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29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水生植物、人工填料和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INCB),在秋冬季节对新沂河进行原位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降低前,水生植物-微生物技术净化污染水体效果很好,对化学需氧量(CODMn)、总氮(TN)、铵态氮(NH4+-N)和总磷(TP)的去除率最高可以分别达到50.2%、29.8%、49.3%和57.9%.在低温季节,其净化效果剧烈下降,对CODMn、TN、NH4+-N和TP的去除率最低分别只有7.4%、0.6%、1.5%和4.2%.在低温条件下,与水生植物-微生物技术相比,INCB-微生物技术可以更有效稳定地净化受污染的水体,对CODMn、TN、NH4+-N和TP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31.9%、21.3%、23.3%和21.3%.将水生植物-微生物与INCB-微生物技术相结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秋冬季节污染河流修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癌浸润及保留肛门的关系。方法:应用化法测定63例直肠癌前切除标本中的PCNA表达。结果;PCNA表达与直肠癌浸润及转移有相互关系,PCNA阳性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于阴性者。结论:PCNA对于确定直肠癌切端的长度以及是否保留肛门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中国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酸碱度的关系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戴万宏  黄耀  武丽  俞佳 《土壤学报》2009,46(5):851-860
利用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确定的886个典型地带性土种剖面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全国及6个地理区域(华东、华南、西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带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和pH在不同地理区域间有明显差异;土壤有机质含量有随pH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二者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32~-0.530,p<0.001),在控制温度、降雨和海拔条件下,二者间的偏相关关系也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r偏=-0.217~-0.322);指数方程(SOM=aebpH,a和b为常数)可以较好地描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与pH的关系,土壤pH变异可以分别解释有机质含量总变异的12.2%~22.9%。  相似文献   
84.
奶粉是婴幼儿的口粮,直接关系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奶粉质量的好坏,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艺正面临着转型发展阶段,本文以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发展轨迹为切入点,以当前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艺模式为立足点,对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婴幼儿...  相似文献   
85.
贾志军  黄耀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7):1274-1284
【目的】明确大豆田地表湍流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规律,为阐明大豆田地表能量平衡奠定基础。【方法】以三江平原大豆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数据分析大豆生长季地表湍流热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表水分平衡和地表能量分配特征及其主控因子。【结果】大豆田地表潜热和感热通量日变化均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潜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最大值,其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当降水量较少时也与降水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大豆田地表感热通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亦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但感热通量Hs和Hs/Rn均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大豆生长季内降水总量明显大于蒸散总量,但降水分布不均也会使得短期内出现水分收支亏缺。2005-2007年,大豆田波文比季节变化特征不完全相同,波文比与降水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三江平原大豆田潜热和感热通量单峰日变化特征显著,生长季内大豆地表水分盈余。净辐射、降水量和植被发育是影响大豆田潜热和感热通量以及能量分配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6.
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有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Soil-C)为基础,针对湿地垦殖的特点及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属性,将原模型中土壤有机碳单一分室改进为轻组和重组两分室进行模拟,并利用较大时空差异的土壤有机碳测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原模型对垦殖湿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油松人工林林下主要种群的生态位,为该地区油松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应用Shannon-Weinner多样性指标及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等对陕西淳化县油松人工林林下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1油松人工林林下主要种群中,披针苔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宽为0.962 3,水栒子的生态位宽度最窄为0.158 1;2在草本层中,优势种披针苔草和其他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并没有非常高的,一些亚优势种之间的重叠值比较高,如龙牙草和多花木兰,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962 7;3在灌木层中,各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值普遍小于草本层,物种间的竞争压力更小。结论:该地区油松人工林拥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森林环境。  相似文献   
88.
水稻土有机碳区域尺度的演变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和常州市的1∶50,000土壤数据库和2000年在无锡和常州市所采的352个水稻土剖面点,以100m×100m为基本单元将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与G IS技术耦合,模拟无锡市和常州市1985-2000年水稻土表层(0~15 cm)有机碳动态演变;比较研究区16 a间水稻土有机碳实测值的时空变化及2000年水稻土有机碳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9.
水稻物质生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耀 Sass  RL 《农业环境保护》1999,18(4):150-154
以研究水稻物质生产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为目的的大田与盆栽试验于1994 ̄1995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进行。对同期观测的稻田甲烷排放量与水稻干物质积累资料的分析表明,在类似的气候,土壤及水稻栽培管理条件,稻田甲烷排放的季节总量随水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甲烷日排放通量与水稻干物质积累呈正相关,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物质生产对甲烷排放的贡献大于前期。  相似文献   
90.
本文阐明了RCSODS的子系统之一“制作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图”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实现步骤。还通过与人工编制的模式图相比较,介绍了它的优点及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