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稻是世界一半以上人口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危害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如果品种感病,又逢有利于发病的气候条件,该病就会爆发流行,严重的颗粒无收。闽西北山区是我省水稻的主产区,但因雾多、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桑园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转化酶酶活性的影响,为桑园合理施氮和生产优质桑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按不同氮肥施用水平:N1(120.75 kg/ha)、N2(172.50 kg/ha)和N3(207.00 kg/ha)设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并与桑叶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土壤脲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较大。土壤蔗糖转化酶与脲酶活性、转化酶与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活性与桑叶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合理施用氮肥能提高桑园土壤蔗糖转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桑园土壤性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分析连续11年增量施磷下赤红壤蔗地土壤全磷、Olsen-P以及地表径流磷流失量的变化特征和土壤磷素变化与磷盈亏、蔗茎产量的响应关系,为土壤磷素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长期肥力及地表径流定位监测试验(2008年—),选取不施肥(CK)、推荐施肥(OPT)和增量施磷(OPT+P)3个处理,测定土壤全磷、Olsen-P含量及地表径流磷流失量,分析土壤磷素变化与磷累积盈亏量的关系,采用Mitscherlich模型拟合蔗茎产量对Olsen-P的响应曲线,计算土壤Olsen-P农学阈值,并推算施肥处理土壤Olsen-P含量从第11年降至环境阈值所需的时间。【结果】 CK处理逐年降低土壤全磷含量,年降速率为0.0251 g·kg -1·a -1。施肥土壤全磷和Olsen-P含量随种植年限波动增加,土壤全磷和Olsen-P增速率OPT+P处理高于OPT处理。不施肥土壤表观磷盈亏10.2 kg·hm -2·a -1,施肥处理土壤表观磷盈余41.3—69.2 kg·hm -2·a -1,占施磷量的31.9%—35.6%,以OPT+P处理显著高于OPT处理67.5%。施肥下赤红壤蔗区土壤全磷和Olsen-P变化量均与土壤累积磷盈亏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每累积盈余100 kg P·hm -2,OPT处理和OPT+P处理土壤全磷上升0.06 g·kg -1和0.09 g·kg -1,Olsen-P 含量上升11.0 mg·kg -1和9.1 mg·kg -1。土壤每累积亏缺100 kg P·hm -2,CK处理土壤全磷下降0.32 g·kg -1。Mitscherlich模型较好地拟合蔗茎产量与赤红壤Olsen-P含量的响应关系(P<0.01)。其计算出的土壤Olsen-P 农学阈值为12.1 mg·kg -1。施肥显著提高地表径流磷流失量,且OPT+P处理也显著高于OPT处理。地表径流磷流失量与土壤Olsen-P含量显著正相关。基于土壤磷素变化与累积磷盈亏的关系推算得出第11年OPT和OPT+P处理Olsen-P水平降至环境阈值的时间分别需要12年和16年。 【结论】 在南方赤红壤区,施肥尤其增量施磷在提高土壤磷素累积的同时增加了地表径流磷流失风险。在本试验磷的基础养分条件下,按OPT处理施磷,并从甘蔗种植的第2—3年实行隔年施磷可维持土壤磷素处于农学阈值与环境阈值之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得青杨虎天牛幼虫XylotrechusrusticusL.在小青杨PopuluspseudosimoniKitag主干上垂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严重危害部位为1.66±1.37m,为虫情调查和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木薯产量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广西武鸣县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影响木薯产量的土壤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的pH、有机质、速效P、速效K和有效Mo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速效N、有效Cu和有效Fe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有效Zn和有效Mn具有弱空间相关性。运用GIS结合Kriging方法绘制的土壤养分障碍因子图,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武鸣县旱地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在试验测试范围内,木薯产量与pH、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酸性土壤中pH和有机质是影响木薯产量的促进因子;而土壤有效Fe含量较高,其含量与木薯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高含量有效Fe影响了其他养分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了木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时期对杨梅果实中代森锰锌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低检出浓度0.05mg/kg、回收率86%的试验条件下,于杨梅果实生长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次,施药后5d、12d、19d、26d、33d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表明杨梅果实中的代森锰锌最终残留量均〈0.05mg/kg,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规定的小粒水果类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5mg/kg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1500.56.8-2009中规定杨梅的代森锰锌最大残留限量≤1mg/kg的要求。因此,生产上推荐于杨梅果实采收前10d停止施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用盆栽试验方法得到玉米幼苗干物质相对积累量与赤红壤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曲线可以用一元二次响应方程来拟合,土壤Olsen P含量的响应方程为:y=-0.4831x2+13.88x+2.664,决定系数为0.9555**;土壤Mehlich 3 P含量的响应方程为:y=-0.2621x2+9.4821x+18.891,决定系数为0.9400**。赤红壤区的土壤有效磷分级指标为:Olsen P,小于4.0 mg kg-1为"极低",4.0~6.8 mg kg-1为"低",6.8~10.5 mg kg-1为"中",大于10.5 mg kg-1为"高";Mehlich 3 P,小于3.6mg kg-1为"极低",3.6~7.5 mg kg-1为"低",7.5~12.0 mg kg-1为"中",大于12.0 mg kg-1为"高"。  相似文献   
19.
杉木小孢子核内双膜包绕的内含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杉木小孢子发育过程,对小孢子初期做了连续切片的观察。首次发现细胞核中存在双膜包绕的内含体。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在四个子细胞中,随着核膜的形成,核内普遍出现多个双腰包绕的内含体,其内含物为核质。内含体存在于四分体后期到小孢子的初期。当小孢子形成中央大液泡时,内含体消失。本文认为这种内含体是正常结构,并起源于核内,小孢子初期,核膜出现泡状微小内陷。这种泡状内陷可以与内含体相融,从而发育为核膜的深度内陷,双膜包绕的内含体随之消失。这种内含体可能与核膜发育和核质交换及性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蔗园土壤速效磷丰缺临界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赤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甘蔗盆栽试验,利用Olsen和Mehlich3方法,研究甘蔗土壤速效磷的临界值及丰缺情况.结果表明:当土壤Olsen-P含量低于13.7 mg/kg或Mehlich3-P含量低于15.4 mg/kg时,甘蔗植株的生长量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甘蔗地上部干物质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关系可以用一元二次响应方程来拟合,Olsen-P的响应方程为:y=0.319 8x2+12.263x-15.471,决定系数R=0.9767**;Mehlich3-P的响应方程为:y=0.236 6x2+10.532x-12.794,R=0.975 8**.以最高产量的95%作为临界产量,计算得到蔗园土壤Olsen-P和Mehlich 3-P丰缺临界值分别为14.5、16.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