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1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石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石蒜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带基盘石蒜鳞茎为外植体,分别采用六分法和四分法将其分成等份,然后对其进行初代、继代、复壮及生根培养和大棚栽培,确定其最佳快繁体系,[结果]带基盘鳞片为石蒜属植物快速繁殖的最佳外植体;六分法切割鳞茎的综合效果较好;石蒜属植物初代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5mg/L+NAA0.5mg/L;培养基MS+BA6mg/L+NAA0.4mg/L中石蒜的增殖率最高,且石蒜苗生长健壮;培养基MS+NAA0.5mg/L中石蒜苗的生根率最高(92%),根多且粗壮;出瓶苗在蛭石:珍珠岩=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5.57%。[结论]石蒜属植物的最佳初代、继代及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BA5mg/L+NAA0.5mg/L、MS+BA6mg/L+NAA0.4mg/L和MS+NAA0.5mg/L。  相似文献   
12.
高淀粉甘薯茎尖脱毒与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淀粉专用甘薯品种‘渝薯2号’茎尖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不同茎尖大小、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配比、不同培养方式对茎尖脱毒和成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用0.1%升汞溶液消毒7~8min,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切取分生组织带2个叶原基、大小0.3~0.4mm的茎尖接种于"MS+1.0mg/LBA+0.05mg/LNAA+0.5mg/LGA3"培养基上一次培养最好。  相似文献   
13.
黄振霖 《南方农业》2013,(Z1):136-137
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的特性和优质高产所需的气象条件,分析连阴雨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危害。结合重庆市34个区县的实际气象情况,简介了马铃薯连阴雨危害的预防措施,从"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补植"等方面提出了铃薯连阴雨灾后的补救与恢复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振霖  李义江 《南方农业》2013,(Z1):130-131
通过对"脱毒种薯、催芽拌种、配方施肥、晚疫病防治、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形成成熟的早春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能达到早出苗、早结薯、早上市的目的。特别是提早上市,可提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秋洋芋是晚秋生产的重点作物,是在水稻、玉米收获后,充分利用小麦、油菜播栽前的空闲时段,开发种植的一季秋洋芋。秋洋芋种植不仅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而且可有效解决城乡居民蔬菜秋淡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单膜、双膜覆盖对高淀粉甘薯品种渝薯2号出苗情况的影响,筛选确定出最佳的育苗覆膜方式。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比单膜出苗早5d,出苗整齐、苗质好、壮苗率高,价格优势突出;出苗量增加11.14%,每667m2可节约种薯成本13元,节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didC·H·Wright),又名黄姜,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植物,其根状茎内的薯蓣皂素(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最高可达16·15%,是目前世界上用于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药源植物[1~2]。根据国内生物技术医药产品开发的现状和国际生物医药的应用前景,因盾叶薯蓣用途广泛、利用价值极高,我国十分重视其生产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开发研究,并将之列为国家生物医药工程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但生产中底肥施用缺乏相关规程,种植者普遍认为底肥越多越好,因而盲目施肥,造成肥害,致使部分植株死亡和根状茎严重腐烂,对其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单膜、双膜覆盖对高淀粉甘薯品种渝薯2号出苗情况的影响,筛选确定出最佳的育苗覆膜方式。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比单膜出苗早5d,出苗整齐、苗质好、壮苗率高,价格优势突出;出苗量增加11.14%,每667m2可节约种薯成本13元,节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黄振霖 《南方农业》2013,(Z1):132-133
简介低温冻害对马铃薯的影响。分别阐述种薯贮藏阶段、生长期防止马铃薯低温冻害的技术措施,生长期应"清沟排水,整地起垄;合理调整播期;催芽播种;有针对性地加强田间管理;覆盖稻草、地膜,保墒防寒;及时防治病虫害"。马铃薯遭受低温冻害,应通过"切忌用块茎受冻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补种"等技术对策来保证灾后恢复生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脱毒种薯、催芽拌种、配方施肥、晚疫病防治、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形成成熟的早春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能达到早出苗、早结薯、早上市的目的。特别是提早上市,可提高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