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33篇
  24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区域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农业灌区用水现状进行实际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首尾测算分析法的计算原理,选择代表不同灌溉方式的典型样点灌区,开展相关的田间测试试验,分别用水量平衡法和田间测试法对典型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进行客观、科学的计算,从而得出科尔沁左翼中旗灌溉水利用效率。通过测试与评估农业灌溉中不同类型田块及不同灌溉技术下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得出样点灌区主要灌溉方式低压管灌、喷灌和膜下滴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865,0.874,0.906。在2014年的水文气象条件、灌区灌溉系统状况以及灌区的管理等综合因素条件下,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880。计算结果符合灌区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更好的发展灌区节水灌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2.
21世纪灌溉原理与实践学科前沿关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灌溉原理是指导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实践的基本法则。从学科发展时代演进角度对20世纪灌溉原理和实践作了简要回顾,根据21世纪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对本世纪(前期)学科和实践前沿广泛关注、具挑战性的几个问题作了科学展望,即:非充分灌溉理论的发展;区域性农田水循环研究的深入与实用;智能化灌溉模型,尺度效应问题及3S技术的一体化灌溉应用。有利于新时期灌溉原理研究与实践的认识提高和内容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33.
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热温工程造价,万家沟水库工程拱坝混凝土拟掺用减水剂,本文通过了大量试验,建立了减水剂对混凝土主要技术性质影响的关系,为该拱坝混混凝土筛选出了合适的减水剂品种,并确定了其最佳掺量和减灰率  相似文献   
34.
通过在旱区坡耕地上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在降雨强度40 mm·h-1和历时为3 h的条件下,7种线性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PAM)和新型节水保水材料(SAP)交并施用方式对径流和氮素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不施用PAM和SAP)相比较,施加PAM和SAP有效减少了径流量和氮素淋溶量,减少的地表径流量达93.29%,相应地降低水中总氮淋溶量达25.58%,保水作用SAP强于PAM;同时,减少的土壤侵蚀量达91.85%,相应地降低泥沙中总氮淋溶量达37.96%;由降雨后土壤剖面养分分布可知,0~15 cm深度土壤的含氮量比对照组高50.24%。说明施加PAM和SAP增加了根系层的持水和保肥能力,降低了土壤养分随水的深层渗漏,且保土作用PAM强于SAP。在坡耕地施加PAM和SAP不但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能降低土壤氮素的流失,防止肥料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35.
参考作物潜在蒸散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河套灌区多年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法计算得到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对影响ET0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比较了以4因子(平均气温、净辐射、相对湿度、2 m处风速)和3因子(平均气温、净辐射、相对湿度)为输入向量,由Penman-Monteith法计算所得ET0为输出向量的BP网络ET0预报模型.研究表明,BP网络可以用于ET0的预报计算,四因子法和三因子法均简便可行,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相比之下,四因子法的精度更高.此研究是对传统ET0计算的补充.  相似文献   
36.
西藏高寒牧区燕麦作物系数的推求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AO-56推荐的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推求充分灌溉条件下西藏高寒牧区燕麦的作物系数,并通过灌溉试验数据验证所求作物系数的可靠性以及这2种方法在海拔4 000m以上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单作物系数法,2011年和2012年作物系数Kcini、Kcmid、Kcend分别为1.06、1.18、0.28和1.09、1.17、0.28。2011年和2012年双作物系数法与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的ETc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743和0.894。理论计算的作物需水量与实测值接近,该2种作物系数法均适用于西藏高寒牧区。  相似文献   
37.
甘肃天祝草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荒漠草原,应用天祝县二道墩试验站2005年的实测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Penman修正式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并进行了比较。Penman修正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值略小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的值,最大绝对偏差0.5 mm/d。分析发现生育期辐射项ETrad是导致参考作物腾发量ET0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2种方法计算的空气动力项ETaero差别较小,最大绝对偏差不超过0.2 mm/d。导致计算偏差的原因在于2种公式采用了不同的辐射项和空气动力学项计算公式和参数。2个公式计算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讨气化渣对毛乌素沙漠风沙土的改良效果,利用气化渣作为一种风沙土改良材料,与风沙土按不同掺入量混合,通过对土壤粒径组成、保水性能以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探讨了气化渣对风沙土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气化渣使风沙土的粒径组成得到明显改善,砂粒含量降低5.89%~35.8%,黏粒、粉粒含量分别提高0.89%~2.92%,7.94%~32.88%,风沙土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为7.75%~55.5%; 风沙土土壤质地也由砂土转向砂质壤土,保水性能也随之呈现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了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p<0.05),增长幅度分别为13.53%~158.93%,7.12%~126.95%,23.19%~252.47%; Van Genuchten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气化渣添加后风沙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明气化渣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土壤保水性,并且风沙土土壤保水性能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化渣添加量越高土壤保水性提高越明显。由此可以得出,水煤浆气化渣能够有效地改善风沙土的水分物理性质,显著提高风沙土的保水性能,对风沙土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9.
无分叉灌溉渠道系统非恒定流计算机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一无分叉灌溉渠道系统非恒定流计算机模拟模型。渠道断面可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横向水工建筑物可以是水闸、堰,侧向水工建筑物可以是水闸、堰、水泵站,且可任意组合。该模型可用作渠道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自动化中水力计算的工具。  相似文献   
40.
自动上游控制灌溉渠道系统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圣维南方程组的有限差分数值解并使用比例控制方式,编写出计算机程序,实现了自动上游控制灌溉渠道系统的计算机模拟。该程序也可用于人工上游控制灌溉渠道系统,能够根据取水建筑物的流量需求确定控制建筑物的调节。在上游控制渠道系统调控方法的研究中该程序可和作检验调控方法的工具。本文介绍了该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