碱甲处理线虫)处理组线虫在24,48及72h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表明石杉碱甲处理线虫和BxA CE1基因RNAi处理效果相近.[结论与其他]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BxACE1功能均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RNAi技术能够简单易行地证明若阻断BxACE1功能可以提苦参碱的杀虫效果,但dsRNA容易降解等因素限制了该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石杉碱甲可以与BxACE1稳定结合,鉴定表明石杉碱甲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具有生防药剂辅剂的开发潜力,可替代基因沉默技术实现抑制BxACE1的目的.因此,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可阻断BxACE1的功能,进而达到提高苦参碱等植物源药剂杀虫效果的目的.ACEIs通过抑制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线虫体内的胆碱水平短时间内大量提高,从而导致其中毒死亡.该类具有代表性的杀虫剂是有机磷类化合物和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大多为非可逆型ACEIs.石杉碱甲是来源于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的一种半萜生物碱,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可逆性的ACEIs.本研究将石杉碱甲引入松材线虫研究,是对该植物源药剂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