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观测黄淮海平原黑龙港流域12 a和24 a林龄、长500 m、宽250 m的杨树防护林网内农田及旷野(CK)农田土壤水分和蒸散量,分析了防护林水分效应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小麦拔节-乳熟期间,对比CK,12 a和24 a林龄防护林可使0~ 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提高7.8%,1.9%,可使小麦蒸散量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来揭示凉山会理烟区烟草叶片发育过程中参与糖类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这些糖类在烟叶发育过程中含量的变化,从而阐明该烟区烟草发育过程中糖类代谢的规律.结果表明:(1)总糖、还原糖、淀粉的含量随叶龄增加而呈增长趋势;(2)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基因表达随叶片发育逐渐增强,蔗糖转化酶(Inv)所编码基因的表达随叶片发育先逐渐增强后减弱,蔗糖合成酶(SS)的基因表达随叶片发育先弱后逐渐增强,这些均反映出烟叶发育过程中糖类物质的代谢与积累变化;(3)ADPG焦磷酸化酶,GBSS I(结合态淀粉合成酶)和SBE(淀粉分支酶)所编码基因的表达随叶片发育由弱变强,反映淀粉的合成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3.
杏树蒸腾与降水和冠层微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TDP)测定时间步长10min的杏树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到的降水量和果树冠层微气象因子值,分析华北低山丘陵区杏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降水、微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杏树蒸腾速率具有明显昼夜变化特征,在夜晚杏树蒸腾速率很低,白天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渐增加,气温逐渐升高,蒸腾速率逐渐增强;而后,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温度降低,蒸腾速度减小。且在同一生长期内晴、多云天气日的蒸腾速率高于阴天天气日。2)杏树在生长季(4—9月)、非生长季(1—3月、10—12月)蒸腾耗水量分别为294.4、68.4mm,分别占全年的81.1%、18.9%。从4月起,杏树的蒸腾耗水量迅速增加,5月和6月达到全年的峰值,此后杏树耗水量逐渐减小。3)年际总降水与杏树蒸腾量的比值为1.6,大于1.0,周年降水可以满足杏树蒸腾耗水的需要,但供(降水量)求(蒸腾量)比各月间差异很大。4)回归分析表明:杏树在主要生长期内蒸腾速率与冠层净辐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子有很好的相关性(R2=0.833),各气象因子与杏树蒸腾速率的相关程度为冠层净辐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风速。  相似文献   
14.
小地老虎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抓住防治适期给于消灭是保全苗的一个重要措施。如何预测防治适期,以前报导主要是靠检查叶面被害情况进行防治。现根据一九七二年至一九八○年九年资料分析,有效发蛾高峰日到防治适期为一个经验值,而有效发蛾高峰日又可根据其与当年早春二至四月的相关性来确定。一、预测方法1、有效发蛾高峰日的测定:据九年资料统计分析,有效发蛾高峰日与三月下旬气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9;可靠性0.05>P>0.01,相关显著。其直线相关预测式为y=62.9985-3.465x(y 为有效发蛾高峰日,以三月十日为起点,x 为三月份  相似文献   
15.
华北石质山区刺槐人工林的土壤呼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1-12月,利用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温度及湿度,分析华北石质山区35年生刺槐林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刺槐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内变化特征不明显,但日际及季节变化明显,全年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且与土壤温度的日际及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 1-3月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日际变化略有波动,从4月开始逐渐上升 ,直至7月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逐渐下降,直至11月约降低至1-3月时的水平,并保持到1 2月.全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为2.50 μmol·m-2s-1,主要生长季(4-10月 )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非主要生长季(1、2、11及12月),二者分别为3.63与0.90 μmo l·m-2s-1 .2) 刺槐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表层0 cm、地下5、10、15和20 cm 深度处土壤温度都存在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p<0.01),且与土深20 cm处温度的相关性最好.上述不同深度处的Q10值分别是2.20、2.28、2.34、2.40和2.48. 3)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有机无机钾肥配施对四川典型植烟区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在凉山烟区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钾肥配施比例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无机钾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产量、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1∶1的处理产值和产量增幅为36.2%和29.5%;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3∶7的处理产值和产量增幅为44.3%和34.2%;与纯无机、有机钾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7∶3、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3∶7的处理中部烟叶外观质量总体评价最好;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1∶1和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3∶7的处理中部烟叶钾含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与纯无机钾肥处理相比,增加量分别为5.4%和8.1%;在烟叶质量评吸指标上,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1∶1的处理总体得分最高。总体来看,有机无机钾配施比例为1∶1的处理比其他处理在烟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总体评价上都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连作对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连作产生的障碍,综述了连作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指出连作会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酶活性朝着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改变,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改良土壤、消除连作障碍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用AOTF-NIR(AOTF-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田间生长烟叶中5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182个样品组成校正集标准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信息与各成分含量之间的关联定量校正数学模型,并对30个验证集样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的平均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3.73%、3.89%、3.78%、2.88%、4.37%。对验证集样品的原始化学值和预测值进行成对数据t测验,检测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说明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用的,该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方便无损。可用于快速定量检测田间生长烟叶中的烟碱、还原糖、总糖、总氮、钾。  相似文献   
19.
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11月-2006年6月由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及AR5土壤温度湿度自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华北低山丘陵区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冬小麦返青前后的土壤呼吸速率(SRR)在晴或多云天气条件下都要高于阴天,SRR的日变化都表现为单峰变化趋势。(2)冬小麦生育期SRR的日际变化特征为:返青前SRR保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为0.63μmol.m-.2s-1;返青后SRR迅速增加,至抽穗期达到最大,此后保持稳定,平均为2.18μmol.m-.2s-1;收割后SRR降低。整个生育期SRR的平均值为1.28μmol.m-.2s-1。(3)冬小麦田浅层土壤温度(包括地表温度、地下5cm、10cm、15cm、20cm土壤温度,p<0.01)与SRR间都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其中20cm土壤温度与SRR相关性最好,Q10值(5~20℃间气温每增加10℃呼吸增加的倍数)从表层至地下20cm依次为:2.09、2.29、2.39、2.51、2.63;土壤含水量过低对土壤呼吸有抑制,当土壤含水率在20%~30%时,SRR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黑龙港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序变化和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武强、深泽、饶阳、晋州、献县5站1957-2009年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算法,计算各站不同时间尺度ET0,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其趋势倾向,并应用滑动R/S分析方法研究该流域不同时间尺度ET0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线性趋势分析显示,各站历史上自1957年以来的ET0年总值的气候倾向率在-33.81-10.79mm.10a^-1,即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倾向率不同;各月ET0倾向率在-11.27-2.02mm.10a^-1,大多数为负值,其中5、6月份各站的下降趋势最大;春、夏、秋、冬季ET0倾向率为-15.87-1.30mm.10a^-1,且夏季各站之间的差异较大,尤以饶阳站与其他4站间的差异最大。气候要素倾向率的对比分析表明,5站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下降趋势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风速下降、日照时数减少、日最高最低气温上升造成的;5、6月份下降趋势明显则主要是由于风速下降、日照时数减少、日平均气温上升减缓、相对湿度上升明显造成的;饶阳站与其他4站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2、3、11、12月风速下降和日照时数减少以及日最高最低气温上升趋势减缓、相对湿度和气压下降明显,以致这些月份的ET0倾向率大于0,形成秋季和冬季ET0倾向率大于0,年尺度ET0年际变化下降趋势不明显。R/S分析结果显示,5站全年和各季ET0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分维数均小于1.5,说明各站全年和各季节ET0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即ET0在未来将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除饶阳外的其他站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