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1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针对重庆地区卷丹百合栽培开展种植密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农药筛选试验,初步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出苗时期影响不明显,对疫病及产量影响明显;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增产效果好;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对卷丹百合疫病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在15 d以上.  相似文献   
22.
二重RT-PCR快速检测马铃薯病毒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蛋白酶K法和病毒RNA简易浸提法,从马铃薯块茎、茎干、叶梗、叶片中提取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A病毒及马铃薯卷叶病毒RNA,并设计了4种马铃薯病毒引物,优化了二重RT-PCR反应条件,可以同步扩增出上述4种病毒,扩增产生的靶带分别为562bp(PVX)、480bp(PVY)、336bp(PLRV)、255bp(PVA).应用病毒RNA简易制样技术和优化的二重RT-PCR反应条件,可以同步快速检测田间自然感染的马铃薯病毒,此研究还可适合于检测马铃薯脱毒种薯及试管苗,对马铃薯病毒病早期监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充分利用三峡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区域差异与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的区域特点,以及马铃薯适宜生长、长年栽培、总产量大的种植优势,对新品种"华渝5号"马铃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结果表明:华渝5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三峡地区种植;可针对其特性,展开新优品种的脱毒繁育及种薯生产,最终建成三峡地区种薯供应基地,为保障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4.
针对中国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产业发展的问题,深入调研马铃薯四大主产区,分析归纳了现有产地贮运工程技术,并采用线性分类法进行技术分类.按技术属性和特征,以大类、中类、小类、子类逐次将马铃薯产地贮运技术划分为相应的类目,将其纳入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体系,揭示其结构与功能.同时,对目前使用较广的技术进行集成,总结得到5种技术集成方案,提出了适于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25.
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是重庆早市菜用马铃薯上的最主要病害。本研究选取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7种药剂,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下筛选具有较好防控效果的药剂。结果表明:500 g/L氟啶胺悬浮剂1200倍,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效果较好,第2次施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83.41%,82.01%,明显高于当地常用药剂代森锰锌。因此,可以在大面积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26.
回顾十五年来重庆市马铃薯生产发展及生产技术,总结重庆市出台的相关政策,设置的科研机构和加工企业。针对重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望重庆市马铃薯产业未来,认为在完善区域规划的基础上,重庆马铃薯具有市场优势、比较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马铃薯产业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7.
马铃薯是重庆市优势特色作物之一。重庆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4.7万hm2左右,约占旱粮的20.0%,播种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六位,平均667m2产量1110kg,总产量580万t,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1%,总产值50亿元左右。重庆市约1/3的耕地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高山区,马铃薯是这一区域具有生态优势的作物。全市有巫溪、万州、武隆、巫山等14个区县以马铃薯为主要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议"完善优势区域规划,提高专用薯的规模种植;积极引进选育良种,发挥品种优势;抓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单产;积极培植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鲜薯规范化贮藏,增长销售时间;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是重庆市优势特色作物之一。重庆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34.7万hm2左右,约占旱粮的20.0%,播种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六位,平均667m2产量1110kg,总产量580万t,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1%,总产值50亿元左右。重庆市约1/3的耕地分布在海拔800m以上的中高山区,马铃薯是这一区域具有生态优势的作物。全市有巫溪、万州、武隆、巫山等14个区县以马铃薯为主要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然要求,建议"完善优势区域规划,提高专用薯的规模种植;积极引进选育良种,发挥品种优势;抓好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提高单产;积极培植大户,提高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鲜薯规范化贮藏,增长销售时间;培育壮大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9.
曾卓华  黄振霖 《西南园艺》2013,(Z1):134-135
根据重庆市干旱发生的特点,分析干旱对马铃薯各生育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品种选择,整地保墒,整薯稀播、深播厚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提出马铃薯抗旱栽培技术对策;同时,针对干旱引起的马铃薯生理性病害,提出"选用优良品种,调整播种时期,增施有机肥料,及时浇水防旱,加强中耕培土"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0.
采用RAPD分子指纹技术,对86个重庆晚疲病菌菌株进行了DNA指纹扩增.结果表明:菌株间显示了DNA指纹的多态性,供试菌株扩增的务带分子量大小在500~2 000 bp之间.经UPGMA聚类分析,在0.80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6个遗传谱系,其中谱系L1、L2、L3为优势谙系.重庆晚疫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较简单,菌株的遗传谱系与地理分布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