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篇
  4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辐照技术保障预制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辐照保障预制食品安全与质量技术研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设立与资助的研究项目。本文对该项目开展以来,各参与国家在辐照影响预制食品微生物安全性、营养与感官质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辐照保障预制食品安全与质量研究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γ射线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S1.90号菌株以生理盐水和肉汤为辐照介质时,在常温和0—4℃条件下经~(60)Coγ射线辐照,不同辐照剂量对该菌致死效应不同。上述介质和辐照温度对该菌的致死效果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在以上试验条件下,该菌的D_(10)值在0.1—0.2kGy之间。当该菌存在于鸡肉中时,辐照安全剂量应不低于3.0kGy。  相似文献   
33.
高美须 《植物检疫》1997,11(6):354-358
辐照技术对促进热带水果贸易的作用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在内的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外汇来源。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消费越来越多。由于西方国家的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对热带水果的需要将会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4.
国内外食品辐照标准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食品辐照是利用电离辐射(主要是指^60Coγ射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对物质或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新型保藏技术。它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食品加工方法。与其它食品加工方法相比,辐照处理具有操作方  相似文献   
35.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冷鲜猪肉为试验对象,研究电子束辐照对冷鲜肉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电子束(0、2.0、3.8、6.2、8.3、10.5 kGy)辐照肥瘦比为1∶6的冷鲜肉,测定冷鲜肉的蛋白质与粗脂肪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冷鲜肉的TBARS值、过氧化值、双烯值的变化,分析冷藏过程中猪肉氧化程度的变化,并进行色度及感官的测定.结果表明:经电子束处理后,冷鲜肉的蛋白、粗脂肪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冷鲜肉的TBARS值、过氧化值有增加,总双烯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3.8、6.2 kGy剂量组在贮藏期内色泽好;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鲜猪肉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经过4 ~6 kGy电子束处理能有效延长冷鲜肉保质期,并对其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6.
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工艺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国际辐照饲料工艺规范的规定,研究了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工艺,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该技术规定:辐照前宠物干粮食品细菌总数≤5×104 MPN/100g,霉菌≤4.5×104 CFU/g,沙门氏菌≤1×103 CFU/25g,辐照后细菌总数≤1000 CFU/g,大肠菌群≤30 MPN/100g,霉菌≤25 CFU/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宠物干粮食品辐照杀菌的最低有效剂量为4.0 kGy,最高耐受剂量为15.0 kGy。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的最高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辐照对樱桃番茄杀菌效果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樱桃番茄为材料,分析了樱桃番茄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3种致病菌D_(10)值,并对辐照样品在室温下贮藏0、2、4、6、8、10 d后的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番茄中接种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氏菌的D_(10)值分别为0.088、0.243和0.264 kGy;辐照剂量低于2.0 kGy时对樱桃番茄在室温条件下色泽L*值、a*值、b*值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2.0 kGy可以作为樱桃番茄辐照的适宜剂量。本研究结果为降低樱桃番茄的致病微生物含量及辐照技术在保障生鲜果蔬受致病菌污染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究卤鸭掌优势腐败菌的菌相构成,将卤鸭掌在35℃恒温条件下贮藏10d后,应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法与16S rDNA菌群分析法对卤鸭掌中优势腐败菌进行菌群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传统培养法分离鉴定出卤鸭掌中优势腐败菌为乳酸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16S rDNA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卤鸭掌中含有9个纲的13个属种类的菌群结构。传统培养法和16S rDNA菌群分析法所得优势腐败菌的菌相不完全相同,综合2种研究方法,确定卤鸭掌优势腐败菌为乳酸菌、葡萄球菌属、小球菌属、放线菌属、假单胞菌属。卤鸭掌优势腐败菌菌相的确定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腐保鲜措施,延长卤鸭掌货架期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9.
辐照作为一种检疫处理方法的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美须 《植物检疫》2003,17(2):91-94
本文简要回顾了辐照作为一种检疫处理方法的历史 ,介绍了推动辐照检疫发展的国际食品辐照咨询小组 (ICGFI)所作的工作 ,辐照检疫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认可状况 ,辐照检疫在美国的发展 ,辐照检疫研究议定书及辐照检疫的认证等辐照检疫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0.
辐照作为豆类中绿豆象的检疫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按照国际推荐的辐照检疫研究方法,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进行了辐照对绿豆象的检疫有效剂量和大量验证试验的研究,并分析了在此有效剂量辐照处理对豆类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出结论为100Gy的辐照可以作为绿豆象的有效检疫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