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8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为利用HIGS技术研究条锈菌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的功能,需要构建小麦品种与条锈菌及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亲和互作体系。本研究选用20个常温下(10℃)高感条锈病的小麦品种和22个耐高温条锈菌菌株,进行高温(21℃)条件下接种亲和性分析,发现11个品种高感条锈病、3个菌株耐高温性稳定且毒性谱较宽。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有小麦TaPDS基因片段的重组BSMV侵染上述候选小麦品种,确定‘Local Red'等6个品种与BSMV亲和程度符合试验要求。筛选出小麦品种‘Local Red'与菌株15335-2、15323-4等组成的最佳互作组合,适合利用BSMV Agro/LIC方法开展小麦条锈菌耐高温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2.
新疆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新疆核桃与小麦间作对麦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2017年对新疆南疆核桃-小麦间作、单作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南疆麦区杂草有39种,隶属14科33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为主;优势杂草有9种,分别是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Schur.、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 L.、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离蕊芥Malcolmia africana(L.)R. Br.、小蓟Cephalanoplos segetum(Bunge.)Kitam.、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与小麦单作田相比,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物种丰富度及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2017年物种丰富度最高达27种,代表杂草优势集中性的Simpson指数则是小麦单作田高于核桃-小麦间作麦田,2013年高达0.32;核桃-小麦间作有利于麦田播娘蒿、苣荬菜和离蕊芥发生,但不利于萹蓄发生,其它5种优势杂草在间作和单作麦田的发生密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3.
方法:在甘薯块茎膨大期自然干旱条件下,测定甘薯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比较不同品种甘薯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结果: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总体先呈上升趋势,后出现下降;脯氨酸含量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则明显上升。结论:干旱胁迫下的丙二醛含量与POD活性呈负相关,POD活性增强可能是丙二醛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甘薯品种川9-15-13抗旱性最强,其次是商薯9号和漯薯10号。  相似文献   
54.
首先开展大扁杏优树选择,然后进行优树无性系鉴定的研究,依据无性系主要丰产、经济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选择出9018、9037、9063、9076、90106等5个大扁杏优良无性系。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丰产和经济性状遗传稳定,丰产、稳产、质优,抗逆性强。详细介绍了其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5.
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生源要素之一,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转化过程直接影响着湿地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氮含量的多寡,对植物的生长、演替和初级生产力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湿地植物在富氮土壤中生长能够获得较高的生产力;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湿地植物氮含量主要受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制约;建坝、农耕、放牧、排水等人类干扰活动也可通过改变湿地土壤氮含量而对湿地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筛选防治核桃黑斑蚜的田间药剂,为新疆核桃黑斑蚜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调查各处理核桃黑斑蚜的发生数量。【结果】药后7 d,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 000倍液、4 000倍液、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5 000倍液和20%啶虫脒可溶粉剂3 000倍液(对照药剂)对核桃黑斑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91%、99.48%、97.09%和99.68%。各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核桃树安全,无药害。【结论】推荐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300 g·L~(-1)氯虫·噻虫嗪悬浮剂可用于大田防治核桃黑斑蚜。  相似文献   
57.
当前,基于正积温的度日模型广泛应用于冰川消融研究中,该模型的核心参数是度日因子。根据印度河上游Sachen、Gharko、Barpu冰川2014-2016年的物质平衡和气温实测资料,计算得到消融期内各冰川研究区的度日因子,并分析了度日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Sachen、Gharko、Barpu冰川度日因子均值分别为2. 83 mm·d^-1·℃-1、3. 74 mm·d^-1·℃^-1、3. 91 mm·d^-1·℃^-1;各冰川度日因子皆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增,海拔递增率分别为0. 003 7 mm·d^-1·℃^-1·m^-1、0. 007 4 mm·d^-1·℃^-1·m^-1、0. 004 1 mm·d^-1·℃^-1·m^-1;对于同一观测点而言,度日因子不是一个常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冰川度日因子随着年际变化呈增加的趋势;度日因子受表碛影响显著,度日因子整体上随着表碛厚度的增加而递减。然而表碛厚度低于2 cm时,表碛的覆盖作用促进了冰川的消融,表碛覆盖区冰川度日因子大于裸露区冰川;冰川朝向的变化对度日因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向阳坡的冰川度日因子随海拔递增率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58.
探讨除草剂添加增效剂减量施用对红枣-小麦间作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为麦田除草剂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药后50 d,10%苯磺隆WP、20%双氟·氟氯酯WG和6%双氟·唑草酮OD添加增效剂激健在减施20.00%~40.00%的剂量下对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6.83%~98.47%和98.96%~99.87%,分别高于与之相对应的不添加增效剂激健的处理,较空白对照增产8.03%~10.69%,纯增收益为725.80~1 099.00元/hm,表明10%苯磺隆WP、20%双氟·氟氯酯WG和6%双氟·唑草酮OD添加增效剂激健可在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减量施用。  相似文献   
59.
轴承故障诊断的最优化随机共振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复杂和高速方向发展,导致其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运行,使得通过振动分析检测微弱故障变得极为困难。因此,从强噪声背景中提取微弱故障信号成为机械故障诊断的关键问题。随机共振利用噪声能量来加强特征信号能量,特别适合于现代机械设备微弱故障诊断,然而,共振系统结构参数对其输出结果影响较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对故障轴承进行精确诊断,以随机共振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自适应随机共振新方法。以随机共振输出信噪比作为算法的目标函数,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搜索全局最优解,实现双稳系统参数的自适应调节,获得信噪比最大时的系统参数,最终实现从强噪声环境中检测出微弱信号。数值仿真和轴承故障诊断试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输出频率谱故障频率峰值比经典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峰值高20%,可用于强噪声环境下轴承故障识别和诊断。  相似文献   
60.
白洋淀典型台田湿地土壤生源元素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人为干扰作用下白洋淀典型台田湿地土壤中碳氮磷等生源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台田湿地土壤有机碳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累积峰出现在10~20 cm土层;无机碳大致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全碳大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形态氮和全氮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出现较大的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深层土壤含量高于上部土层的趋势;土壤C/N比较低,C/N比与有机碳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全氮无显著的相关性;有效磷含量随着土层加深呈现增加趋势.全磷含量总体上呈现波动性变化,存在两个累积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