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苦豆子健康植株中分离鉴定的8株内生真菌菌株为真菌诱导子,分别制备灭活菌丝和菌液浓缩物,研究内生真菌诱导子不同种类、浓度和诱导时间对苦豆子无菌苗和愈伤组织的生长以及喹诺里西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株苦豆子内生真菌诱导子中,菌液浓缩物的诱导效果要强于灭活菌丝。菌株HMGKDF1菌液浓缩物和灭活菌丝都能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净生长率是对照的1.82和1.42倍;菌株NDZKDF13菌液浓缩物对愈伤组织生物碱的合成效果明显,生物碱含量为0.5483 mg·g-1,是对照的23.8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01~1.0 mg·L-1),苦豆子内生真菌诱导子能够促进宿主植物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的合成。内生真菌诱导子处理苦豆子无菌苗12 d时,喹诺里西啶生物碱含量最高,是对照的2.65倍。在苦豆子无菌苗或愈伤组织中添加一定量的苦豆子内生真菌诱导子,对宿主的生长以及提高喹诺里西啶生物碱含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八珍汤加味联合STARR术治疗直肠前突(中气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直肠前突(中气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与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STARR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八珍汤加味联合STARR术治疗,疗程3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主症及肛门梗阻感、肛门坠胀感次症评分和直肠前突深度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主次症状评分及直肠前突深度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八珍汤加味联合STARR术能够显著减轻直肠前突(中气亏虚证)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
无患子果实经济性状地理变异评价及与脂肪酸成分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患子、川滇无患子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果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采集了我国13个省份及越南地区60株无患子优树的果实,利用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等,测定了其表型、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等经济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量化评价了综合经济性状,研究了脂肪酸变异与表型变异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不同产地无患子优树果实大部分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果皮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出仁率、果实侧径和亚麻酸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3%、32%、29%、 29%和33%;油酸(C18:1)变异较小,仅为4%;2)利用变异较大的关键指标进行主成分权重赋值,复选出来自贵州、广西、广东和湖北的7株优树果皮百粒质量和种仁百粒质量分别比优树平均水平提高了42.86%和41.86%,优树经济性状增益明显;3)相关性分析表明,无患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出仁率、种仁百粒质量均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C18:1含量稳定,与果实相关系数较小,二十碳烯酸(C20:1)与果实性状相关性更强。研究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其生物能源、皂苷等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跟踪调查了花魔芋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种芋软腐病田间病情,对秦巴山区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花魔芋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并分析了相关气候因子与病害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用于生产的花魔芋品种均不抗软腐病,高温和强光照是导致秦巴山区海拔700 m以下魔芋产区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遮荫栽培能降低软腐病发生程度42%~45%。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芝麻蒴果成熟易开裂,造成产量损失,是影响芝麻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因素。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芝麻抗裂蒴性鉴定方法,有利于发掘抗裂蒴种质和选育抗裂蒴品种,推动芝麻机械化生产进程。【方法】 芝麻进入成熟期2周以后,取主茎中部蒴果进行抗裂蒴性鉴定。利用5份具有不同抗裂蒴性的代表性材料,通过比较蒴果样品烘干前后裂口宽与开裂角度C1的差异,确定样品处理方式;通过比较主茎各节位蒴果的裂口宽和开裂角度C1变异情况,选择最佳取样部位。以308份核心种质为材料,测量计算蒴果长、蒴果宽、蒴果厚、裂口宽、裂口深、果皮重、裂口深/蒴果长、果皮重/蒴果长、开裂角度C1和C2等10项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线性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筛选抗裂蒴性评价的最佳指标;根据不同抗裂蒴性核心种质的裂口宽变异分布情况,确定抗裂蒴性等级划分标准。【结果】 蒴果样品经过烘干处理,有助于消除误差,可提高鉴定准确性;植株主茎中部5节位蒴果的裂口宽和开裂角度C1在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无显著差异,为最佳取样部位;建立308份核心种质的抗裂蒴性综合评价值与单项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即D=﹣0.12+0.33X2+3.21X10,表明裂口宽和果皮重/蒴果长对抗裂蒴性有显著影响,且裂口宽与蒴果开裂角度C1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8049),因此,裂口宽可以作为芝麻抗裂蒴性鉴定评价的指标;确定的芝麻抗裂蒴性等级划分标准为:高抗(裂口宽≤0.7 cm),抗(0.7 cm<裂口宽≤0.9 cm),中间型(0.9 cm<裂口宽≤1.1 cm),裂(1.1 cm<裂口宽≤1.5 cm),易裂(裂口宽>1.5 cm)。【结论】 当芝麻进入成熟期2周后,选取主茎中部5节位的中位蒴果,烘干处理后测量蒴果的裂口宽,能够精准评价芝麻的抗裂蒴性。该方法简便易行,不受环境影响,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结果可靠,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芝麻的抗裂蒴性,可用于芝麻种质抗裂蒴性高通量鉴定。利用该方法对308份核心种质进行抗裂蒴性评价,并从中筛选出11份高抗裂蒴种质。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和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的关系,确定适合于探测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叶绿素荧光因子。本文分别利用3FLD(three bands Fraunhofer Line Discrimination)和反射率指数2种方法提取了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对比分析了这2种方法估测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在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遥感探测中的应用潜力。利用3FLD方法计算的O2-A和O2-B波段叶绿素荧光强度与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 2和0.492 4。基于反射率指数估测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时,叶绿素荧光反射率比值指数R_(740)/R_(720)、R_(440)/R_(690)、R_(740)/R_(800)以及叶绿素荧光一阶导数光谱指数D_(705)/D_(722)、D_(730)/D_(706)与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尤其是比值指数R_(440)/R_(690)与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的相关性最高,复相关系数达到了0.718 7。基于辐亮度的3FLD算法和基于反射率的叶绿素荧光比值指数2种方法提取的叶绿素荧光强度均能够实现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遥感探测,但利用反射率方法提取的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构建的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估测模型优于3FLD算法,更适合小麦条锈病病情严重度的遥感探测。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基于卫星平台的叶绿素荧光遥感探测小麦条锈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苔藓植物作为一种环境指示植物广泛应用于生态各领域。以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下苔藓群落为研究对象,沿着东坡山体设置了15个样地,运用冗余分析(RDA)对苔藓物种重要值与环境因子进行了排序,以期揭示贺兰山苔藓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样地485份标本都是地面生苔藓,共有14科19属36种,主要是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牛毛藓科(Ditrichaceae)和提灯藓科(Mniaceae),占苔藓植物总数的69.44%;15个样地苔藓物种重要值大小排序显示:优势种分别为灰藓(Hypnum cupressiforme)、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树形疣灯藓(Trachycystis ussuriensis)、美姿藓(Timmia megapolitana)、青藓(Brachythecium pulchellum)、对叶藓(Distichium capillaceum)、无齿紫萼藓(Grimmia anodon)、厚角绢藓(Entodon concinnus)、细牛毛藓(Ditrichum flexicaule)和中华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其中灰藓的重要值为0.417 6,是贺兰山东坡青海云杉林下苔藓植物主要的建群种,说明贺兰山东麓云杉林下较为干燥。RDA结果表明:海拔(F=5.124,p=0.010)、坡向(F=3.114,p=0.034)、年均降雨量(F=2.598,p=0.050)和年均温度(F=3.357,p=0.030)是影响苔藓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第一和第二主轴共计可以解释苔藓群落方差63.20%。研究结果可以为贺兰山苔藓植物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高等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膜系统成分与耐冷性、细胞内的物质与耐冷性、细胞抗氧化能力与耐冷性、低温胁迫信号传导、逆境蛋白与耐冷性和植物耐冷基因工程等6个方面综述了高等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植物耐冷性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以枸杞为试材,采用组织匀浆法从不同生长期的枸杞果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的形态特征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枸杞果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组成特点。结果表明:从枸杞果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真菌,这些菌株分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顶孢属(Acremon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派伦霉属(Peyronellaea)、茎点霉属(Phoma)和盘二孢属(Marssonia)7个属;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枝顶孢属(Acremonium)和帚枝霉属(Sarocladium)为优势属,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1.0%、27.6%和27.6%;成熟期枸杞果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幼果期枸杞果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枸杞果内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成熟期枸杞果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远远高于幼果期和变色期。  相似文献   
100.
汉莲2号是从汉中市西乡县杨河镇李嘴村发现的地方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莲藕新品种。顶芽尖、玉黄色,浮叶绿色、扁圆形,完全叶,叶面光滑、绿色、扁圆形;叶柄粗壮,刺少,株型高大;花少,单瓣,白色,花托扁圆形;主藕平均3.6节,长96.5 cm;中间节间长筒形,横切面近圆形,表皮光滑、白色,藕肉白色,子藕2~3支。肉质软面,适宜蒸煮和煨炖。2 a 6点次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260.20 kg;1 a 7点次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2 241.43 kg。对腐败病、叶斑病抗性强,适宜在陕西汉中地区海拔800 m以下区域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