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大田管理条件下,研究了打顶对芝麻叶片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出苗后20 d开始至出苗后80 d打顶,各处理光合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95.92%,142.86%,118.71%,120.75%,109.86%,108.16%和109.52%,对蒸腾强度和气孔导度的影响为出苗后30 d打顶处理最大.打项对芝麻品质...  相似文献   
32.
芝麻连作对农艺性状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年限连作对芝麻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茬相比,连作情况下芝麻的株高、果轴长度、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均显著下降。连作1~3年,单株蒴数下降范围为8.41%~20.85%,单蒴粒数为7.32%~18.16%,千粒重为4.69%~14.72%,单株产量为11.86%~44.07%,并且连作年限越长,农艺性状变劣越严重。连作对芝麻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大,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改变,比例失调。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总量下降,根区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都有显著下降,连作3年,分别下降了66.1%、76.2%、56.0%;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下降,而真菌数量增加。土壤速效氮、磷、钾,交换性钙、镁,有效锰、硼、铁、铜和锌随连作年限增加而下降,连作3年,土壤速效磷、钾,交换性钙,有效硼、铁和锌的养分递减率都达5%以上,连作还导致土壤供肥能力变差。  相似文献   
33.
高产优质黑芝麻新品种郑黑芝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以Sindos64 -1、921为母本、父本进行杂交,并在多元病圃中进行连续多代抗病性选择,获得了黑芝麻新品种郑黑芝1号.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等突出特点,2000-2002年在河南省黑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3a 13点次试验的平均产量为902.00 kg/hm2,较对照增产16.86%...  相似文献   
34.
我国芝麻生产优势、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芝麻为优质油料作物,近年来芝麻种植面积及总产逐年下滑,国内需求与进口量逐渐增加。为此,分析了我国芝麻生产优势有科技、品质、区域、贸易、比较效益、成本等;存在问题有品质一致性差、产量低而不稳、病虫害重、缺乏政策等;并提出了促进芝麻产业稳健发展的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科研投入、建立生产基地、建立产业协会、加强政策扶持、建立信息网络等对策。  相似文献   
35.
水稻根系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剪根等处理后水稻群体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剪上层根使子粒灌浆盛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下降24.41%~33.26%,单株产量降低22.17%,说明在经济产量形成期,上层根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6.
芝麻太空诱变效应及AFLP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太空环境对不同芝麻品种的诱变效应,以实践8号卫星搭载的豫芝11号、日本黑芝麻、郑芝D15、郑芝05N01、郑芝06ms198等5个芝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太空诱变对芝麻SP3与SP4世代农艺性状和抗性变异的影响,并对豫芝11号、日本黑芝麻及其诱变后代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芝麻品种经太空诱变后在叶型、蒴型、花色、生育期、株高、始蒴部位、黄稍尖、单株蒴数、千粒质量、产量和抗病性上均产生了变异,品种间突变类型及突变频率均存在差异,抗性性状有正向增加的趋势,但农艺性状负向突变较正向突变幅度大.与对照(未经太空诱变)相比,株高、始蒴部位、黄稍尖、单株蒴数、千粒质量、产量最高分别增加了53 cm,77 cm,16 cm,122个/株,0.53 g,478.54 kg/hm2,下降了36 cm,30 cm,19 cm,197个/株,0.64 g,1 013.81 kg/hm2;对豫芝11号和日本黑芝麻的SP4世代变异进行AFLP分子检测,豫芝11号39个诱变后代的遗传距离在0.128 8 ~0.488 5,72%的植株遗传距离在0.12 ~0.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日本黑芝麻17个诱变后代的遗传距离在0.289 7~1.301 3,37.5%的植株遗传距离在0.178 3~0.4996,平均遗传距离为0.687 6.由此表明,太空诱变具有多方向性和随机性,芝麻不同品种对太空诱变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芝麻纵向不同部位的开花结蒴规律和蒴果发育特性,以郑芝98N09为研究对象,于芝麻盛花期将其植株纵向划分为下部节位(8节位以下)、中部节位(9~20节位)和上部节位(20节位以上),调查了各部位的开花结蒴特性和蒴果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节位的增加,郑芝98N09开花和结蒴数目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在第15节位开花数目达最大值,为9.3朵/节;在第12节位结蒴数目达最大值,为4.2个/节位。不同部位结蒴能力比较,中部节位结蒴能力最高,开花结蒴率为45.1%;上部节位次之,为30.1%;下部节位仅为25.0%。中部蒴果的长度、宽度、鲜质量和籽粒的鲜质量、干质量以及果皮干质量均高于下部蒴果和上部蒴果;下、中、上部蒴果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0.003 5、0.004 4、0.003 0g/(蒴.d),表明在蒴果发育过程中光合物质优先供应中部蒴果。  相似文献   
38.
两优培粳(原名两优协粳)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广亲和籼型核不育系培矮64S与自育(系选)的典型粳稻94205配组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新组合.它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2003年秋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信阳近20年来唯一一个国审农作物品种,也是河南省第一个国审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39.
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对芝麻(Sesamum indidum L.)硒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通过设对照、X1(富硒液肥)、X2(富硒液肥+锌)、X3(富硒液肥+磷酸二氢钾)、X4(富硒液肥+锌+磷酸二氢钾)5个处理研究硒肥配施对芝麻(郑芝DW607)硒素吸收、物质分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施用硒肥后芝麻产量均有增加...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河南省芝麻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点,指导芝麻生产布局,根据芝麻光温水需求规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芝麻生长发育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利用河南省15个气象监测站点1961—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计算芝麻温度、光照、降水适宜度和综合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15个站点芝麻温度适宜度(0.938~0.956)>光照适宜度(0.568~0.657)>降水适宜度(0.492~0.595),综合气候适宜度为0.641~0.712。1961—2019年,河南省芝麻光照适宜度和综合气候适宜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每10 a分别下降0.032和0.012;温度适宜度和降水适宜度变化趋势不显著。光照、降水适宜度和综合气候适宜度从北往南逐渐降低,而温度适宜度从西北往东南逐渐增加。可见,河南省芝麻温度适宜度较高,热量资源丰富;光照适宜度随年份降低,光照资源逐渐不利于芝麻生长;降水适宜度较低,降水是限制河南芝麻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河南芝麻生产中,巩固豫东南驻马店、周口等芝麻传统产区的优势,扩大气候适宜度高值区域豫北、豫东的种植范围,同时完善排灌配套设施,对提高芝麻气候资源利用率,保证河南芝麻稳产增产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