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9 毫秒
21.
黄源 《北方园艺》2005,(4):80-80
金桔是我国著名常绿花木之一.只要管理得法,每年冬春金桔可以挂满枝头.  相似文献   
22.
<正>生猪屠宰场是生猪从养殖场流向消费者餐桌的必经途径,屠宰场的消毒效果对防止动物疫病的流行、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消毒药品是一类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广泛应用于生猪屠宰场的消毒工作中。然而,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由于规模不一和管理水平的高低,部分生猪屠宰场的消毒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消毒效果,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笔者就影响生猪屠宰场消毒效果的原因加以探讨。1影响生猪屠宰场消毒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黄源 《技术与市场》2010,(8):141-142
阐述建筑空间形态的类型和运用,外部空间的塑造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达到建筑空间形态的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2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索性炎症为特征.本病常引起雏鸭大批死亡或生长迟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25.
通过引进外地优良枫杨种源,并在扬中市采集优良种源,开展播种育苗试验,比较并筛选出性能更为优越的品系,为枫杨良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6.
竹子种植在扬中市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是扬中历史上的“三大宝”之一。现有竹种20余种,主要竹种为燕竹、淡竹和刚竹,竹园面积600hm^2,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在竹类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措施不当,导致了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已严重影响了竹类生产的健康发展,我们经过多年的预测、预报、调查、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浙江省宁波市的水产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水产品出口在宁波市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和总结宁波市水产品出口贸易工作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对于提高宁波市水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太阳灶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抛物反光面聚集太阳光,从而产生高温且用于烧、煮、炒等.太阳灶可节约大量能源,其制作较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寿命长.与沼气一样,太阳灶是我国大力推广普及的民用节能项目.  相似文献   
29.
黄源 《现代园艺》2014,(15):60-61
<正>竹子种植在扬中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竹子是扬中"三大宝"之一,扬中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秀竹环抱,农户曾亲切地把竹园比作"哑巴儿子"、"小银行"。全市现有竹园面积近466.67hm2,其中燕竹约占60%~70%。扬中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27天,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土质为长江冲积母质,土层深厚,质地以壤土为主,适合竹类生长。扬中市现有竹园多为笋、竹两用林,以培养竹材为主,竹笋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现有竹种以燕竹为  相似文献   
30.
小麦根蘖发育和产量对耕作和追氮方式以及施氮量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黄淮平原小麦生产中大量施用氮肥,探讨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对小麦根蘖发育的影响,以期实现减氮不减产并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标。  【方法】  2016—2018年连续两个种植年度,以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采用裂裂区设计试验方法,主区为施氮量 (240 、180 kg/hm2),副区为耕作方式 (旋耕、深耕),副副区为追肥方式 (撒施、隔行开沟追肥、隔二行开沟追肥),研究了小麦根系生长和生理活性、主茎和分蘖发育动态与成穗、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结果】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单株次生根数、根系活力、单位面积茎蘖数、叶面积指数 (LAI) 均随施氮量降低而降低。与旋耕相比,深耕条件下小麦生育中、后期单株次生根数和单位面积茎蘖数增多、根系活力提高、LAI增大。生育后期,隔行开沟追肥的单株次生根数、根系活力、单位面积茎蘖数和LAI最高,撒施次之,隔二行开沟追肥最低。减量施氮较常规施氮籽粒产量降低了2.41%,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内在利用率分别增加了29.67%、25.69%和2.29%。与旋耕相比,深耕条件下籽粒产量增加了5.60%,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效率分别提高了4.48%和8.47%。不同追肥方式中,隔行开沟追肥的籽粒产量最高,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效率显著提高,较撒施分别提高了3.62%、3.98%和7.38%,较隔二行开沟追肥分别提高了5.93%、6.34%和12.93%。  【结论】  深耕可提高生育中、后期小麦单株次生根数、根系活力和单位面积茎蘖数。常规施氮 (纯氮240 kg/hm2) 结合深耕 (深度25~30 cm)、隔行开沟追肥,可获得最高小麦产量;减施25%氮肥 (180 kg/hm2) 会导致籽粒产量降低,但结合深耕并采用隔行开沟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部分降低减氮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是获得高产高效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