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46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黄土高原地区施肥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分析黄土高原地区轮作与施肥对苜蓿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的高产期在2~5年,其中在第5年达到最高,尔后产草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逐年下降;施肥具有延长其生长年限的作用;产草量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增减辐度较大,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生产中,应根据苜蓿的生长特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两种杂交组合羔羊肉的分析表明:DMF3和DHF3蛋白质含量均在20%以上,脂肪含量适中,肌纤维直径细,分别为27.38 μm和26.89 μm,矿物质和脂肪酸种类多,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占蛋白质比例分别在7.5%和2.4%以上,较理想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表明用无角陶赛特羊杂交蒙系羊和小尾寒羊,在肉品质方面有良好的改良作用,杂交后代羊肉品质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23.
覆盖方式对烟草光合速率及耕层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为材料,在大田环境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秸秆覆盖(JG)、塑料地膜覆盖(DM)、液体地膜覆盖(YM)和露地栽培(CK)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烟草光合速率、荧光特性、土壤含水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团棵期,植株叶片光合速率以地膜覆盖处理最...  相似文献   
24.
黄土区旱地长期施用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已进行18年的微量元素肥料定位试验为背景,研究了长期施用微肥条件下小麦的增产效应。施入微肥后,籽粒,秸秆中微量元素含量增加。长期定位施用硼肥平均增产112.8kg/(hm^2.a),增产率达4.5%,施用锌肥平均增产110.4kg/(hm^2.a),增产率达4.4%,施用锰肥平均增产92.2kg/(hm^2.a),增产率达3.7%,施用铜肥平均增产188.5kg/(hm^2.a),增产率达7.6%,在不同降水年型微肥的增产作用不同,硼肥在常态年增产作用显著,增产率为8.0%,干旱年增产率为2%,丰水年不增产;锌肥在不同降水年型增产作用较为稳定,常态年增产为4.3%,干旱年增产率为7%,丰水年增产率为5.4%,锰肥丰水年增产显著,增产率为9.0%,常态年,干旱年增产率分别为2.7%、1.3%,铜肥在常态年,干旱年增产率分别为10.7%、9.5%,丰产年不增产,在目前微肥价格下,施用硼,锌,锰,铜微肥有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5.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土壤养分布特征,有机质,全氮、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在王东沟小流域的分布呈现塬面>山坡地>坡台地的趋势,这是由于养分的投入主要分布在塬面,流失的养分在山地富集的结果,流域内土壤K素含量无较大差异,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均比较高,流域内有机质含量不高,钾素较丰富,速效养分含量较低,且分布不均,林,草地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比农田土壤高,由于没有外源磷素的补充,其全磷,速效磷含量较农田土壤低,且变幅较大,果园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是所有土地利用方式中最低的。  相似文献   
26.
砒砂岩改良风沙土对磷的吸附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适量砒砂岩能有效改良风沙土的吸水和保水特性,但对于砒砂岩改良风沙土的养分有效性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不同用量的砒砂岩改良风沙土对磷吸附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评价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特性,揭示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机理和指导磷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设计了砒砂岩和风沙土0∶100(L)、10∶90(LS1)、25∶75(LS2)、50∶50(LS3)、75∶25(LS4)、90∶10(LS5)和100∶0(S)(烘干质量比)7个不同比例的改良模式。研究了在25℃下砒砂岩不同添加量改良风沙土的磷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征,并应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进行参数拟合,以揭示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机理,同时分析了砒砂岩添加比例与改良土壤中磷的最大吸附量的关系。【结果】1)同一初始浓度下,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呈增大趋势,24 h后逐渐达到平衡。2)吸附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磷初始浓度的增大,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量逐渐增大,直到接近或达到吸附最大值。3)风沙土对磷的吸附量大于砒砂岩的吸附量,改良土壤中随着砒砂岩添加比例的增加,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呈减小趋势。4)风沙土、砒砂岩和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曲线以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5)风沙土、砒砂岩和改良土壤对磷的吸附属于均质的单层吸附,由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吸附反应速率,吸附机理主要是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6)改良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随砒砂岩添加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测定砒砂岩和风沙土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及风沙土中砒砂岩的添加比例来对改良土壤中磷的最大吸附量进行预测。【结论】砒砂岩可显著减小风沙土对磷的吸附固定,增加施入磷肥的有效性。所以当改良土壤恢复植被以后,磷肥施用初期,砒砂岩添加比例较大的改良土壤中,磷素的肥效较好。但随着植物的生长利用,各改良土壤中吸附磷素的释放效果以及磷肥肥效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土壤干旱条件下锰肥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在盆栽条件下进行了土壤干旱时夏玉米施用微量元素锰的试验。通过测定拔节期玉米叶片气孔导度(C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R)等指标,探讨了干旱胁迫下外源锰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锰肥能降低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显著提高夏玉米光合能力。锰肥对夏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土壤干旱时尤为显著。土壤干旱情况下,锰肥可使玉米叶片Cs增加58.11%,Pn和WUR分别增加42.07%和50.00%,从而减轻了土壤干旱对玉米光合作用的抑制。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尺度塬面、坡地、沟道和梯田4种地形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总量和活性组分的分布、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变异系数介于32%-70%之间,表现出中到高度的变异特征.4种地形下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储量以塬面土壤最高,沟道土壤最低,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降低程度随有机碳活性增强而增加.以塬面土壤为对照所获得的碳库管理指数可灵敏指示有机碳对地形条件的响应特征,中活性有机碳库管理指数的指示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部分解释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地带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9.
长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耕层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含量影响不大,施用B、Mn肥耕层土壤全P、有效P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0%、9.2%和128.0%、115.8%,剖面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含量各施肥处理在0-40cm土层含量增高于CK、40-120cm土层含量低于CK,120-220cm土层含量再次高于CK。各个剖面B,Zn处理的全P含量高于CK,施Mn处理全P低于CK。  相似文献   
30.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单施N、P肥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不明显,施有机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值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轮作中引入豆科作物或豆科连作均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积累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